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開封交通運輸有限公司 河南開封 475000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哲學思考
王輝
開封交通運輸有限公司 河南開封 475000
針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存在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對“以人為本”的涵義進行剖析,從六個方面對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的具體方法進行全面闡述,增強了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哲學思考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和牢固樹立的理念。從對基層單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調研情況來看,當前部分基層干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還存在一些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差,例如,有的單位過度強調集體利益而忽略個體訴求,有的過分注重理論灌輸而忽視了實踐轉化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分析其原因,與開展教育的認識不到位、方法不科學、統籌不適度、安排不合理有很大關系,有必要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角度進行研究和探討。
唯物論認為,主體與客體之間是認識與被認識、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主體是能動的改造者,對客體施加積極主動的影響,使客體的認知發生變化;同時,客體以自身的屬性制約著主體的活動范圍、方式、性質,從而反作用于主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必須正確處理主客體的關系,在營造兩者間和諧關系上下工夫。一是要端正主體。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主體改造客體、客體影響主體的過程,這個過程持續發生著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教育組織者既是具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主體,又是受群眾認識水平、興趣愛好制約的客體;群眾既是接受教育的主體,又是制約教育組織者實施的客體。他們具有雙重身份,扮演雙面角色,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辯證統一體,教育過程中只有兩者共同發揮作用,才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二是要體現平等關系。當前,隨著群眾民主意識的增強,追求平等的愿望日趨強烈,也促使群眾的主體地位得到提高。要調動群眾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就要在教育中遵循民主平等原則,做到尊重群眾、理解群眾、關心群眾、愛護群眾和相信群眾,變單向的“權威式”“命令式”“硬灌式”為雙向的“研究式”“啟發式”“討論式”交流,在互動中啟發他們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三是要明確主導地位。主導并不是對群眾主體地位的否定,而是對教育者主導地位的認同,教育者作為教育活動中把握方向、確立標準、組織實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如果放棄主導地位,一切按群眾意愿開展教育,則既不利于給群眾灌輸正確的思想,也不利于群眾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強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就應當理性認清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力求給群眾灌輸正確的思想,促進其成才成長。
個性是共性的基礎,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教育內容只有善于從個性之中發現共性,透過偶然預見必然,把握共性兼顧個性,充分考慮群眾的認知水平、個體需求、接受能力和個性差異,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一是發揮共性指導作用,搞好結合靈活實施。“以人為本”中的“人”指的是全體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教育實效,就必須考慮受教育者的共性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規制度,借鑒運用成熟的經驗做法。二是著眼群眾成才需要,促進自身價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群眾至上、服務群眾的理念,就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成長成才需要,將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既努力創造條件滿足群眾成長成才要求,又多方創造條件引導他們全面發展.
形式與內容是對立的,又是相互統一的,只有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使兩者相得益彰,“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落實到位。一是靠形式保障落實。靠形式保障落實就是要重視發揮管理機制的保障作用,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是一個群體,對這樣一個群體的思想行為施加影響,必須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使教育進入組織管理和組織生活,從而發揮剛性的力量去約束它、影響它,使其接受思想的洗禮。例如,可通過建立健全學習教育制度,定期組織體會交流、述職述學,靠制度機制強化教育的效果,確保教育的長效。二是靠形式深化內容。好的內容要靠形式去表達、去體現,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以人為本,就要廣泛應用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運用具有時代氣息的信息、網絡資源和媒體設備,使教育內容寓于豐富多彩的形式之中,常搞常新。三是靠內容支撐形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為內容服務的,因此,“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使內容科學化、有效化。當前開展教育的手段雖然多了.途徑更加廣泛了,但是有的卻脫離了群眾的思想實際,言之無物,思想性降低了。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必須堅決糾正“多媒體設備用了、網絡設備有了,教育實效就有了”的錯誤認識,更不能把形式花哨當成“以人為本”。應把充實教育內容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環節,認真做好備課準備,抓好授課各個環節內容的落實,在講出精辟見解、寫出精彩內容上下工夫,力爭做到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用真、善、美陶冶群眾情操。
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內因與外因必須共同發揮作用。一是要深挖潛力,啟發自我教育。“以人為本”是把人看作既是全面發展的人、又是自我實現的人。促進自我實現,必須把作用于群眾身上由教育目的造成的外部壓力轉化為群眾的內在動力,將群眾的求知熱情激發出來,這樣才能觸及群眾的心理層面。只有把理論的重要性及其科學內涵講清弄明,才能增強主動學習的自覺性,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二是要善借外力,搞好環境熏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要重視搞好單位文化建設,利用標語、櫥窗、板報等創設主題鮮明的政治環境,充分發揮環境的熏陶作用,形成“處處是課堂”的文化氛圍,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三是積極贊賞,重視情感激勵。積極的贊賞是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的有效途徑,是主客體間溝通磨合的潤滑劑,也是主客體間有效互動的粘貼劑。要通過肯定群眾的優點和成績,使群眾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從而將內因和外因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避免或減少抵觸和對抗情緒,把教育中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認真履行職責的強大動力。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以人為本,實現教育人、引導人的目的,就必須認清質變與量變的關系。一是防止以數量論質量。當前教育內容安排多、滿現象比較突出,除專題性、指令性教育外,遇到國內外大事、大項工作、上級文電、單位發生問題等都要搞教育,讓教育成為基層的一項主要工作,甚至有時單位檢查時,把翻教案、看記錄、查作業當落實,把人數、天數、篇數、次數當效益,這就造成了把密度當深度、把數量當質量。二是防止以時間論成效。要把科學統籌時間作為開展教育的重要環節,應廣泛開展現象集中擺、問題大家談活動,讓更多的時間用于交流互動,通過交流互動析事明理。要糾正動輒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實施“滿堂灌”的做法。要糾正那種認為只要處處設講臺、時時搞教育、事事作教材就能收到成效的想法,尤其是對跨度時間較長的大型主題教育,更要科學安排教育時間,使教育既不因時間長而乏味,也不因密度大而厭倦。三是防止以過程論效果。要堅決糾正“思想教育搞了,領導督促了,就是抓落實”的錯誤認識,堅持向終端問效,向群眾問效,應從群眾的思想認識、精神狀態的轉變方面來對教育實效進行客觀評價。要堅決糾正“虎頭蛇尾”,防止開始時大張旗鼓,強勢推進,越往后越松,最終悄然無聲的做法。堅持把搞好分析、檢查、評價貫穿到教育活動的始終,把每個時間節點、每個環節工作抓緊做實,切實將整個過程連貫起來,效果體現出來。
[1]楊耕,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張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規律論[M].上海:三聯書店,2005.
[3]趙敦華,孫熙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衣俊卿.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吳倬.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
王輝(1964-),男,河南開封,本科學歷,經濟管理學專業。工作單位:開封交通運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