●文/劉建
評論篇
美麗鄉村要表里如一
●文/劉建
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考察湖北省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的城鄉一體化試點時指出,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
美麗鄉村不搞涂脂抹粉值得深思,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廣大農村將走向何方?美麗鄉村又如何建設?值得我們思考和探討。
建設美麗鄉村,不能盲目模仿城市建設,套用城市建設標準,建成統一模式,出現千村一面的現象。要保護好村鎮千百年傳承的自然景觀、生產方式、鄰里關系、民風民俗等“田園牧歌”景觀和承載的“鄉愁”,保護好自然山水。
鄉村既是農民生活的家園,也是農民生產的重要場所,農民是美麗鄉村的主人。建設美麗鄉村,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尊重農民的意愿,積極作為,要彰顯特色,各美其美。依據每個自然村的山水肌理、發展現狀、人文歷史和旅游資源實際開發,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注重挖掘鄉村文化內涵,保護歷史文化記憶,復活傳統民間故事,傳承地方特色文化;同時,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好山、水、田、林、園、湖等自然資源,不推山、不填塘、少砍樹、多用鄉土材料,多建地方特色的建筑。
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停留在表面形態上,需要通過內涵建設來體現鄉村特色。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農耕文化保護上,更應該放在統籌城鄉發展,在推進城鄉現代化進程中注入現代元素,每個鄉鎮、村要根據各自特點,開展村莊風貌設計,依托自身優勢,著力體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統籌兼顧、分類規劃,避免同質化的重復建設,著力打造自然生態美、歷史人文美、休閑體驗美的農民生活的幸福樂園。總之,建設美麗鄉村就是建設升級版的農村。
貧窮的鄉村不是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一定要有產業支撐,要著力培育支柱產業,讓農民不僅有美的家園,還要有美的產業,美的發展方式。在村莊整治過程中,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如綠色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以自然山、水、湖、林為特色,融現代文明、田園觀光、鄉村風情于一體的旅游休閑經濟,把農村打造成為山青秀、水清澈、人親切、風輕聲的靈秀鄉村,令城里人心馳神往的魅力鄉村。
美麗鄉村既要“美麗于形”,更要“魅力于心”,必須“表里如一”。
“山要綠起來,民要富起來,家要美起來”——這是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愿景。建設“美麗鄉村”任重道遠,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政府部門的科學規劃、大力支持,也需要全社會你、我、他的齊心協力,共建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