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范子軍
官場上的耳光
文_范子軍
近日,一篇題為“云和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酒桌酒后互毆”的帖子出現在天涯等論壇。其后,帖子雖被迅速刪除,但部分內容卻流傳開來,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大量轉發,成為麗水當地熱議的話題。
網絡曝光官員互毆且涉及當地主要領導,按說有關方面應當及時、主動回應,是誤會就辟謠,屬實就該做出相應處置,可一個多月過去了,云和方面卻一直三緘其口。后又傳出“此為謠言”的說法。再又傳出當地官場的回應:打人屬實,但許多細節與實際有出入。原以為是出于家丑不可外揚考慮,試圖捂住內幕抵制輿論監督,現在看來或許是我等圍觀者低估了官員們的覺悟,原來背后還有些“感人”的細節,官方如此刻意低調處理,儼然有點做好事不留名、優異成績面前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意味。
按照云和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的說法?!皬垥浻X得建設部門那段時間的工作比較繁重且辛苦,想慰問他們,因此才有了這次宴請,當天酒水是由陳建偉(縣委辦公室主任)自帶的,費用是張書記自己掏腰包的?!眱H此足以讓人以無比的敬意解讀出相當豐富的信息:一來縣委書記何等體貼下屬部門官員;二來縣委書記和縣委辦公室主任自掏腰包、自帶酒水,慰問部門官員,如此假私濟公實在叫人肅然起敬;三是上級犒勞下級,既不選在工作日,也不是在星級酒店,而是周末去人武部食堂,貫徹中央轉作風八項規定何等徹底!
縣委書記“禮賢下士”,宴請屬下官員,自然顯現出高尚的情懷,但職位高低、地位尊卑還是要講究的,規矩不能隨便破。有道是,敬酒不吃喝罰酒??h委書記敬酒,副縣長竟然敢不給面子,受到質問也是“情理之中”。副縣長受氣,找個下屬發泄一下也自是“理所當然”。不管為什么會有人打耳光,不管是打耳光還是其他什么方式,也不管是酒席上還是離開酒桌以后,如此生動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方式怎能不叫人油然而生敬意?此行耳光不僅很響亮,而且極“漂亮”。
一段時期以來,官員互毆已經成為官場的一道獨特 “風景”,而且非同一般的拳腳功夫,似乎都展示出讓人不得不側目而視的境界。比如,有因對人事安排不滿又在官場潛規則中無法占得上風,副局長對局長拿拳頭說話,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不同意見;有因執法意見方面存在分歧,兩環保官員在進入被執法單位之前,假借酒力的作用上演全武行,以宣示“我的地盤我做主”,并顯示出彼此何等“公私分明”,讓執法對象膽顫心驚;也有官員在KTV包廂里大打出手,詮釋官場中人對“娛樂”的另類理解;而這回云和縣高層的慰問宴上,響起的耳光則更具創新意義……
事實上,幾乎每起官場斗毆事件,都會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某某官員平時很仗義,為人很正派,工作很出色,如此云云不勝枚舉,就差不能公開通報表彰了。值此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之際,云和縣縣委書記、縣委辦公室主任、副縣長一眾官員,該出手時果斷出手,遭遇耳光不還手,據說還只是內部小范圍通報、道歉了,如此不事張揚、謙虛低調,不啻是一個極好的正“四風”典型,有關方面可別裝聾作啞,讓選擇性忽視埋沒了這一“榜樣”群體,而必須認真總結、大力宣傳、積極推介他們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感人事跡”,提煉這些官員的“高尚境界”,作為官場作風建設的一面鏡子,讓大家學有反面典型、干有負面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