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譯靖+梁飛媛
摘 要: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主動的戰略行為,并且把社會問題納入企業的內在核心價值。在強調生態文明的當代,我們可以從生態視角來理解和實踐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本文從生態視角分析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對其進行劃分,并且提出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以及其價值創造的路徑。
關鍵詞: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生態系統;價值;實現路徑
我國現階段出現的企業失信、產品劣質、生態環境破壞、自然資源浪費等系列問題都反映了一些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缺失。企業需要在履行社會責任和經濟價值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的經濟價值。企業可結合生態理論,從戰略的角度來分析、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共享。
一、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Baron (2001),他從行為動機的視角出發,以“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一詞指代企業承載社會責任同時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企業戰略行為。企業履行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的目的不僅在于尋找能夠創造企業和社會共享價值的機會,在社會問題得以解決的同時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使利益相關者滿意,還包括充分發揮企業對社會的影響力,使企業更大程度融入社會,最終把企業發展為社會性企業Porter和Kramer(2006和2011)。
Husted和Allen(2007)將傳統企業社會責任、傳統企業戰略和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有以下特點:使消費者與利益相關者對含企業社會責任價值的產品建立意識;管理利益相關者關系可以增加企業價值;積極參與法律要求之外的社會活動;與社會問題相關的產品、服務創新可以創造價值;從預期社會問題中尋求當前的市場機會。
關于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國內學者楊東寧(2007)認為,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從戰略視角出發,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并影響企業價值的戰略行為。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許正良、劉娜(2008)從分析、設計、執行和控制等方面構建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戰略目標管理相融合的框架。
總之,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完全不同于傳統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概念。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主動的戰略行為,并且把社會問題在企業中的地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將其納入企業的內在核心價值。
二、生態視角下的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內涵
任何企業都不是孤立的,它與其所處的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企業的戰略行為會影響所處環境,同時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企業生態系統是借鑒自然生態學的理論,來定義企業及解釋其與企業生態環境的關系。企業生態系統是指企業與企業生態環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系統,在一定區域內,和生物一樣,沒有一個企業個體或單個組織是能夠長期單獨生存的。在整個企業生態系統當中,企業生態環境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員工、政府、社會、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合作伙伴(供應商)、消費者、股東等。企業作為企業生態系統中的成員,需要遵守必要的生存規則,需與其他成員協同發展,共創共享價值。
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應自主地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的戰略管理予以融合,將承擔社會責任呈現于企業愿景,融于企業的經營理念,貫穿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塑造出親和力高、號召力強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形象,使社會資源得以有效整合,創造利于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競爭力,奠定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本文將生態系統中的成員分為三層:基礎層、環境層和市場層。基礎層包括員工、政府、社會等;環境層包括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市場層包括合作伙伴(供應商)、消費者、股東、同行等。在此基礎上將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基礎責任、環境責任和市場責任。企業對生態系統各成員履行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企業生態環境反影響于企業,增加企業的經濟價值。
三、生態視角的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實現途徑
基于生態視角,已將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三個維度:基礎責任、環境責任與市場責任。關于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路徑本文認為包含以下三個過程:(1)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企業核心價值如何有效融合;(2)基于生態視角下的三個維度,企業如何履行企業戰略性社會責任;(3)企業履行戰略性社會責任,實現何共享價值。
1.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融合
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核心價值密切聯系,而企業核心價值與高層管理者的價值觀高度相關,同時在企業使命與愿景中體現。(1)與企業家價值觀融合,企業家的道德、倫理、態度反映了企業家核心價值觀,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家價值觀融合,從而使社會責任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與企業使命融合,只有企業使命主張社會利益,社會責任才能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最大程度地體現出戰略意義。(3)與企業愿景融合企業愿景兼顧社會利益,不僅能鼓勵企業員工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行為,而且也能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價值交流。
2.戰略性社會責任的履行
(1)戰略性基礎責任的履行
基礎責任主要包括企業對員工、政府、社區履行的社會責任。員工是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對象,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企業應該對員工履行以下責任:①按規定足額發放工資薪金,并根據社會發展及時調薪資水平,保證員工的權益;②企業文化是軟實力,能使企業更具凝聚力,將生態理念納入企業文化中;③建立規范的員工培訓制度,積極開展各種知識技能培訓,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④保障員工的工作環境與安全等等。
企業對政府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包括:①合法經營,企業必須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和諧的市場環境;②積極配合政府活動,協助政府完成工作,積極主動提供就業機會;③依法納稅,自身健康發展,絕不生產假冒劣質產品、違章作業等。
企業對社區應積極履行如下社會責任:①支持社區公益事業,企業及企業員工應積極參與,并提供必要的財務資助;②在同等條件下,企業可優先招聘所在社區成員,增加所在社區的就業機會;③積極維護社區的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④注重社區居民對企業的滿意度,協調好企業與社區之間的關系等等。endprint
(2)戰略性環境責任的履行
環境責任指企業應對環境及資源履行的社會責任。所謂企業環境責任是指企業作為生態體統中的一員,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為了整個生態環境而自主性、戰略性承擔的環境保護責任。在企業生態系統中,為了維護系統的平衡以及促進生態環境的多樣性,企業必須自覺地將環境保護作為衡量企業社會價值的首要指標。履行內容主要包括:①參與環境管理;②建立相應的污水處理站;③環保資金的充分投入;④參照國家三廢排放標準等等。
所謂企業資源責任是指企業必須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節約利用資源;在節約資源的同時,遵循低消耗、高利用的生產原則,根本轉變資源的利用方式,要創新、引入資源節約的生產技術,改進現有的生產方式、生產工藝;推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大力發展清潔生產,進行全過程節約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履行對資源的責任,企業應采取綠色戰略,對資源的責任主要含:①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②廢舊品的循環利用;③使用節能生產設備;④研發環保新技術。
(3)戰略性市場責任的履行
企業對市場的責任包含對消費者、同行、股東、供應商的責任,企業應從戰略的角度考慮市場責任的履行,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增加自身經濟價值。消費者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在企業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是企業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企業應對消費者戰略性地履行相關責任:①提供安全的產品,優質的服務;②增加產品的價值;③進行客戶關系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等。
供應商作為企業生態系統中價值鏈上的一環,企業應將對供應商履行的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戰略管理中,應:①采取綠色采購方針;②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③提高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水平;④降低供應商的成本等。
股東作為企業的投資者是與企業關系最為密切的利益群體,投資者投入資本,意味著對企業員工及管理者的信任。企業應維護好股東利益,善用每分資本,企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包括:①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②提升企業價值,給予股東滿意回報;③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
(4)履行戰略性社會責任,實現共享價值
履行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企業自主地將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戰略管理予以融合,使得履行社會責任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使企業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前文將戰略性社會責任分為基礎責任、環境責任以及市場責任,那么相應的戰略性社會責任的履行可以實現怎樣的共享價值呢?
基礎責任包括對員工、政府、社區的社會責任,員工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政府與社區是企業所依存的外部環境。企業對員工履行社會責任,在滿足員工基本生活所需,提升員工能力,實現員工價值的同時能夠贏得員工的忠誠度,維護企業的經營,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企業對政府與社區履行社會責任,在實現社會利益的同時能獲得政府公眾的幫助和支持,
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政治環境。
環境責任包含對自然環境及資源的社會責任,企業如同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生命體,吸收外部環境中的能源,經過企業的生產經營,輸出外界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企業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必須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企業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諧共存,這樣企業才能實現持續發展。
在整個企業生態系統中,企業須提高資源轉化效率,以此來創造社會價值,為股東、供應商等帶來價值增值,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服務)。企業依法與同行公平競爭,維持穩定有序的市場環境,實現與同行的利益共享。在現時的社會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考慮滿足消費者的功能需求之外,還應納入消費者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實現企業自身利益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企業應通過滿足消費者的價值追求,實現股東的價值增值,實現的企業價值創造,實現企業與其他生態成員的價值共享。
參考文獻:
[1]Bhattacharyya, S.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J].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010,22(1):82-101.
[2]Husted, B W,and Allen,D B.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 among large firms[J].Long Range Planning, 2007,40(7):594-610.
[3]劉娜.企業戰略管理中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
[4]舒慧穎.基于生態文明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