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江西省吉安市科技情報所,江西吉安 343000)
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實施戰略及其研究與應用
趙小紅
(江西省吉安市科技情報所,江西吉安 343000)
隨著行業信息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傳統制造業受到了較為強烈的沖擊,促使產業鏈條不斷升級,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區域經濟發展的源動力。現階段,國內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早已成為國家整體產業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重點實施戰略進行詳細闡述,并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理論,進一步剖析該項戰略的具體應用狀況,以期優化實踐。
區域制造業 信息化工程 實施戰略 研究與應用
制造業是我國長期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該項產業能夠將人類生存環境中的諸多資源和能源利用起來,并且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點支柱型產業,發展制造產業鏈條是解決國內就業壓力的關鍵渠道。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制造業信息化拉動了國內制造業的整體生產力水平。近年來,現代信息產業與制造業的有效整合已然成為制造業發展與改革的必然趨勢[1]。在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戰略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與社會整體信息化變革相適應,涌現出很多發展中的問題,需要業界進一步探究該項戰略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促進我國制造業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
制造業信息化是指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制造型產業的生產與管理過程,它是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的關鍵。制造業信息化將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管理技術融入制造產業鏈條之中,從而推動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戰略的有序執行。
在制定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戰略目標之前,要首先考慮幾項影響目標制定的關鍵因素,即階段目標與長遠目標的設定,以及區域經濟結構與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發展特點之間的關系。只有深入了解制定國內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總體戰略目標,才能構建較為和諧的制造業信息化工作的實施戰略。另外,由于是制造業信心化工程(RMIE)的長遠實施戰略,所以該目標在設定伊始就應比現實發展狀況超前,且盡量與全球制造業信息化技術發展水平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實現區域制造也信息化工程戰略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目標優化。如圖1所示。

圖1 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戰略目標示意圖
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技術支持需要多領域共同配合,才能支撐整體制造業信息化的各項環節。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技術支持戰略結合了該區域的主要特征、政府政策及構建體系等內容,所以,完善的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搭建絕不是孤立的。
無論社會如何變革,人才始終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預想實現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整體戰略目標,就必須從引進人才及培養人才著手。另外,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戰略發展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仍處在發展階段,很多技術層面不夠成熟,這就更需要集合優秀科技人才的智慧去構建與實施。我國公共服務平臺還沒能支撐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成功模式不多[2]。需要進一步培育、壯大和支持面向制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化的服務能力。而以上平臺的鋪設,同樣需要培養大量后備科技人才。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戰略的執行必須首先考慮政府政策支持等外部資源,只有合理應用外部資源,才能令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建造得更為完備。除此之外,國內中介機構技術服務能力水平一般化,我國相當一部分中介服務機構僅能提供人員培訓、網站內容發布等基礎服務。由此可見,國內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建造與發展環境中的外部資源需要快速整合。
研究區域制造信息工程,可以從開展總體規劃設計實現區域制造信息化、總體規劃以及企業信息化等兩個方面著手。區域制造業信息工程的總體規劃所需求的技術難度、涉及面以及內容等都很復雜。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和技術條件來發掘未來發展趨勢。制定適合本區域制造業的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同時還要能夠具有調動企業積極性的方案。實際操作中要以政府信息部門牽頭,通過企業、高校、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咨詢公司以及信息服務等進行總體規劃。企業信息化的總體規劃以及方案,在進行企業信息總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個比較科學而系統的綜合技術模型,然后將管理層和設計層納入其中,但是如果沒有將車間信息化考慮其中,則難以提升生產效率,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因此對于總體設計中不僅需要考慮企業的管理部門,還需考慮企業的生產部門[5]。
相對于國外相關領域的發展而言,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發展起步較晚,且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時期,這與我國社會的實際產業狀況密切相關,也與國家體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發展變革日新月異,國內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實施戰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一系列問題,經該領域實踐經驗的指導,逐步削弱干擾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的因素,進而將該工程的實施戰略在現代社會產業鏈條各環節當中鋪展開來。
對于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重點實施戰略而言,構建現代信息化產業系統是符合時代發展必然趨勢的。近年來,我國社會的經濟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在市場經濟與社會活動中普遍應用到信息技術與電子信息硬件設備,合理配置各項資源,推動著國內經濟發展[6]。在信息化工程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其發展本質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核心。在國民經濟及產業信息化的進程中,將信息資源的重要性極大的凸顯出來。最初,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策略在沿海地區發展較為快速,并且取得了極佳的實踐成果。從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經濟信息化是經濟增長模式向知識密集型模式轉化,產業結構的變革更加傾向于經濟效益與增長幅度較高的信息產業發展[7]。總之,無論從整體經濟環境還是社會體制環境來看,國內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戰略是行業必然的發展與改革趨勢。
3.2.1 國內制造業對于實施信息化工程的策略設計不夠完善
我國對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內涵與實施戰略缺乏科學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實施過程存在諸多管理漏洞。從當前我國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來看,集成應用水平制約著企業業務能力的進步。我國企業信息化應用主要停留在獨立單元技術的應用或集成技術的初級應用階段,信息化孤島現象嚴重,與設計制造全面集成和經營管理一體化仍存差距。
3.2.2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遭遇產業瓶頸
在過去的幾年間,有人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工廠”,成為了全球制造業的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從中國輸送到世界各國各地區[8]。雖然成績可喜,但從官方數據統計中得知,我國為全世界提供的制造品中,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商品,意味著本土環境資源所付出的代價巨大[9]。基于此,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實現工業現代化,企業需要不斷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同時,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而且國家人口數量眾多,在實現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仍要兼顧產業效益穩步發展,以免影響到我國民生發展水平。這是我國現階段乃至未來發展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所面臨的重點問題。
3.2.3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標準不明晰
國內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的行業指導與嚴格管制,致使市場競爭呈現出較為繁亂的態勢。除此之外,國內制造業信息化軟硬件產品的更新速度無法滿足目前市場需求,而且,國內制造業信息化技術水平停滯不前,造成了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戰略執行受阻。另外,在無序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很多制造企業之間惡性競爭趨勢明顯。在這種狀況下,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發展前景堪憂。
3.3.1 網絡化制造平臺與軟件化資源管理平臺在多個企業中的應用
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化,將UG、Solid works、中國金屬建筑以及東軟金算盤等進行聯合組網,形成了軟件資源開發的共享和合作。此網絡平臺中主要實現了以網絡化協同一些具體的實業有限公司,不斷開展協同工作,實現了從原型產品生產改造到用戶交互,完成整個項目。整個流程中實現了在平臺的后臺完成系統軟件協同優化,然后再進行綜合評優上將結果反饋給用戶。
3.3.2 網絡化分銷商管理平臺在組建分銷管理系統的應用
網絡化分銷商管理平臺主要應用了強大的異地分支機構的監督能力,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實現分銷流程優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分銷的庫存和分銷管理的成本。同時網絡化分銷商管理不斷提升服務的質量和市場響應速度,尤其在公司遠程信息流、物流傳遞以及控制方面會發揮出很好的效果。
3.3.3 網絡化在現代化集成制造的網絡分銷與制定系統的推廣和應用
隨著網絡化在現代集成制造網絡分銷以及制定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有的企業通過責權利合作協議聯系在一起,共同通過網絡化銷售和制定的系統平臺為客戶提供應有的服務。另外在進行產品生產上通過不同的銷售商反饋出來的信息,然后制定出企業的生產需求,根據企業間的核算,通過經營和回報值來決定下次的生產分配[10]。
通過分析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重點實施戰略,進一步明確了該項戰略對于我國現代制造產業鏈條有序運行的重要意義,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戰略有著較為深入的探究,諸多理論已經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制造環節中,并且促進了現代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優化發展。從該項戰略的具體應用狀況來看,我國未來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發展空間巨大。
[1]傅聰,雷琪,劉飛.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研究及應用[J].工業工程,2010,11(11):178-179.
[2]劉穎,尹華川,陽歲紅.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多級模糊評估模型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10,12(06):121-123.
[3]李延鋒,趙韓,董玉德,郭子倫,李勇.面向區域中小企業的制造業信息化建設體系研究[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1,3(03)136-137.
[4]王東亞,尹華川,雷琦,劉飛.區域制造業信息化技術服務平臺[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0,12(12):163-165.
[5]常明山,郭偉,張貴書,王鳳岐.區域性制造業信息化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0,10(10):155-157.
[6]郭偉,胡明艷,王蓉,李慶興.制造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分析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0,3(03):109-110.
[7]朱志宏.福建制造業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1,12(06):169-172.
[8]牛占文,付俊年,郭偉,齊二石.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區域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策略[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2):178-179.
[9]江彥.“兩化融合”打造首都高端制造業——訪北京市科委先進制造技術辦公室侯國光處長[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0,12(12):103-106.
[10]馬艷峰,王雅林.制造業企業信息技術能力評價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0,1(02):145-146.
趙小紅,性別:女,出生年:1968,籍貫:安徽,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區域制造業信息化工程(RMIE)的實施戰略及其研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