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文化素質
◎王智勇
政工干部就是指在共產黨領導下從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政工干部的文化素質直接關系到單位的建設和發展,甚至關系到單位的生死存亡。那么,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文化素質,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在舉國上下共筑“中國夢”的時刻,我想談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政工 文化 素質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政工干部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對“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群眾路線等重要思想要真信、真學、真用,使之能夠真正進入思想、進入決策、進入到工作中去,能夠結合實踐,成為指導單位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要帶頭強化,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在各種政治風浪考驗面前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決聽從黨中央的指揮。要大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切實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任。要永葆共產黨人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本色,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政工干部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貫徹執行黨組織的決定。尤其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大背景下,充分認識思想過硬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做一名讓黨放心、讓組織放心的政工干部。
古人說過,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這是對口才本質力量的認識與概括。晏子使楚、孔子周游列國、諸葛亮舌戰群儒等,都是成功運用口才的典型事例。這些事實論證了口才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成敗的重要性。社會發展到今天,口才的意義和價值越發凸現出來。可以說,好口才必不可少。于小的方面說,“三寸不爛之舌”有時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卡耐基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于技術知識,85%取決于口才藝術。好口才并不是能說會道,能掐會算,而是說一個人言語得體、風趣幽默、有智慧、博學多才,這是一個政工干部必備的素質,也是做好政工干部的前提之一。
字是一個人的第二張臉,好的字就像一個人得體的外表,一手好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底蘊,因此寫一手好字非常有意義。書法不僅是一種書寫的工具,還能培養耐心、細致、有始有終的品行,陶冶性情,健康身心。寫好字不僅是一項技能,也是對政工干部的基本要求。
寫材料,是政工干部的基本功,要善于學習,勇于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成為筆桿子、小秀才。政工干部履行職責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毋庸置疑,是與公文、材料等離不開的,政工干部要用筆(電腦)把相對抽象的領導意圖變成文字,變成具體可操作的文件或文稿,以文輔政,以文立身,以文立業。要寫好材料,不僅要有全面過硬的綜合素質,對問題有較強的觀察、分析、綜合、表達、解決的水平和能力,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政工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做好政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道德修養。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要堅持真理,抵制錯誤;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謙虛謹慎,真誠待人;要公道正派,熱心服務,堅定執著,樂觀向上,以身作則。要耐得住寂寞,正確對待名利得失,在名利上要有勇于謙讓的寬廣胸懷,在工作上要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不為錢所動,不為利所困,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把完成好每一項工作當成是對自己的一次實際鍛煉,樂于享受成功后的喜悅。
只有禁得起批評的人才能進步。批評實際上是洗洗澡、出出汗、紅紅臉的過程,是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過程,批評更是政工干部尋找不足、創造滿意的最佳方式。只有能深層次地接受批評的人才能用更好的狀態去迎接工作,結出碩果。禁得起批評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度的重要保證,只有虛心地接受批評,才能夠發揮我們的潛能,改正我們的不足。我們黨把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能動地改造主觀世界的方法,找到了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正確形式,決定了我們黨在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優勢和先進性。批評與自我批評對政工干部來講實際是個黨性修養問題。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提高覺悟和思想境界,自覺抵制資產階級及各種腐朽沒落思想的侵蝕,胸襟坦誠,這是衡量每個政工干部的黨性觀念、品德修養、人品修養的重要標尺。
現代社會,人們的經濟關系、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生活內容都在向多樣化、多元化發展,政工干部的工作環境、條件、內容、形式等也隨之都發生了變化,在這樣一個時代,政工干部要加強文化素質,理論扎實、信念堅定、業務過硬,提高自身本領才能為和諧社會多做貢獻,才能為早日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四平市南山糧庫)
(責任編輯 張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