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倩
論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情感性的藝術表達
——雋永的感情,溫暖的感動
◎曹倩倩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忠誠和愛的等候的故事,一個感人的人狗情誼的故事。以溫馨而又不濫情的刻畫讓觀眾追隨著電影進度融入到電影的情感中,體味屬于八公和派克的感情和記憶。本文主要從電影的情感性出發,剖析電影內在情感蘊藏和情感設置,共同鑒賞和體悟。
《忠犬八公的故事》 忠誠等候 雋永感情 情感性
一部好的電影值得觀眾細細品味觀賞,也會帶來無盡的回味思緒,一部成功的電影可能得益于其巧妙的故事情節設置,或者是演員的傳神表現刻畫,亦或是電影技術中鏡頭和剪輯帶來的奇妙感受等等,不同類型的電影有不同的刻畫重點,都會給觀眾帶來一定的審美體驗。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成功之處就是營造了最大范圍的雋永感情,讓觀眾一步步走進屬于八公和教授帕克的世界,充分發揮了藝術的情感性這一審美特征。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說白了其實簡單得幾乎可以用直白來形容,可是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簡單明了所以才更顯得感人。電影中帕克在火車站撿到了無家可歸的八公,八公成為帕克一家的成員,本來平淡的講述在八公循著氣味找到主人上下班必經之路——火車站時有了新的漣漪。從此,早上送主人上班,下午五點準時在火車站門口等候主人歸來的八公成為火車站的一道風景線。這等候在開始是最溫馨的感動,讓人心頭暖意洋洋,而帕克之死成為電影感情基調的轉折點。帕克不會再回到火車站,八公還在繼續等候,不管嚴寒酷暑,每天下午五點八公守候在火車站門口,凝視等待著,十年如一日等待著永遠不會回來的主人等到它人生的最后一秒。電影的前半部分可能是細水長流的靜靜講敘,帶我們一步步走入教授和八公的生活,讓我們見證他們的感情,好讓我們在接下來的突如其來的悲劇中體味到巨大的情感落差和悲凄的心緒。電影中八公的默默執著等待成為一個不需要約定的承諾,送往迎來的一人一狗成了這個邊陲小站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如果沒有意外,電影到這里不過只是一部無甚樂趣的小生活片;然而,帕克之死把這個故事從平淡推向了感人。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忠犬八公的故事》,電影運用了許多秋田犬八公的主觀鏡頭,當我們透過八公的雙眼看著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時候,更容易融入電影的情節中,體味著電影中情感設置,跟著八公一步步的走向他們的世界。八公眼中的黑白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這就是這部電影和其他狗類題材電影的不同之處。電影并沒有忽視八公的感受,從八公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更讓我們在觀賞中能體會到這個簡單的動物中只有簡單的思想,那就是和他所愛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等待著所愛的主人一起回家。
在八公第一次在車站門口等待教授歸來的時候,八公可能給我們帶來的是乖巧的感覺,當教授推開車站門看到等候的八公,帕克的驚喜也通過鏡頭傳遞給我們,感情真是件奇妙的事情,可以通過這攝影機的拍攝傳遞給我們最溫情的感覺。不得不承認情感性對于藝術作品的重要性。一部好的電影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多半還是因為電影的情感表達,不管是故事里所蘊含的思想性還是情節的跌宕起伏,都化為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觸動。
這部電影最大的催淚效果就是營造了最大范圍的雋永感情,在情感絕堤中體味最深情溫馨的感動。正如導演所說的,這部電影要強調的是溫馨而又不濫情,電影不是要你從頭到尾痛徹心扉,而是一步步的講述,讓我們觀影者的心情在平緩中慢慢積淀,我們追隨著電影的進度,也感受到八公和教授的情誼,所以在面對許多小細節的時候一哭再哭。
好的電影值得反復觀賞體味,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忠犬八公的故事》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和矛盾沖突,沒有無厘頭的美式喜劇風格,也不是從頭到尾的悲傷的覆蓋,而是淡淡地講述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人狗有愛的情誼故事,一個狗狗傾盡一生等待的故事。而這淡淡的感覺所包涵的豐富感情卻是所有觀影人都能深切體會并為之無比感動。八公對于帕克不只是單純的秋田犬,是帕克家庭的一員,是孩子一般的珍視,而帕克對于八公則是全部,八公的世界圍著帕克而轉,八公的等待也只是為了他所愛的帕克,這一份執著而單純的等候,從來沒有計較過得失,從來沒要求過回報,八公就這樣默默地等待著再也回不來的帕克,他只是做著他喜歡做的事,等著他想等的人。這樣深厚的情感蘊藏,這樣強烈的情感感染,叫人如何不感動!這都是根源于藝術的情感性這一審美特征,人類這一情感動物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情感性的存在和重要性。
[1]宗白華.藝境[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雷禮錫.藝術美學原理[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遲明珠.美學與藝術欣賞[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宗白華.美學與意境[M].人民出版社,1987.
[5]彭吉象.影視鑒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