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的效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將是進今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也不例外,本文就農村高中化學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試圖從中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高中;化學;新課程;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97-01
自2012年9月我區實施新課程以來,教師們積極學習、領悟新課程理念,積極主動地推進新課程的實施。然而,農村高中化學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面對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是推進農村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
一、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重點
高中化學新課程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涉及到科學探究能力、問題意識、與人合作、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評價、學習興趣、實踐意識等目標。
二、農村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對新課程內容體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課程的框架進行授課
農村高中的教師面對新課程覺得費時費事。他們不習慣對教材進行深度的加工,習慣依賴教材、教參和教輔資料。教師們不愿過多地開動動腦筋思考怎樣重建新課程的知識結構,如何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他們習慣了自己以往的化學教學反方式,就如何在化學課堂活動中開展科學探究,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如何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如何合理使用新教材,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什么途徑啟迪學生科學思維……教師們覺得一頭霧水。
2、學生對學習化學選修課程產生畏難情緒
由于各種原因,農村高中的學生對于必要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對于課堂外的化學知識學習欠缺,致使大量知識“夾生”,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減退,對進一步學習化學選修課程產生畏難情緒。在這種學習情境中,學生從內心愿意選擇化學選修課程進一步學習的情況很不樂觀。學生甚至難以走出傳統的化學課堂,自主實驗、結合社會調查等方式學習化學離現實還有一定距離。學生自主實驗、結合社會調查等方式學習化學離現實還有一定距離。這種狀況任其發展,不僅影響化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良好情感態度的形成也是極為不利的。
3、農村中學,儀器、藥品等資源難以滿足新課程的要求
農村中學,儀器、藥品嚴重不足,有的連教師演示實驗也難以全部開出,缺少專職實驗管理人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更是遙遠的目標。因現實條件所限,僅有的資源難以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對策
1、要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課程提倡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是對教科書知識結構內容作適當調整,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在深刻理解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是有效使用新教材的前提下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教師應了解高中化學各模塊教材的基本結構,深刻分析各模塊教材的編寫思路,明確重點知識的化學內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學核心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應能夠根據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實際收集有關高中化學的教學資源,對教材的單元內容進行適當地調整,刪除教科書中某些不適應學生的化學知識內容,并適當增加新的化學學習素材,改進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以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需要。
2、設計以實驗為主的學生探究活動
設計以實驗為主的學生探究活動,把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與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具體實現。
按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來處理教學的“輕重緩急”,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的重點對教材補充的內容進行學習,而不是所有內容都要講解。對于化學用語、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元素化合物等陳述性知識可以系統地教給學生,但學生通過假設、觀察、實驗、交流、推理、歸納等過程所獲得的知識更富有含金量。學生經歷了“發現知識”的過程,完成了知識的建構,將“是什么”的知識和“如何獲取這種知識”融為一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以實驗為主的學生探究活動,把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與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具體實現。
3、創造相應的實驗條件和實踐環境
在高中化學的新教材中出現了研究性課題,探究性實驗以及實踐調查的社會活動。這些內容需要學生親自實踐、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實施這些教學活動,對于農村的教師和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創造相應的實驗條件和實踐環境,這樣可以避免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避重就輕等軟化甚至異化教學要求的現象。
當然,新課程的實施過程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我們堅信實施新課程這條路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新的課程體系,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一定能實現新課程實施的預定目標,使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文楚.化學教學中的育人藝術,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6)30-31
[2] 胡裕樹.方光燾與中國語言學.北京文化大學出版2003.150-160
[3] 湯家華.常世科.淺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甘肅科技縱橫,2007(1).
[4] 鄭長龍主編.化學實驗教學新視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