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波+襲朝霞
一個企業的衰老死亡主要是從其內部開始的,要讓企業取得生存發展之道就要從內部抓起,內部控制正是基于這一點才得到了各界的重視。資金風險時時存在,人們無法回避它、消除它,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資金管理,就要從內部控制開始,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實時、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降低資金風險。
一、實行集權式財務管理
我國的集團企業正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各子公司在資金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全盤意識,實行分權管理的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母公司要對各子公司進行一定程度的集權管理,使子公司在其控制的范圍內開展財務活動。但是為調動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母公司應將子公司的一些日常管理權下放,而將涉及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權等集中于母公司,以實現對子公司的資金監控。
二、全面實行財務人員委派制
為確保集團財務目標的實現,規范和約束子公司的財務行為,降低財務信息的不對稱,母公司可以對下屬子公司財務人員實施集中統一管理。把委派財務人員的管理權統一集中到母公司財務部,負責對委派會計人員和委派會計機構的管理工作、規定委派會計職責權限等事項。母公司財務部應加大對子公司財務人員的監督和控制力度,以確保子公司財務行為有利于集團整體財務目標的實現。
三、實行資金收支計劃指標控制制度
強化資金預算是從根本上保證資金運作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控制財務風險的客觀要求。預算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是面向未來的主要計劃,主要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減少風險。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滿足各部門、各環節對資金的合理需求,控制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資產運營效率及經濟效益,建立“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預算控制體系,健全完善資金運營管理制度,實施風險抵押責任承包,實行資金收支計劃指標控制制度,對資金實行追蹤問效管理,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資金價值最大化。
四、資金集中上存
把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管理,子公司主要負責資金的日常管理、制定資金內部管理辦法、編制資金收支計劃、組織資金收支平衡、進行資金收支業務的核算,合理降低子公司資金持有水平。主要是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整個集團的資金,具體體現在母公司統一辦理和審批集團內部的資金結算、下屬各子公司超過限額的對外資金支付、子公司在銀行開設賬戶、子公司的資金收支以及子公司間的資金調劑等事項。
五、建立內部牽制制度
主要是對企業的資金控制、采購控制、銷售收款控制、對外投資控制等。主要有:對不相容的崗位實行相互分離、會計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出納人員、嚴禁收入不入賬、建立回避制度、嚴禁擅自挪用、借出貨幣資金、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全過程;不定時檢查現金、銀行存款的賬實情況等等。
六、建立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控制是對其他控制的再控制,是一個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獨立評價系統。內部審計應直屬于企業主要負責人,領導的支持和重視審計工作是內部審計部門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能,在企業中保持相對獨立性,獨立于其他經營管理部門,對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并報告工作,確保審計部門發現的重要問題能送達治理層和管理層。內部審計人員也應該提高素質,寫出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議,使領導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從而充分采納內部審計人員提出的合理性建議。同時,單位主要領導也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切實做到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加強財經法規的學習,逐步完善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和專業審計人員的配備。
七、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質的財務隊伍
只有不斷地學習財務知識,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財經法規的出臺。選擇為人正派,工作認真細致,工作不敷衍塞責的員工加入到財務隊伍中,特別要求出納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客觀、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辦理會計事務時做到對票據進行細心審核,要嚴格執行財務紀律,按照財務報賬制度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要求如實進行財務報賬工作,不管對領導還是一般員工,對虛開、假冒以及名目不符的原始憑證敢于指出,堅決不予報銷并及時上報;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要求經辦人員更正、補充并經負責人簽字后給予報銷。在進行財務集中控制時,采取將薪酬計劃與執行財務集中控制結果掛鉤等各種措施,切實發揮其積極性,以達到財務核算和監督的目的。
史學家湯因比曾說過:“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其衰亡是從內部開始的,外部力量不過是其死亡前的最后一擊。”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20世紀50年代后,人們對企業失敗的原因分析、認識開始趨于一致:企業失敗的主要根源在于內部管理風險而非外部風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熟和市場開放程度的加大,風險己經成為企業關注和管理的焦點,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核心的內部控制要想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不斷充實和發展,以求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正是基于這個基礎,風險的概念逐步進入了內部控制的范圍。資金是每個企業開展活動的基本要素,也是企業發展的必備的要素,資金是企業進行生產、開墾經營的源泉,沒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生產、經營就不可能正常運轉,沒有資金,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無從談起,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這就需要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不同的投資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籌措資金,對資金的日常運用進行管理,降低不必要的資金風險。減輕或避免風險是內部控制活動的目標,各種風險因素是內部控制的對象。所以,企業要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就要識別和衡量它所面臨的風險及其風險因素,這是采取有效控制活動的依據和前提,如何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建立健全適時、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關鍵,也是順應客觀實際發展的必然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