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泳+李珊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生源結構日益復雜,地方高校進行教學管理的難度也增大?;趯Ξ斍暗胤礁咝=虒W管理現狀的討論,發現仍存在觀念落后、重過程輕效果等問題,各高校只有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和完善,才能真正從整體上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地方高校 二級院系 教學質量 監控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Monitoring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Quality in Local Colleges
ZHAN Yong, LI Shan
(Business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0)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and stud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is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local colleges teaching management, there is still the concept behind the discovery, re-process light effects and other issues, the university onl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nstantly sum up in practice, improve and perfect in order to truly whole implemented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second department;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管理,決定高校發展的核心是教學質量,而能否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各高校內部生源結構也亦趨復雜,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對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和完善越來越重視。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學校-院系”二級管理模式,院系作為教學管理的基層單位和執行單位,如何構建科學、合理、完善的二級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當前地方高校面臨的重大考驗。
1 二級院系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必要性
1999年全國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錄取人數由108萬猛增至今達到將近700萬,學生數量翻倍上升,但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沒得到相應的擴充、改善,教學管理方法也未得到改進,導致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出現下滑的危機。目前,各地高校都面臨教學質量的評估,以此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高效使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之魂,強國之基礎。21世紀,人才質量的高低是國家間競爭的關鍵。因此,健全現行地方高校院系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成為當務之急。
另外,“學校-院系”二級管理體制的運行過程中,院系是高校保障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直接性、基礎性的,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可想而知。因此,高校在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以院系為基本著力點,通過在各院系的積極配合下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保障機制,合力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2 當前二級院系教學質量監控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內部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中,教務處作為主要職能部門其工作貫穿在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并發揮主導作用,主管制定規章制度和教學計劃、組織管理課程建設和教學實施,并和其他部門協作保障各項教學資源和條件。二級院系則是負責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參與組織本院系的教學活動。目前大多數高校基本都采用“學校-院系”二級管理機制,實行教學運行和教學質量監控兩線分離。二級院系承載著教學運行執行系統的全部職能,而學校的教務處則負責對教學運行過程進行必要的監督和控制。
隨著二級院系數目的增加、規模的擴大,內部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也更多,傳統、統一的管理模式和體系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主要體現在下列方面:
(1)目前普通高校生源結構復雜,增大了教學質量管理過程中的難度。以我校商學院為例,大部分為通過全國高考錄取的高中生,也有小部分單招生、特長生、藝術生,學生生源多元化,知識儲備程度不一,學習能力、習慣和方法等方面都不同。復雜生源結構下的二級院系不能盲目套用教育部的評估指標體系,必須通過實行能突出專業內涵和體現本?!稗k學特色”的監控來保證教學質量;
(2)地方高校上下教學質量監控觀念落后,其一,領導對構建監控體系不夠重視,只進行常規檢查,對評價數據、評價方式要求低,只求其有,不求其質;其二,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和學生對教學監控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參與積極性不高,非常不利于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
(3)許多高校存在偏離質量監控重點的情況,在實踐過程中把精力全放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執行以及規約教師行為上,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情況;而在教學評價中又往往忽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缺乏具有校正性的反饋,不利于教師及時調整學生不適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
(4)部分高校教學監控中重視理論教學,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實踐教學。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既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一般包括: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社會調查等,重在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很多高校對實踐教學部分要求寬松,甚至有“走流程”的嫌疑,這也導致學生理論有余實踐不足,眼高手低。隨著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院系必須注重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逐步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endprint
(5)一些高校強調對監控過程的把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最終效果的達成。實際執行過程中,過度強調學生的出勤率、到課率,忽視培養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強調維持教學秩序,忽視學習產出、教學效果的要求。甚至還存在把如何約束師生、師生是否已被約束當作監控重點的情況,既違背質量監控的初衷,也不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監控的積極性。
3 地方高校二級院系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具體方向
3.1 高度重視,提高責任意識,確立教學質量監控為院系的中心工作
學校領導應從思想上給予高度關注,并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引導各種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同時,二級院系領導應該經常深入教學實踐活動,通過聽課、組織研討會、網上評分、問卷調查和召開師生座談會等活動,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另外,高校內部應該加強責任意識宣傳。在當前的教學管理中,有時甚至出現院系、教務處及教師不配合上級部門管理工作的情況。教學質量監控應該努力達成自下而上的自覺行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其次,大力推行與各級部門工作評估相配套的教學質量監控責任到人制度,校級、院級、各專業負責人以及教師應分別對自己所屬范圍內的教學質量負責。實施質量責任到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各級領導及教師施壓,有助于提高各級教學范圍內的教學監控質量。
3.2 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質量監控隊伍
二級院系在校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領導下,應集中力量打造一支教學質量監控隊伍:(1)領導管理隊伍:院系行政、黨政一把手為主要負責人,其余為成員。既要規范質量監控制度和標準,又要經常聯系師生、收集信息,實現全面掌控、動態管理,力求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2)教學督導隊伍:選擇一批教學或管理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督導員,深入課堂,完善信息反饋系統;(3)學生評教隊伍:一是教務處統一組織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打分或問卷調查;二是院系召開學生座談會,集中討論和反映情況;三是班長或學習委員定期進行教學信息反饋,及時反映教學異常情況和班風學風問題。最后,院系教務部門匯總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3.3 不斷健全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現制度化、常規化
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僅應包含完善的質量監控標準和制度,還應納入信息反饋系統和預警系統。
(1)規范落實專項制度,采取多形式的教學檢查。專項制度主要包括督導檢查制度,以座談會、教務管理系統網上評教為主要形式的學生評教制度以及組織各級領導深入課堂的聽課評課制度。尤其是對于新進的、教學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應重點關注并組織資深教授幫助和指導,有針對性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堅持多形式的教學檢查,一是常規“三期”教學檢查:期初,主要檢查師生到位情況及教學準備、課程安排情況,尤其是組織新生熟悉校園;期中,主要檢查各教學環節執行情況,收集教學反饋并及時整改;期末,主要檢查教學任務完成質量,匯總期末考試成績和綜合表現;二是經常性教學檢查:包括學生出勤率、課堂紀律、授課進度、論文答辯等情況的檢查;三是重點教學檢查:主要檢查教學上存在的共性問題、上級批示的工作重點和教學質量存在明顯問題的課堂等。
(2)建立暢通的信息收集和反饋渠道。健全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教學信息的及時收集和反饋是必要組成部分。獲得教學信息的途徑有:學生評教、督導檢查、師生座談會、聽課評課和畢業生質量追蹤調查等。教務部門在匯總各方反饋的教學信息后,應該及時進行探討和調查,制定并實施有效的解決方案。
(3)建立教學質量預警系統。教學質量主要是通過預防而不是終結性評估得以實現的,為此必須加強預防式的過程掌控,使各主要教學環節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預警系統是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各方成員在教、學、管三方面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和對策,幫助院系構建合理有效的教學質量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一定程度上減輕管理部門的工作壓力,減少不可控因素以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
3.4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社會監控作用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的初衷。然而現在本科畢業生能實現專業對口就業的比例卻不高,因此在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過程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了解企業需求是必要的。尤其是對于大部分非學術型學生,院系更應該根據職業崗位針對性地制定出人才培養方案,以求實現學生畢業后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尤其是在制定“產學結合”的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時,院系更要主動邀請合作企業參與到相關課程教學的審核評定,共同培養適應社會需求、讓企業滿意的人才。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一項需要各部門齊心合作、嚴抓共管的系統工程,地方高校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將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統一調控,以教學質量為核心,全員參與、共同管理,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才能構建起科學、高效、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最終從根本上實現教學質量的長效提高。
本文系湖南省軟科學課題(編號:KZ13008)及湘大教發(2011)30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
[2] 吳秀紅,周金宇,張繼英.多生源背景下高校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構[J].職教通訊,2012(32):36-38.
[3] 劉國華.關于高校教學質量監控措施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41-42.
[4] 劉曉洪,趙鶴華,馬曉鋒.二級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9(2):5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