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竹
(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從細節入手,呈現精彩的課堂
——從“同課異構”的課堂中感悟英語教學
李韶竹
(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為進一步推動“三品”課堂建設,我校實施了“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大比拼。作者積極參與“同課異構”活動,就課堂教學目標預設、課堂教學結構、課堂形式安排等諸多教學細節進行了分析、探討,并借鑒聽課記錄的教學片段,結合聽后反思,就如何關注教學細節,構建高效課堂做了思考。
英語教學 “同課異構” 細節
古人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組成的,細節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課堂的根和本。從細節入手,時刻關注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細節,才能使課堂呈現精彩,煥發生命活力,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進一步推動“三品”課堂建設,我校實施了“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大比拼。筆者積極參與英語組的“同課異構”活動,就課堂教學目標預設、課堂教學結構、課堂形式安排等教學細節進行分析、探討,并借鑒聽課記錄的教學片段,結合聽后反思,就如何關注教學細節、構建高效課堂進行了一些思考。
教學細節作為構成課堂教學的基本單位,具有情景性、外顯性、預設性的特點。古人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教育家杜威說:“每一位老師都會帶著自己的哲學思想走向課堂。”教學細節的預設蘊含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1.研究教材文本,提升細節預設的技術含量。
片段一:職業高中高一英語Unit 4 Reading:A great friend的閱讀教學課,一位青年教師在Pre-reading環節中設置了三個討論題:(1)Do you have any great friends?(2)What have you got from him/her?(3)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great friend and what he/she has done for you.隨后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發表看法,以激發學生對該話題的興趣,為下面的閱讀做好認知心理準備。接著,教師在Skimming環節上中先讓學生反復仔細地閱讀文章,找出課文中描寫朋友的關鍵詞;在此基礎上,采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課文中對“a great friend”的描述與讀前討論的結果進行對比,并且緊緊抓住這個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愛看書、看好書的良好習慣。
評析:看似簡單的兩個活動,實質上是教師匠心獨運、蓄意安排的。因為有了這兩個關鍵性細節的精心預設作鋪墊,學生才能更好地感悟課文中這個特殊“朋友”與普通朋友的區別,為這個“朋友”的優良品德所震撼,產生情感共鳴。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靠老師的善于運用。”因此,教師的教學不僅要準確把握教材精神,深入解讀文本,更要恰當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活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細節預設的技術含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以學生為主體,增加教學細節預設的成功指數。
片段二:職業高中高一英語Unit 12 Reading:What a super cat!的閱讀教學課的Post-reading環節,某青年教師設置了這樣的Group work:
Suppose you are Cat Garfield,discuss in small groups and complete the story with your own imagination,giving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your adventure to save the dog.Each group is expected to:(1)discuss questions like “How are you going to save the dog?”,“What is the resul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that?”.(2)take down notes of your discussion and work out a story outline.(3)tell a short story about how you’ll save the dog.
評析:這個細節設計以課文學習為基礎,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紛紛投入,根據自己的思想情趣、知識儲備展開豐富的想象,意想不到的故事結局在各種復雜情景中應運而生。這樣不僅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都能得到相應地發展”。教師設計教案時必須思考:這些教案有沒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有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是否為學生創造了表達內心想法的氛圍,是否讓學生張揚個性、表達自我、展現自我。只有精心設計,才能使課堂成為學生的能言堂、樂言堂,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
3.以教師為主導,彰顯細節預設的個性神韻。
片段三:職業高中高一英語Unit 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第一課時,某教師先讓學生欣賞著名歌星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曲“Heal the World”。然后提問:What is Michael’s purpose in singing this song?學生回答:為了拯救世界。老師又問:What happens to our world?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wars and violence”,“weather’s changing”,“animals’ dying out”,“desertification”,“eruption”,“pollution”,“population problem”等,詞匯涉及面越來越寬,學生的熱情被點燃。此時,教師問學生:What did weather’s changing、animals’dying out and desertification result from?What will wars and violence and population problem result in?學生不假思索地得出結論:pollution。接著,教師讓學生搶答:Please list as many things related to the word“pollution”as possible?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搶答,思維的火花在生命課堂流淌著。
評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主導性發揮得比較充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無疑,這種引導是基于學生認知的需要,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引導,是符合情境要求的引導,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發展而進行的有效引導。
葉瀾指出:“課堂應是向未來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園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個過程中時時跳躍著一個個鮮活的細節,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雙“發現”的慧眼,善于捕獲細節,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教學細節,并巧妙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賦予細節更多教學價值和功能,讓細節成就高效課堂別樣的精彩。
1.捕捉“亮點”動態資源,閃耀智慧光芒。
片段四:職業高中高一英語Unit 14 Funny stories的第五課時Reading:The word“cool”的Pre-reading部分,老師先讓學生欣賞一組中外名車圖片,然后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cars?學生七嘴八舌,有modern,new,fashionable,beautiful……此時,有個學生小聲地嘀咕:“為什么不用cool呢,這個詞網絡上多流行啊?”老師聽到后及時抓住這一細節,給予肯定和欣賞。于是,預設的教學過程就在這一“細節”調整了,教師巧妙引導學生帶著內心的震撼和感動品讀課文,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
評析:孩子一句不經意的話成了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的發現、珍視使課堂展現一個脈動流變的“過程”,一個生命涌動的“過程”。
亮點是學生情感的流露,是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教師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讓智慧閃耀光芒。
2.捕捉“異點”動態資源,迸發創新火花。
片段五:職業高中高一英語Unit11 Pop music的第一課時,要求學生了解各種音樂類型及其代表作和歌手。某教師選放了丹佛的經典曲目《家鄉路,帶我回故鄉》,然后問學生:Do you like this song?結果,絕大部分都說喜歡,只有幾個平時愛調皮搗蛋的學生直搖頭。這位教師先是愣了一下,但馬上恢復過來,微笑著問:Why do you dislike this song?學生想了想說:“It’s too slow.I want to sleep.”教師又問:“Then which song do you like best?”他聽懂了,用中文回答說:“周杰倫唱的霍元甲。”教師接著問:“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music Huo Yuanjia is?”學生小聲回答:“說唱詞。”教師馬上肯定說:“Yes.It’s Rip-rap hop.It’s a kind of music with very quick rhythm.But just now,you listened to another kind called Country Music.Country Road,Take Me Home by Denver is a famous Country song.Can you tell me which song of the two you like better?Why?”這下,學生發言踴躍了,有的說喜歡《霍元甲》,因為歌詞活潑而有力;有的說喜歡《鄉村路,帶我回故鄉》,因為曲調舒緩。教師在板書上寫上各自的特點,再引申出其他幾種音樂類型。學生發言積極,原本調皮的學生也積極參與討論,下課時,學生意猶未盡。
評析:這個教學片段的精彩之處在于“異點”出現時,教師沒有置之不理,也沒有簡單化處理,而是敏銳地捕捉學生“異點”的價值,抓住教育時機,巧妙引導,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教學因意外的細節捕捉而精彩,因真實而成為一段不可替代的生命發展的“流程”。
細細感悟職業高中的英語課堂,只要每位教師用心關注教學的每個細節,講究語言教學藝術,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那么職教英語課堂必將浸潤人性的色彩,流溢生命的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