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根
(新余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新余 338004)
體質是人體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行為上的綜合相對穩定的特征,受遺傳和后天環境、生活方式、營養水平等影響。幼兒的體質健康水平關系著國家的發展與強大,3~6歲兒童是形成良好體質健康的關鍵時期,對成年后的體質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該文從江西省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入手,主要分析江西省3~6歲城鎮幼兒體質測試數據,探討兒童體質健康狀況。
隨機抽樣選取江西省11個地區市城鎮3~6歲幼兒,共3080名,男女各半;所測幼兒均發育正常,無先天性疾病,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能夠從事簡單體育運動。
1.2.1 文獻法
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的需要,大量查閱了與該研究相關的國民體質監測、體質健康和幼兒體質理論和體育測量與評價方面的文獻,并閱讀了相關法律法規、文件政策,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
1.2.2 測試指標與方法
按照《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檢查驗收細則》和國家體育總局要求的“學齡前兒童體質監測測試細則”進行測試,測試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胸圍、坐高、皮摺厚度(上臂、肩胛骨、腹部)、安靜脈搏、10m折返跑、雙腳連續跳、網球擲遠、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前走、橫走)。所有測試人員均經過系統嚴格培訓。
表1 江西省城鎮3~6歲幼兒身體形態均值表
表2 江西省城鎮3~6歲幼兒安靜脈搏均值(次/分)
表3 江西省城鎮3~6歲幼兒身體素質均值表
1.2.3 數據統計
將資料匯總、復核、整理后輸入數據庫,有excel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從表1得知,江西省城鎮幼兒在身高、體重、坐高、胸圍等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并且各年齡組男童在上述指標方面都優于女童;每年各項指標的均值增長為:身高增長男童在3.86~6.26cm、女童在4.6~6.02cm之間;體重增長男童在1.25~2.33kg,女童在1.32~1.81kg之間;坐高增長男童在1.81~3.01cm,女童在1.83~3.12cm之間,胸圍增長男童在0.91~1.95cm,女童在0.95~1.55cm之間。并且在4~5歲增長較快,6歲增長放緩。在皮摺厚度方面隨年齡增長出現交叉現象,并且同齡組皮摺厚度女童要高于男童。
安靜心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血管機能狀況,數據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江西省男女幼兒安靜脈搏逐漸降低,心臟功能在逐漸完善,相同年齡段中女童高于男童,符合兒童生長發育規律。
由于性別的不同導致生理特點差異,男女幼兒在身體素質方面已能夠表現差異。從表3得知,男女幼兒在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平衡方面隨著年齡增加而呈現增長趨勢,男幼兒整體優于女幼兒。坐位體前屈是反映柔韌素質的指標,隨年齡自然增長柔韌素質逐漸下降,且女幼兒優于男幼兒。
該次調查研究表明,隨年齡的增長,江西省3~6歲幼兒身體生長發育中所表現的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呈現不同程度的變化,而且由于性別的差異,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男幼兒在整體上要優于女幼兒。與全國相同年齡階段幼兒相比,江西省幼兒在身高、體重上高于全國均值,但在身體素質方面除了體現上肢肌力的網球擲遠優于全國同期幼兒,其他值均落后于全國水平,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差異更明顯。體質健康狀況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如:遺傳因素、體育鍛煉、生活方式、營養水平和后天環境等[1]。有研究報道,兒童在幼兒園上學時間越長,體質合格率就越高,因其入園后規律的作息和群體活動有利于提高體質;另外,每天8~10小時的充足睡眠也對兒童健康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在室內游戲或看電視時間過短或過長對體質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適宜的戶外活動對兒童的體質健康具有顯著作用[2-4]。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也是促進兒童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豐富的體育游戲和體育活動可以實現兒童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3~6歲是建立兒童良好生活習慣、方式和行為的重要時期,因此,重視兒童體育鍛煉習慣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培養對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體質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1]何志文,陳瑋君.對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的思考(之一)—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調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6):13-16.
[2]李一辰,潘迎,孟杰,何輝.北京市3~6歲兒童體質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11):1192-1194.
[3]汪海兵.浙江省3~6歲幼兒體質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1.
[4]李一辰,潘迎,趙娟.北京市3~6歲兒童生活方式對體質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6):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