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鋒 王繼健 鄧 琦
(南京曉莊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1)
高校大學生創業意識的調查與思考
——以南京曉莊學院為例
陳華鋒 王繼健 鄧 琦
(南京曉莊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1)
開展創業教育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已成為當前大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南京曉莊學院10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和掌握該校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現狀,分析當前該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從樹立創業教育新觀念,加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實踐教育體系和師資力量建設,積極開展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營造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三個方面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大學生 創業教育 創業意識
目前,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就業崗位減少,高校畢業生人數快速增長,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背景下,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促進高校大學生就業的一條有效途徑。了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現狀,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促進大學自主創業已成為高校師生共同關心的話題。本課題組以南京曉莊學院為例,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學校不同性別、年級與類型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9份。問卷內容涉及大學生對目前就業形勢和創業政策的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創業意向等方面。最后,采用歸納和演繹、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問卷調查結果加以研究,比較客觀地反映出該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教育現狀。
(一)大學生創業意識較強,但創業泡沫較大。
在回收的989份問卷中,有567人(57.3%)表示會考慮自己創業,其中49.0%的大學生想創業是受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所迫,24.7%和23.7%的大學生認為成功創業者先例及當前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是他們想創業的動因。調查結果顯示該校大學生潛在的創業意識比較強。他們認為在這個創新時代里,自己具備了一定的創業素質,自主創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并希望能得到學校和社會更多的支持。而在“你對于畢業后的選擇是什么”這一問題上,他們選擇了參加工作(50.9%)和考研究生(33.2%)作為其最主要的出路,選擇“自主創業”的僅占9.2%,最后能夠真正自主創業并獲得成功的大學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可見,大學生主動創業的意識還不夠,大多是被動創業。
大學生創業泡沫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受到以下方面的影響:一是政府政策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社會媒體、輿論對創業杰出人物、成功企業家等宣傳,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使得在校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大學生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不足。在校大學生雖然有著高漲的創業熱情,但自身缺乏創業所需的能力和素質、管理經驗及社會資源等,對創業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而且大部分創業項目選擇了科技含量低、經營范圍窄,如網店、零售、餐飲、娛樂等傳統行業,由于競爭激烈,盈利較低,最終導致絕大多數創業者半途而廢或失敗。三是家庭因素的影響。調查發現,雖然52.3%的學生家長表示對學生自主創業不反對,但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份高薪和穩定的工作就好,可見家庭因素也是阻礙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大學生創業心理逐步趨向理性。
調查顯示,92.3%的大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是自己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和工作經驗之后,64.7%的大學生認為在各項創業條件比較成熟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自主創業,這表明大學生已經理性地意識到自主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困難和阻力。對于“如果創業,你根據什么確定自己的創業方向”這一問題,有43.5%的大學生選擇了“該項目的市場前景”,31.7%的大學生選擇了“某一行業的熟悉程度”,17.7%的大學生選擇“自己的專業特長”,僅有7.7%的大學生選擇了“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面對“如果你在首次創業中失敗了,你會怎么做”時,63.9%的大學生表示要等待時機,進行第二次創業,只有4.6%選擇放棄。這組數據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在選擇自主創業時不僅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更注重創業項目的發展前景及創業成功的可能性。當代大學生執著追求創業夢想,從容淡定地面對失敗,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創業心理日漸成熟和趨向理性化。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創業資金的不足、社會經驗及社會關系缺乏仍然是目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43.4%和38.3%,此外,23.7%的學生認為創業知識和企業管理經驗不足也是創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學院創業教育觀念比較落后。
調查顯示,44.3%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很有必要,42.7%的大學生認為有一定的必要性,只有13%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在問及“通過何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和信息”時,選擇互聯網占38.1%,電視占28.3%,相關書籍占16.7%,而通過學院舉辦的創業教育講座、課程只有16.9%。這組調查數據顯示該校創業教育存在著大學生對創業相關知識的渴求與學校提供相關資源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常常把創業教育當做大學生畢業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一項內容,導致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應付、變味等問題。此外,學校開展的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為重點,局限于如開展“創業計劃大賽”、“挑戰杯”等實務層面的“精英化”創業教育形式,只有少部分取得驕人業績的大學生受到關注,而大部分大學生因各種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參與其中,使得創業教育沒有在學校大范圍內得以開展。
(二)相應的師資力量和教材缺乏。
調查顯示,70.5%的大學生認為學校創業教育課程內容沒有吸引力,對自己沒有幫助,只有29.5%的大學生認為有用,其中87.6%的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其幫助最大。當問及“學校創業教育形式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時,68.7%的大學生希望增加具體實踐環節。調查發現,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缺乏和教材不成體系已經成為制約該校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師資方面,學校缺乏一支具備創業經歷和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師隊伍。目前,該校的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由輔導員承擔,大多沒有創業或投資的經歷,不熟悉現代企業管理與運營,實踐能力缺乏,在進行創業教育時,理論多實踐少,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業動力。在教材方面,學校沒有一套成熟的教材體系。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性的教材可供選擇,學校也沒有形成一些受學生歡迎的教材、成熟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評估標準,課程的內容主要以創業講座、創業典型分析等組織形式,講解國家政府相關扶持政策,創業資金來源、創業前期準備等指導性內容,重點培養和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并沒有把創業教育納入到系統的學習和課程體系中。兩方面的原因造成該校創業教育內容單調、形式簡單、成效不高。
(一)轉變創業教育傳統觀念,樹立創業教育新理念。
第一,轉變以往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前的準備教育或補償教育,將其定位為一項就業工作的錯誤觀念。學校要把樹意識、重創新、強能力作為創業教育重點,不僅教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更要幫助大學生認清創業教育的本質,端正創業動機,培養正確的創業意識。
第二,改變以往只針對少數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精英化”教育模式,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一項內容,把創業教育思想貫穿到高校教育的全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創造意識及實踐技能等創業綜合能力,幫助他們實現由知識的擁有者轉變為社會價值創造者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滿足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求。
(二)加大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實踐教育體系和師資力量建設力度。
第一,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業教育課程是保證高校創業教育目標實現的工具和手段。學校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堅持“以就業創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把學生的就業創業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教學活動緊密相連,構建各方面知識綜合、多學科整合、課程形式多樣、課程信息化的創業教育課程。
第二,構建創業教育實踐體系。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建立校園創業教育基地,多開展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活動,增強學生創業活動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開展如創業計劃大賽,“創業人才助手”、挑戰杯等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舉辦創業講壇、SYB培訓等交流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注重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向實踐技能轉化的能力。
第三,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創業實踐活動、創業教育學術研討,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甚至選派到歐美等創業教育先進國家訪學進修,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創業體驗和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學校在優先選拔校內有企業管理經驗或有過創業經歷的教師擔任創業教育教師基礎上,還可以聘請部分企業家、企業高管、技術專家等作為學校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充實師資隊伍。
(三)積極開展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營造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
第一,積極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輿論環境。學校一方面要加大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稅收減免、企業注冊、融資等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和創業欲望。另一方面,要積極邀請企業家來校開講壇、作報告,宣傳創業精神,讓學生通過身邊創業典型的創業經歷和致富經驗,引發其對自主創業的思考,改變就業觀念,增強自主創業意識。
第二,建立創業指導體系,積極開展創業指導服務工作。學校要建立創業指導中心,密切聯系學生就業創業相關的政府及學校各職能部門,及時收集、整理和公布與創業相關的政策、信息等,定期對高校大學生創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加大對學生創業行業和創業項目的引導,避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盲目選擇。創業教育和指導服務工作要分階段指導學生,并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始終。對于低年級大學生,創業教育和指導工作側重于專業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對高年級學生側重于就業指導和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系統地幫助學生做好創業前的各項準備,助推學生創業。
[1]楊廣軍,仇桃珍.以創業帶動就業——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的新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3):57-58.
[2]商應美.高校創業教育的觀念轉變及戰略對策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3):25-28.
[3]錢強.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8):92-93.
[4]李敏義,李秀波,孟憲國,等.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理論觀察,2008(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