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當前西方文化滲透的不良影響,重點從培育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弘揚核心價值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方略。
[關鍵詞]文化滲透;圖書館;大學生讀者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這一事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曾經堅船利炮帶來的創傷。特別是西方文化的強勢傳播對我國的當代大學生產生不利影響,使得他們的理想信念、民族觀念、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偏差,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這一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因此,當前如何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大學生多樣性的價值需求,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堅持正確的核心價值導向,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自覺抵御西方文化滲透,已成為高校圖書館思想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凸顯民族精神理念,打牢愛國主義思想基礎
在精神領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實共同的思想基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一個民族立足于世界,必須有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須有獨立的意識。而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的基礎是要對本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有透徹的理解。例如,我國專家考察伊斯蘭國家議會圖書館時,看到那里的館員不卑不亢,既不宣傳張揚什么,也不反駁爭辯什么,對于異質的文化他們沒有任何在意和攻擊,所有的就是一種對本民族文化的多位一體的尊崇與珍重。因為他們知道,在伊斯蘭這樣一個至高無上信仰的光輝照耀下,數千年來所形成的古老、巨大、堅強的本民族文化,是堅不可摧的,也是任何外來力量所無法取代的。即使你有多少條先進的科學技術及傳播手段,都無法撼動人們心目中這個古老的世界:“信仰的世界,頌經也頌詩的世界,精美絕倫,如夢如畫的世界”。[1](P20)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民族精神理念的凸顯吧。再比如,“911”是一場災難,當災難襲來時,最先倒下的是軀體,但站著的是靈魂。當美國世貿大樓頂部被飛機撞擊之后,烈焰奔騰,形勢千鈞一發。樓上的人們通過EXIT向下逃生的時候,消防隊員往上沖,互相讓道,井然有序。有婦女、兒童時,人們都自動地讓出一條道來,讓他們先走。一個民族的精神不強悍到一定的程度,斷然做不出這種舉動。面對死亡,冷靜如斯。這就是民族精神和道德的偉大力量!因此,建設校園文化首先倡導大學生要愛民族愛國家,因為它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前提。
其次,要樹立學生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中文是世界上說的人最多的語言,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但大學生們對中文的理解與欣賞都顯得欠缺,這也反映出他們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自信心不足。尤其是當前教育過分注重英語的作用,使許多學生漢語水平極其有限,欣賞傳統文化作品的能力大大下降。對此,我們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學英語與學母語要做到相得益彰。翻開臺灣某校英文教材首頁,上面赫然印著校長高震東先生的一段話:“中國人學英文是我們的國恥行為,但我們不能不學,因為別人超過了我們,敵人槍炮、科學壓過了我們。今天我們必須學習他們的科學,然后才能打倒他們,超過他們!”他告誡學生:“要雪恥圖強,打敗列強,這是中國人的希望!”[2]這就是民族精神教育!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只有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學生把發展本民族先進的文化作為己任,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才能在校園文化建設微觀領域取得成就。
二、弘揚核心價值體系,抵御西方文化滲透
在圖書館文化建設中,我們要始終把握發揮先進文化的輿論引導作用,加大我國優秀文化成果的傳承力度,運用圖書館場地、資源、網站等優勢,為展演展播展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條件,還應努力創新服務育人模式,提升讀者的綜合素質,全面抵御西方文化滲透。
1.以導讀、講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顯性因素,而我們要想高度重視起本國的文化安全,引導大學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滲透,首要任務就是要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在精髓。我國擁有著近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和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一切都為我們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天然的基礎。精忠報國的拳拳之心、尊老愛幼的孝悌之情、虛懷若谷的謙卑之態、厚德載物的寬容胸懷、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以和為貴的兼容理念……無一不閃耀著傳統文化智慧的火花。可如今許多大學生卻對傳統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民族文化功底薄弱,這正好為西方文化的滲入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以導讀、講座、演講大賽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向讀者傳播我國文化經典。例如開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專題講座、中國古詩詞朗誦大賽、中國古典名著演講賽等。我們要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因為我們知道,當代大學生對于學習中國文化經典同樣有著很大的興趣,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機制上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渠道。
2.以宣傳、娛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道德信念教育
圖書館可利用學術報告廳,組織開展圖書館文化節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策宣講大賽;“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演講比賽;還可舉辦各種文化娛樂節目,如音樂演奏會、歌詠比賽等;組織學生觀看愛國影片、圖片展覽;打造紅色網站;優化升旗儀式等等,教育引導學生要正確的、全面的、辯證的認識世界和中國的變化,不要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要深刻認識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教育引導學生堅定愛國主義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練就本領。
針對部分學生信仰基督教,圖書館有責任有義務進行法律宣傳教育。比如,宗教活動必須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到特定場所從事活動。而家庭教會,特別是受西方國家某些組織支持的家庭教會活動,很有可能是具有顛覆性活動的一部分,這樣的活動是違反國家法律的。[3]要加強對所有信教學生的教育引導,使其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參加宗教團體的活動,從而避免因為矛盾激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要教育指導學生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學會正確分析問題,冷靜思考,不人云亦云,鍛煉和培養批判能力及辨別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建萍.淺論彰顯和提升高校圖書館和諧文化方略[J].河北科技圖苑.2010,1:20~22
[2]臺灣校長高振東的演講.2010,11.http://blog.sina.com.cn/s/
blog_6acc232b0100mjl8.h
[3]李麗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慮與探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