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海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414.03萬噸,進出口總額144.0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98%和5.06%。其中,出口量186.45萬噸,同比下降0.7%,出口額98.15億美元,同比增長2.3%;進口量227.58萬噸,進口額45.8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14%和11.51%。貿易順差52.30億美元,同比減少2.53億美元。
加工貿易出口基本持平
今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量54.72萬噸,出口額25.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0.3%和增長0.6%。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占水產品出口總額比重為25.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個百分點。其中,進料加工出口量42.75萬噸,出口額18.86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71%和1.04%;來料加工出口量11.98萬噸,出口額6.5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95%和5.76%。
一般貿易出口略增
今年上半年水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量125.17萬噸、出口額71.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8%和3.58%。墨魚魷魚及章魚、對蝦、貝類、鰻魚、羅非魚、蟹類、大黃魚、淡水小龍蝦等產品作為一般貿易主要出口品種,出口額之和占我國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65.7%。其中,貝類、羅非魚、小龍蝦出口量額雙增,墨魚、對蝦、蟹類、大黃魚出口量額雙降,鰻魚出口量增額減。由于連續兩年養殖病害高發,南美白對蝦養殖產量下降,同時國內市場需求持續增加,我國成為周邊及南美白對蝦養殖大國爭相搶占的市場,自去年以來,我國已由對蝦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今年上半年對蝦出口量繼續大幅下降。羅非魚出口保持增長態勢,但增幅較一季度明顯回落。鰻魚出口形勢較一季度明顯好轉,出口價格略低于上年。
日美歐韓市場明顯復蘇,東盟香港市場持續低迷
過去幾年我國對東盟、香港、臺灣市場出口快速增加,傳統的日美歐韓市場出口占比逐年萎縮。但今年以來,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穩固復蘇,我國水產品對其出口總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而東盟和香港市場則出現較大波動。其中,美國、韓國市場明顯向好,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分別增加10.33%和25.82%。對日本出口量增額減,和鰻魚單價下降有較大關系。歐盟市場持續復蘇,出口額已由一季度的小幅下降轉為小幅增長。香港和東盟出口量額雙降,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5.45%和18.49%。
主要省份出口形勢向好 多個省份出口額呈兩位數增長
受2013年同期套利貿易墊高基數因素影響,水產品出口數據年初呈現下行趨勢,3月份以后逐步企穩回升,主要出口省份出口形勢也逐月向好。上半年福建、山東、廣東、遼寧、浙江、海南、廣西、河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國水產品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額之和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93.58%。其中,福建省雖然出口量、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16.15%和10.37%,但降幅已較一季度明顯收窄;山東省出口量、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5.44%和3.08%,出口額已和福建省基本持平;廣東、廣西出口量減額增;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出口量額雙增,其中出口額增幅分別達到11.24%、12.65%、21.55%和31.25%。內陸省份中,江西、湖北和吉林位列前三。其中,湖北省出口量、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1.59%和38.2%。
魚粉進口大幅增長,國內食用水產品進口量減額增
今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進口量227.58萬噸,進口額45.8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14%和11.51%。其中來進料加工原料進口量86.2萬噸、進口額16.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4%和8.6%。魚粉進口量額齊增,進口量63.09萬噸,進口額8.8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3.87%和9.70%。供國內食用水產品進口量39.2萬噸、進口額14.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6%和增長18%。其他貿易方式(主要指保稅倉儲、進出境等)進口量39萬噸、進口額5.6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0.36%和增長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