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發展,目前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腎臟病及非腎臟病領域[1]。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又稱為連續性血液凈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血液凈化技術,一般定義為采用每天連續24h或接近24h的一種連續性血液凈化療法以替代腎臟功能的技術[2]。此項技術被廣泛應用于ICU危重病人的救治,成為ICU搶救危重病人的一項重要技術。中心靜脈置管是危重病人最主要的CRRT臨時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中心靜脈包括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由于股靜脈置管技術易于掌握、穿刺成功率高,我科需CRRT治療的病人均予股靜脈置管。Q-syteTM分隔膜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以下簡稱Q-syte接頭)主要用于靜脈輸液,我科將其應用于股靜脈血管通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需行CRRT治療的病人66例,男30例,女36例;年齡18歲~76歲,平均年齡51.2歲。納入標準:股靜脈置管前外周血培養均為陰性,排除帶入感染;股靜脈血管通路留置時間≥48h。66例病人CRRT均不使用抗凝劑。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兩組病人年齡、性別、股靜脈置管留置時間、CRRT治療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貝朗雙腔中心靜脈導管,型號haemocat?Signo V1220,導管外徑4/12(mm/F),導管長度20cm;美國BD公司生產,上海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銷的Q-syteTM分隔膜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蘇州林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肝素帽。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1.1 股靜脈置管方法 兩組置管方法相同。置管前會陰及穿刺側腹股溝區備皮,清潔會陰、穿刺點及周圍皮膚;醫生均經過正規培訓,嚴格手消毒,穿一次性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采用5%聚維酮碘消毒,消毒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10cm的皮膚,穿刺部位鋪無菌巾;皮膚消毒待干后進行股靜脈置管。置管成功后,觀察組股靜脈血管通路尾端連接Q-syte接頭,對照組連接肝素帽。
1.3.1.2 CRRT時股靜脈血管通路消毒方法 觀察組不需要取下Q-syte接頭,直接用蘸有5%聚維酮碘的棉簽消毒此接頭,CRRT管路通過此接頭與股靜脈血管通路尾端連接;對照組取下肝素帽,用蘸有5%聚維酮碘的棉簽消毒股靜脈血管通路尾端的外面,CRRT管路直接與股靜脈血管通路尾端連接。
1.3.1.3 CRRT股靜脈血管通路護理方法 兩組護理方法相同。按照《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控制指南2011版》對置管口及導管嚴格消毒和無菌操作。每日用5%聚維酮碘消毒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10cm的皮膚,穿刺點用無菌紗布覆蓋,露在體外的血管通路用無菌紗布包裹。敷料被污染及時更換。Q-syte接頭每7天更換1次,如被污染,立即更換;肝素帽則每次CRRT之前取下,CRRT結束后連接新肝素帽以封閉股靜脈置管尾端。
1.3.1.4 CRRT股靜脈血管通路的封管方法 兩組封管方法相同。CRRT結束后用生理鹽水將血管通路中血液沖回體內,再用肝素鹽水[肝素12 500U(2mL)+生理鹽水1mL,動脈端及靜脈端各用1.5mL]封管。
1.3.2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股靜脈血管通路CRBSI、堵塞、回血的發生情況。
1.3.2.1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BSI)診斷標準 參照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2年CRBSI的預防指南[3]。感染前48h內使用過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有感染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寒戰和/或低血壓等),血培養至少可獲得1個陽性結果,導管半定量細菌培養陽性(>15cfu/導管尖端5cm)或導管定量培養陽性(>103cfu/導管尖端),并且與外周靜脈血中分離出的病原菌種類和抗菌譜相同,除血管內導管外無其他明確的血液感染源。
1.3.2.2 堵塞 用注射器回抽及注入不暢,拔管后可見管腔內有血栓。
1.3.2.3 回血 股靜脈血管通路體外部分出現血性液體。
1.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應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2.1 兩組CRBSI發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CRBSI發生率比較 例(%)
2.2 兩組病人血管通路堵塞、回血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血管通路堵塞、回血的比較 例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進行有效CRRT的前提條件。中心靜脈置管是危重病人最主要的CRRT臨時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中心靜脈包括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技術要求高,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多不采用;頸內靜脈雖然位置較恒定,穿刺容易掌握,但危重病人常受到機械通氣、體位不配合等影響,頸內靜脈置管也受到限制。因此,目前股靜脈仍然是危重病人臨時血液透析置管常用穿刺部位[1]。股靜脈由于其部位特殊,發生CRBSI的幾率較鎖骨下靜脈及頸內靜脈高。CRBSI是中心靜脈置管嚴重并發癥之一,它加重病人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甚至造成病人高死亡率[4]。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使用Q-syte接頭后,CRBSI的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
Q-syte接頭具有以下特點:①Q-syte接頭光滑的表面便于徹底消毒。本研究中,對照組進行CRRT時,對股靜脈置管尾端的表面消毒時由于其表面有螺紋并不光滑,因此不能進行徹底、有效地消毒。觀察組則直接對Q-syte接頭消毒。Q-syte接頭其分隔膜為光滑的曲面,可快速徹底地清潔消毒,而且沒有邊緣縫隙,細菌不易定植[5]。②保持了血管通路的密閉性。觀察組CRRT時及CRRT結束后均無需取下此接頭,維持了血管通路的完整性及密閉性。對照組的肝素帽只是用于CRRT結束后封閉血管通路,每次CRRT時都需取下肝素帽,這樣就破壞了通路的密閉性,增加了其被污染的幾率。③Q-syte接頭管腔結構筆直簡短,無活動部件,無無效腔,流速快,細菌不易接種。④獨特的設計可防止管腔回血,從而防止了血液殘留在管腔及接頭中,避免了血液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管腔。⑤Q-syte接頭具有通透的可視性,便于觀察,可直接判斷沖管、封管是否徹底,減少細菌在接頭處的附著、擴散及污染概率。⑥高流速滿足了CRRT血流速度的要求。Q-syte接頭的流速可達32L/h(533mL/min)。危重病人CRRT時為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血流速度一般控制在150mL/min~250mL/min。因此,Q-syte接頭的高流速可以為CRRT提供良好的血流速度保證。
綜上所述,股靜脈血管通路使用Q-syte接頭不但能有效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阻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而堵塞管路,而且還能滿足CRRT血液流速的要求,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梁華般,梁馨苓,王文健,等.1 028例危重血液凈化患者血管通路相關感染回顧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2,11(10):523-526.
[2] 唐欣元,劉化俠,玄燕華.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在非腎臟疾病病人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4C):1035-1037.
[3] O’Grady NP,Alexander M,Dellinger EP,et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2,23(12):1-29.
[4] 同俏靜,莊一渝,王文元.ICU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77-179.
[5] 孫穎,杜靜,呂冬梅,等.Q-SyteTM分隔膜無針接頭在術后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3):2824-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