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鷹
摘 要:激發興趣,教會方法,培養能力。而識字的“趣”味居其首。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
關鍵詞:識字;趣味;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51-01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各環節中,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有了更新更深的體會,以前,總是感覺這是一種枯燥而又毫無樂趣的教學環節。可是,我又在思考:兒童在接受啟蒙教育時期,知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后的學習將會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我們怎么能不重視過程和質量、不思考新的教學手段呢?
怎樣提高孩子們識字的質量數量以及學習過程的收獲呢?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我最近一階段的探索,我得出結論:激發興趣,教會方法,培養能力。而識字的“趣”味居其首。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我在探索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每個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鼓勵。而以前完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之中,自然會學的枯燥和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我便開始試探著在課前布置一些預習作業,主要還是針對生字詞的預習。于是我發現,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在課堂上能夠先“師”而知了,舉手發言一下子變得容易了,氣氛也更加活躍了,課堂上他們成了真正的主角,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了。而且課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師”,他們會把自己在預習中好的識記方法和同學分享,也可以在課下進行有效的一對一的幫助,這樣掌握快的學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學生便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隨時隨處識字認字
我的學生們識字的時間和場合也不只拘泥于學校里、課堂里,教材里。我把識字教學活動拓展到他們的生活中。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讓學生獲得很多可以識記的生字的機會。在社會上引導學生養成隨時隨處識字的良好習慣。結合語文園地開展在生活中識字的比賽,食品包裝袋、廣告牌、街標、路標、單位名稱牌、電視、卡拉OK等等都成了學生識字的教材,學生樂此不疲。漢字是人們在生活中創造的,我們要把它還原到生活中去。生活中處處都有豐富的識字素材,時時都有識字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讓識字相伴他們左右。
三、小組合作 探究識字
適當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猜字謎,根據合體字的構成做加減法,自編兒歌或順口溜,把字編成故事來記。這樣,識字不再是死記硬背的枯燥過程,而是合作探究的過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大膽探究,極大地激發了識字興趣和創造欲望。
優勢一:探究性識字讓孩子在寬松、民主、和諧、合作、有趣的氣氛中,總結各自記字形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比如,我請大家討論:“怎樣做才能又快又準地記住‘碧的字形?”生1:記筆畫,是由“橫、橫、豎、提、……”等十四畫組成的。生2:記筆畫太麻煩,不如記結構,屬上下結構,上邊“王”和“白”,下邊“石”。生3:部件記字法最好,是由“王”“白”“石”三個成字部件組成的。生4:記偏旁,是由“王”“白”“石”三個偏旁組成的。生5:我說一個字謎大家猜:“王家小姑娘,長得白胖胖,喜歡坐在石頭上(打一字)?!闭n堂上學生各抒己見,合作研討,真正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優勢二:寫話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兒童已有的想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寫話訓練,也是識字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如,在教學“我們的畫”這個看圖說話訓練中,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小組合作繪成的畫用語言敘述出來。有學生舉著畫說:“小白兔在山坡上吃草?!毙〗M其他成員補充說:“是可愛的小白兔。”的學生說:“我畫的是小鳥在藍天自由飛翔”……又要求他們把畫的內容寫下來,相互補充,他們一邊寫一邊問,兩只小雞搶蚯蚓的“蚯蚓”,花蝴蝶采蜜的“蜜”,一只懶貓躲在籬笆下的“躲”,怎么寫?把這些字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通過先畫畫后寫話的訓練,他們不僅會認、會寫、而且會用了。
漢字是我國民族精髓財富的高度濃縮,而我們又是民族精髓的重要承載體,其中包涵了太多的趣味和奧妙,只要我們不遺余力地發掘,開拓,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將它更精彩的傳承下去。并且在學習的時候深刻的感受它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