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香
摘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因此語文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寫作的訓練,應該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能力;教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08-01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寫作的訓練,語文教學應當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智力的核心,作為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質,促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學只有將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與聽、說、讀、寫訓練結合起來,才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小學語文“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規定,要“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創造力主要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個性及創造性實踐能力。我們要努力培養這樣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靶W語文多思教學”的研究就是以思考為中心,以多思為手段,以樂思、善思、創新、開拓、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為目標的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成為會思考、有主見、能創造的主體。
一、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的課堂氛圍
和諧民主愉悅的氛圍是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的催化劑,能刺激小學生大腦把貯藏在大腦中的知識閘門打開,使孩子們產生回憶、想象,使他們的思維由潛伏狀態轉人活躍狀態,促進思維的發散,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耙簿褪怯淇旖逃莿撛O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的情緒,喚起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自覺地參加各種教育活動,從而得到全面、主動、充分、和諧發展的教育”?!捌鋵嵸|是使學生都在德、智、體、美、勞等幾方面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愉悅氛圍的形成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育實踐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造就愉悅氛圍和進行發散思維的激發器”。語文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與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二、教學中要重視小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
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思維習慣的養成是困難的,需要人終生的艱苦勞動去積累。思維習慣的形成,對人的是非觀念、道德品質、個性完善、學習品質等,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生的思維習慣該如何培養呢?教育的社會性決定了學生的思維習慣不是由教師個體或某一定訓練或培訓能完成得了的,但教師在這方面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其間要把握協調的原則。首先,小學生思維習慣養成的協調原則指的是各個教師之間針對小學生的思維問題不斷從面上、從深度、從細微處交流、溝通和研究,以最大限度對小學生或個體學生的培養問題達成共識,最好能納入教育內容的計劃。其次,協調是指教師與學生個體的溝通。每遇事,必讓學生想一想,不斷發展學生思維的能力和活力,力避“一言堂”,給學生或啟發學生說話的余地和機會。把“我講過了你咋還不會”變為“你哪兒不會”,把“不該做”變為“為什么做”。遇到事,讓學生想;遇到問題,讓學生想;該怎么做,還是讓學生想。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全方位,都能讓學上想一想,思維的習慣是能夠養成的。這對學生全面發展和人生以后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和無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再次,協調還指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能夠明白:具體的一點知識遠比小學生思維習慣形成差得遠,后者才是人發展的最大根本。這樣的協調,目的性強,影響力也大。
三、結合語文閱讀教學訓練小學生敏捷的思維
敏捷就是思維的速度。閱讀中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表現在對文中的問題能快速作出反應,迅速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訓練應建立在學生熟讀、速讀的基礎上。學生在接觸課文時,應養成整體感知的速讀習慣,即通過快速潮覽、默讀,粗略感知課文內容、作者的寫作意圖及語言特色,形成某些情感上的共鳴當老師提出課文有關問題,或是學生在學 習中遇到某些問題時,就能迅速進入角色,我出文中相應部分進行分析。找出有關問題的答案。此外,思維的敏捷性還表現在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記憶與運用上。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一文時,可以讓學生用“掃興”、“垂頭喪”、氣胸有成竹”“目瞪口呆”連起來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迅速地寫下來。學生在訓練中一邊要迅速地疏理課文頭緒,一邊要思考如何準確地用這些詞貫穿全文,其思維敏捷性在訓練中得到提高。
四、多方位開發小學生的假設和聯想能力
教學中我們應當靈活運用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性,在課堂上啟發學生主動、積極假設、聯想。例如在講《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提出了思考題:如果當時周圍沒有石塊烏鴉應當怎樣才能喝水呢?由于這個問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定難度。于是出示了幾幅畫面來引導學生聯想,第一幅是位小朋友正拿一只杯子向另一只杯子里倒水,第二幅是洗水盆里掉在外面的洗衣服角兒還在一滴滴往下滴水珠。第三幅則是一位小朋友將幾棵大白菜放在水盆里,盆里的水便溢出來了。針對以上幾幅富有啟發生的畫面,學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大都得出了以下三種喝水的方法:將瓶子推倒,讓水流出來,銜來布條一頭浸在瓶子里,另一頭露在外面,讓水流出來??梢糟晛硇渲?,小雜物等放入瓶子,讓水流出來這樣用投影片的映示富有啟發生的畫面加快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拓寬了思路,使學生的聯想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致力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鼓勵質疑駁問,引導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求同思維,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從而發掘和培養每個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