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燕
摘 要:小微企業的發展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許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制約了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從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出發,分析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和外部原因,并從加強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加強金融政策支持和完善金融體系、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四方面提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對策,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原因;對策
一、引言
根據企業各項指標,如企業資產總額、工作人員人數、銷售收入等,并結合行業的特點,可以將中小企業分為三類:中型、小型、微型,小微企業的員工人數、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都處于較低水平,管理結構相對簡單。小微企業有利于吸收社會多余的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問題,提供創新活力和創業機會,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小微企業的發展對經濟重要性使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變得非常重要。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都存在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在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尤為突出,很多小微企業因為不能獲得足夠的資金而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部分甚至無奈破產,使得國內小微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二、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1.融資較復雜
由于小微企業生產規模小,銷售經營十分靈活,產品流動性快,與大型企業融資不同,其資金需求量的數量和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小微企業融資的一般特點是貸款期限較短,貸款金額較小,貸款次數較多。這些特點加大了小微企業融資的復雜性,使小微企業融資更加困難。與此同時,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是擔保類貸款,一般需要提供抵押物,金融機構需要對抵押物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審核、評估、登記等,時間長\程序復雜。
2.融資成本高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貸款時繳納的費用多。由于小微企業自身規模小,各方面制度不完善,所以其內部信息透明度不高,因此小微企業通常需要選擇不動產作為抵押品,獲得融資,金融部門在發放貸款前要對不動產進行評估、登記、審計等,所以除了貸款利息,小微企業還要繳納評估費、審計費、登記費等多項費用;(2)貸款利息高。由于小微企業內部信息不透明,導致其信用評級低,金融機構不能進行風險和收益評估,通常認為小微企業違約概率大,因此根據企業信用等級,小微企業面臨的貸款利率一般高于大型企業的貸款利率,使小微企業負擔加重;(3)金融機構為了增加收益,對急需貸款的企業收取較高的費用,有些小微企業為了獲得貸款,會向金融機構支付一定的資金來獲得貸款的權力,這些“潛規則”使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
3.融資渠道少
一般企業的資金可以來源于金融機構貸款,還可以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和股票,以及自身商業信用融資。但是,由于小微企業規模小、信用評估等級低,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放貸的積極性不高,都偏向于針對大型企業發放貸款。由于我國對發行股票和債券的要求比較高,除部分小微企業可以通過上市,在金融市場上融資,大部分都不能通過這種方式融資。而且小微企業自身商業信用偏低,同時沒有很多流動資金,所以也很難通過企業之間的相互融資來獲得資金,其主要資金大多源于自身的經營收入。雖然我國的金融業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很多非銀行金融機構還沒有完全開通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如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所以我國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大多是民間借貸和銀行貸款,間接融資渠道太少。
三、小微企業融資現狀的原因
1.融資困難的內部原因
首先,小微企業生產規模和資金規模都小,市場競爭和宏觀環境變化很容易影響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而且其抗風險能力較低,破產率高。其次,管理水平低,內部信息不透明。相對于大型企業,小微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程度不高,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其財務報告體系不規范,財務信息缺乏真實性。不透明的內部信息導致信息嚴重不對稱,使金融機構無法正確分析企業信用水平,不愿意放貸。最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有限。小微企業可作為抵押品的資產少,且抵押擔保價值較低,而且其自身的擔保能力不足,很少有符合商業銀行標準的個人或企業為小微企業擔保。
2.融資困難的外部原因
首先,政府政策制約小微企業融資。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政策結構、政策理念以及政策支持方式來促進小微企業的經營發展,有些政府政策在操作層面和實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其次,沒有金融機構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因此小微企業很難獲得相應的融資服務。金融機構為了提高利潤,不再單純地增加貸款金額來獲得規模效應,而是注重提高利率水平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為了增加利潤和規避信貸風險,大多數金融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都是大中型企業,不重視小微企業的放貸。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所需的貸款。而且,目前國內銀行沒有為小微企業提供專門的融資業務,也沒有制定專門的服務規則,所以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的貸款審批流程與所需時間基本相同。當貨幣政策緊縮時,銀行會優先服務于大企業,使得小微企業不能獲得滿意的貸款服務。
最后,信貸審批環節復雜。小微企業主要通過不動產抵押獲得貸款,但是貸款審批過程中環節過多、收費很多、時間跨度長,這些都制約了融資貸款。
四、小微企業融資的對策
1.加強小微企業信用制度建設
加強小微企業信用制度建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建立一定的風險管制和預防機制,專門化企業內部的管理組織,加強財務信息的披露,降低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性。增強企業防范和解決風險問題的能力,這樣能降低企業的違約率和破產率,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從各個方面提高企業信用水平。
2.加強金融政策支持
政府應當實施強硬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保障小微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為小微企業營造一個比較穩定且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保護并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政府應當為小微企業制定特定的法律法規,改變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和要求,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引導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放貸。同時,要落實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行政指導,促進企業發展。
3.完善金融體系,建立專門的金融機構
想要有效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應該要建立并健全以銀行業為主,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的多層次間接融資架構體系。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地對國內信貸機制進行改革,完善機構內部的組織機構,優化信貸融資的運營方式,改變信貸服務方式,并積極主動地創新銀行金融產品,不斷發展地方金融機構和中小型銀行信貸體系,專門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的信貸支持。
4.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國內應為小微企業融資設立專門的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在信用擔保體系的經驗,由政府出資設立受法律法規約束的擔保機構,健全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除了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信用擔保機構,還應該設立由各單位共同出資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使其商業化、民營化,為小微企業提供規范、高效、便捷的信用擔保體系。
五、結束語
小微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融資問題會制約小微企業的發展,因此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從小微企業內部和外部原因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加強小微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加強金融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并完善金融體系,建立專門的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連采男.國內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3.
[2]韓楊.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
[3]趙國棟.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第3期:34-36.
[4]張曉薇.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3.
[5]柳斌.美國小企業融資經驗對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啟示[J].金融經濟,20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