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市場資源配置的不斷優化,企業會計實務的增多,公允價值在我國企業會計實務中的所占的地位愈發的突出。同時鑒于公允價值對金融危機特殊影響,大眾對公允價值在企業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文以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為探索的核心,對公允價值在企業的債務重組、企業合并、非貨幣性資產交易等方面的運用做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實務;運用
公允價值也被稱作為公允市價和公允價格,是新會計準則引入的一項新的內容,該內容的引入給我國傳統的會計制度帶來巨大沖擊。與此同時,自2008年的經濟危機爆發之后,公允價值計量被公認為金融危機最主要的推動力之一,在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下,公允價值在企業的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問題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公允價值在企業合并中的運用
在企業合并的過程中,雖然控制制度是一致的,但是其與公允交易有本質上的差別。在新會計準則中對企業合并做出明確的規定,要求在合并過程中,根據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來計量合并方所得獲得的資產和負債,該會計處理方法與權益結合法相似。然而如果參與合并的企業不是處于同一控制之下的,這樣的企業合并才能被視作為公允交易,雙方就合并價格進行商討,并秉持自愿的原則進行買賣,而最后所產生的為當事人所共同認可的價值即為公允價值。且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類會計實務過程中,合并法不僅可以購買被合并方的有形資產,同時如商譽、品牌等無形資產也可以納入購買范圍內,通常采用購買方來處理這類會計實務。
舉例來講,甲公司與乙公司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兩家獨立的公司,兩家企業現商定有甲公司將乙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億元,在經過雙方的協定后,甲公司出據3億元作為對價,合并乙公司。如此由于乙公司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3億元,然而其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5億元,這期間的差額有5000萬,視為商譽等無形資產的價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小于凈資產公允價值,則將兩個數據之間的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處理。
二、公允價值在企業債務重組中的運用
隨著我國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為了使企業得到喘息的機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為了保護債務雙方的利益,債權方進行讓步,由雙方達成協議,對債務償還條件進行調整,即為債務重組。需要強調的是,債務重組核算必須是有一方出現財務困難,而另一方面也做出了讓步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的。且在新會計準則中也表示在計算企業會計實務的公允價值時應將債務重組也歸入賬中,將雙方由于債務重組而減免金額作為企業當期的利得或者損失,按照當期損益進行會計處理。
具體來講,即現有甲、乙兩公司,乙公司應付甲公司賬款500萬元,但是由于乙公司出現財務困難,甲公司做出讓步,雙方進行債務重組。乙公司用原價值800萬元的庫存原材料還債,現已計提折舊300萬元,公允價值300萬元,甲公司已計提壞賬準備50萬元。目前甲公司手段以乙公司的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300萬元,確認債務重組損失為250萬元,同時乙公司確認債務重組利得為300萬元,資產轉讓損失為200萬元。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得知,在債務重組過程中,債務人欲用非現金資產償還債務時,重組后債務人債務的賬面價值與非現金資產如固定資產、庫存材料等公允價值之間所產生的差額被即為重組利得,應納入當期損益之中;而債權方由于重組而產生的損失即非現金資產的轉入公允價值與實際債務價值之間的差額,在減去債權方的計提壞賬準備之后,再采取同樣的會計處理辦法,將其計入當期損益來處理,從而確保雙方會計信息的對稱性。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也可發現,債務上方的重組過程中的損益實際是受公允價值的影響的。
三、公允價值在企業非貨幣性資產交易中的運用
非貨幣性資產交易與一般的錢貨交易不同,其交易的商品為交易雙方的存貨、無形資產、固定資產、股權等非貨幣資產,由于交易商品比較特殊,價格浮動較大,在企業的這類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的作用較大,運用的較多。比如現有甲、乙兩個公司,甲公司欲用公司的一臺生產設備來換取乙公司的一條生產線。該生產設備賬面價值為50萬元,計提折舊20萬元,公允價值為35萬元,而乙公司的生產線在評估后賬面價值為35萬元,已計提折舊3萬元,公允價值為30萬元,甲、乙兩公司經過協商后達成協議,由乙公司向甲公司補付差價5萬元并自行承擔相關稅費1.2萬元,2萬元的運雜費以及10萬元的其他相關稅費由甲公司承擔,這里乙公司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萬元。那么針對上述會計實務,企業一般會有兩種處理方式,其一認定該項業務不具備商業交易性質,那么甲公司在換取生產技術后將其賬面價值記為28萬元。其二認定該項業務具備商業性質,則甲公司取得生產技術后,將其賬面價值記為33萬元。這兩者計價核算方式,前者是以生產線的入賬價值為基準進行核算的,后者則是以生產線的公允價值為基準進行核算,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否采用公允價值計價決定企業非貨幣性資產交易的性質。
參考文獻:
[1]肖翔,王佳,楊程程.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2]黃冬萍.公允價值與會計穩健性研究[J].時代金融, 2011(35).
[3]蔣夏雨.公允價值在現代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 2011(01).
作者簡介:田瑾(1978.11- ?),女,河北,大學,會計師,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研究方向:會計、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