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赫,龐文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膚、鞏膜及黏膜等黃染的癥狀,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由于新生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嚴重的病理性黃疸可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引起神經系統及智力、聽力和腎臟損害,嚴重影響新生兒身心健康。故對新生兒黃疸應引起足夠重視,積極治療。藍光照射療法是中華醫學會新生兒學組制定的新生兒黃疸干預方案建議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治療方法[1]。我院目前使用的毯式光纖黃 疸治療儀為OHMEDA BiliBlanKet Plus藍光毯 ,波長440 nm~550nm,具有操作方便、療效迅速、不良反應小的優點。目前已應用于126例新生兒黃疸的患兒進行藍光聯合茵梔黃治療配合專業的護理中,取得較好療效?,F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療的126例新生兒黃疸病人的臨床資料,其中順產74例,剖宮產52例;足月兒98例,早產兒28例;男59例,女67例;日齡3d~7 d;體重2 500g~3 500g,血清總膽紅素水平154mmol/L~291 mmol/L(9mg/dL~17mg/dL)?;純壕鶠楸驹撼錾?,母親孕期健康,肝功能正常,新生兒無窒息史。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毯式光纖黃疸治療儀的治療方法:BiliBlan-Ket Plus藍光毯操作十分方便,不需要母嬰分離,可直接在病房內給患兒進行治療。接通電源后,調節光照強度,取出藍光墊板插入一次性墊套內,開啟藍光,將墊板置于新生兒背部,緊貼皮膚,每日連續照射6h~8h,2h更換1次照射部位,后背、前胸、腹部交替照射,3d為1個療程。口服茵梔黃口服液,每次5 mL,2次/日。
1.2.2 光療期間的護理 光療時細心的觀察和細致的護理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保證了光療的順利進行,使之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可避免或減輕光療過程中的副反應。
1.2.2.1 光療前的準備 給患兒進行藍光照射,家屬往往非常擔心,所以操作前一定要給家屬進行心理護理,講解新生兒黃疸的危害,如治療不當可引起的嚴重后果。目前使用的BiliBlan-Ket Plus藍光毯,屬冷光源照射,不易引起患兒脫水,可在母親床邊進行,不影響給患兒哺乳。囑家屬給患兒充分哺乳,協助更換尿不濕,清潔皮膚,檢查皮膚有無皮疹、破損等異常。
1.2.2.2 光療期間的觀察 建立床頭巡回卡,每小時巡回1次,密切觀察新生兒各項反射、皮膚顏色、體溫變化等。維持體溫在36.5℃~37.2℃。2h更換1次照射部位,保證藍光墊板治療面與患兒皮膚充分接觸,避免折疊、彎曲。雖然藍光毯一般采用冷光源,但光毯貼近背部皮膚,透氣性差,熱量不易散發,如背部皮膚異常應及時終止治療。光療期間應多給患兒哺乳,有利于加速黃疸排泄;及時更換尿不濕,預防臀紅的發生。嚴密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及黃疸的程度、部位,每日經皮測黃疸指數。觀察新生兒的意識、反應,警惕核黃疸的早期癥狀,如肌張力減弱、吸吮力差、嗜睡等癥狀。部分患兒在光療過程中可出現黃綠色稀便、大便次數增加,是因為受到光療和茵梔黃口服液藥物的影響,屬正?,F象,一般不需處理,光療結束或停藥后可自行消退。醫護人員在接觸患兒前后要洗手,防止感染。
1.2.2.3 光療后的護理 光療結束后,關閉電源,取出藍光墊板,同時觀察患兒的皮膚顏色,有無紅疹、臀紅的發生。給患兒按時口服茵梔黃口服液,囑家屬充分哺乳。
1.2.3 觀察指標 使用經皮黃疸測試儀對治療前后新生兒前額皮膚進行測試監測,按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標準[1]見表1、表2。療效指標[2]:痊愈為周身及面目黃疸消退,伴隨癥狀消失,血清膽紅素在90 mmol/L以下;有效為黃染部分消退,伴隨癥狀好轉,血清總膽紅素明顯下降;無效為黃疸癥狀較前無明顯變化,血清膽紅素無明顯下降。總有效為治愈與有效之和。

表1 不同出生時齡的足月新生兒黃疸干預標準

表2 不同胎齡或出生體重的早產兒黃疸光療推薦標準
126例患嬰經毯式光纖黃疸治療儀聯合茵梔黃治療后,82例(65%)患嬰達到了痊愈指標,44例(35%)達到了有效指標,無一例發生核黃疸。在光療及服用茵梔黃口服液過程中,排除其他因素之后,無發熱、脫水、臀紅等并發癥發生。
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較為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50年的歷史[3]。藍光治療的機制是通過藍光照射產生光化學作用,能使脂溶性的未結合膽紅素(4Z,15Z膽紅素)變成無色、低分子量的氧化產物;或者發生結構再排列,形成可逆轉換的構象異構體(4Z,15E膽紅素和4E,15Z膽紅素)和較穩定的結構異構體(光紅素)。膽紅素的光化學產物從膽汁和尿中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含量,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4]。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在中醫學中稱“陽黃”,屬濕熱范疇。故多以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治之[5]。茵梔黃口服液含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茵陳清熱利膽、利濕熱,梔子可降低血中膽紅素、促進膽汁排泄,金銀花清熱解毒,黃芩能抑制主動和被動致命變態反應[6]。毯式光纖黃疸治療儀的優點:①安全方便,易于觀察。傳統的藍光箱照射是將患兒脫光,遮蓋生殖器及雙眼,進行照射。照射期間在專門的治療間內,由嬰兒室護士連續數小時不間斷的護理。由于患兒四周都是堅硬的藍光箱,又與母親分離,所以極易哭鬧。一些家屬難以接受,常導致治療失敗。BiliBlanKet Plus光療毯可直接在病房內的嬰兒車上進行治療,需要哺乳時,母親可直接將患兒連同藍光毯一同抱起。他們安靜舒適的樣子和普通新生兒沒什么不同。②副反應小。普通藍光箱照射由于燈管的輻射熱及暖箱溫度的變化不易恒定,往往會影響到新生兒出現體溫不升或體溫過高,甚至脫水的現象。BiliBlanKet Plus光療毯采用冷光源設計,光纖自身不產生溫度,不影響新生兒體溫,對患兒眼睛無刺激,光療可在床旁進行,不影響哺乳,不易造成脫水。徐國良等[7]研究認為,對暖箱不耐受的患兒和早產兒、低體重兒以及光療時間較長的患兒(>36h)則選用光纖毯,因為光療時間超過36h對新生兒體細胞DNA有一定的損失。牟國芬[8]對藍光箱和藍光毯進行臨床比較,認為輕-中度黃疸以藍光毯為宜,較重度黃疸選用藍光箱。本組126例均為輕-中度黃疸患兒,光療均取得良好效果,與文獻相符。陳親賜[9]對光纖毯和光纖毯聯合茵梔黃治療新生兒黃疸進行對比研究認為,光纖毯聯合茵梔黃療法安全、簡便、有效。汪紅艷[6]通過研究認為,口服茵梔黃和藍光照射能快速降低膽紅素濃度。廖亮榮[10]認為,在光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的臨床療效已得到證實,不但可以加快退黃速度,而且增大了降黃幅度,彌補了光療的不足,減少了光療副反應。
通過對本組126例藍光治療的患兒的觀察及護理,體會到藍光設備性能的完好、家屬的配合、護理人員正確的操作、嚴密的觀察及有效的護理,是促成新生黃疸治療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全國新生兒黃疸與感染學術研討會紀要(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3):184-187.
[2] 孫苗.舒適性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0):53-54.
[3] 杜立中.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的光療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2):77-78.
[4] 胡江,李曉原.新生兒黃疸光療儀的發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0,16(7):22-26.
[5] 汪受傳,潘立群,張月萍.新編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6.
[6] 汪紅艷.茵梔黃軟膠囊和藍光照射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0,2(3):233-234.
[7] 徐國良,蔡柱香.光療對新生兒黃疸DNA損傷性研究[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1999,17(4):41.
[8] 牟園芬.藍光毯與藍光箱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1):814-815.
[9] 陳親賜.毯式光纖黃疸治療儀與茵梔黃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7):2608.
[10] 廖亮榮.口服茵梔黃顆粒及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研究性進展[J].中國內科,2013,8(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