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

馬永軍今年44歲,回族人,和大多數農民一樣,樸實無華、憨態可掬,假如在人群中和他相遇,你絕對不會注意到他,但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農民,卻帶領著貴州省威寧縣江陵村村民通過種植馬鈴薯走上了一條致富之路。
憑著干勁闖市場
2000年前,一直在家種植馬鈴薯的馬永軍,看到種植多年的本地品種因種性退化,產量不高而賣不到好價錢,他逐漸認識到,要想脫貧致富,必須轉換“腦筋”,緊緊把握市場需求,改變傳統種植方式,走科技興農的發展道路。他帶領當地農民到廣州等地跑市場,了解市場需要,再到科研部門引進市場所需的優良品種,種植的馬鈴薯運往廣東、廣西等省外大、中、小城市和貴陽、遵義等地銷售,逐步積累資金發展壯大,成為威寧縣雙龍鄉當地農民公認的“富人”。
小有成就的他知道,一人富不算富,要讓周圍老百姓都富才算富。要讓老百姓真正富裕只有走科學發展之路,強化農民科學種田意識,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品種結構,大力引進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形成產、銷完全與市場結合新型發展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引進新品種種植后,產量及銷售額實現雙翻,馬永軍與當地農民實現了共贏。在他的影響下,周邊的農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跟著他種植新品種,并把種出來的馬鈴薯全交給他銷售。隨著業務不斷拓展,馬永軍在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南京、上海、重慶、四川等地建立了40多個商品薯直銷點,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努力,雙龍鄉的馬鈴薯在國內市場上有了一定知名度,由原來找市場銷售馬鈴薯,變成了市場主動到基地訂貨,馬鈴薯供不應求。馬永軍個人年銷售馬鈴薯量就達2.6萬噸。
抱團出海謀實惠
2008年8月8日,在全世界共同關注北京奧運會之際,在馬永軍的牽頭下,由14位股東共同創辦了“威寧縣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脫毒馬鈴薯種薯、商品薯生產銷售。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威寧縣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現有股東20人,社員1008名,注冊資金500萬元,固定資產2160萬元。取得了馬鈴薯種薯生產和經營許可證、鐵路運輸直接申報資質,為威寧馬鈴薯生產、銷售實現產地到市場一站通式服務,降低運營成本,縮短運輸周期。
在他的帶領下,威寧縣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強化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于2010年正式注冊商標“南方薯寶”,所銷售產品全部實行商品標注,并經當地植保部門檢疫合格后才銷售,對銷售的種薯和產品進行跟蹤服務;投資680萬元建種薯擴繁基地和商品薯基地。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2000萬元修建了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的馬鈴薯原種種薯貯藏庫及產地交易市場,年周轉脫毒馬鈴薯種薯1萬噸以上,馬鈴薯商品薯1萬噸,實現年交易額突破4000萬元以上。至此,合作社年銷售馬鈴薯商品薯近8萬噸,銷售收入達1.1億元,占威寧縣商品薯外銷量的10%;年銷售脫毒種薯4萬噸,銷售額達8000萬元,主要銷往四川、重慶、云南、廣西及湖南等省區,以及貴州省的貴陽、遵義、安順、六盤水、興義、銅仁、凱里等市、州的50多個縣,占據了貴州省種薯需求量的半壁河山;精品紙箱包裝年銷量達8萬箱,銷售額160萬元,占威寧縣精品紙箱銷售的80%以上。
2014年年初,威寧縣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采取與農民簽訂合同,以保底價回收、土地流轉方式,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1.68萬畝,每畝目標產量2000公斤,畝產值4000元;建立商品薯基地2萬畝,預計產優質商品薯4萬噸,產值達8000萬元。給農戶吃了“定心丸”,讓農戶種植脫毒馬鈴薯獲得了比種植常規馬鈴薯多1倍的收益,農戶真正得到了實惠。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被貴州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貴州省省級扶貧開發重點龍頭企業、貴州省省級“守信用、重合同”單位等稱號。
依托科技促發展
在威寧縣,馬永軍是大家公認的科技示范帶頭人。他通過農業科技網絡及電視里的農業科技節目,自己認真學習農業科學技術,并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帶領周圍群眾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科學種田。在田間地頭、在農戶家中、在鄉村小路上,他把自己所掌握的馬鈴薯種植技術、市場營銷等知識,通過現場講課、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傳授給其他村民。今年他已組織群眾進行馬鈴薯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970余人次。他把自己的實戰經驗,用大家熟悉的語言,傳遞給群眾,讓致富門路更多惠及群眾。他被許多鄉鎮的農民弟兄親切地稱為“土專家”;是他用心靈的鑰匙開啟了培育新型農民的大門,在國家支農惠民政策鼓勵下,帶領群眾齊心協力奔“小康”。通過“農民技能”培訓活動,營造了比學趕超的發展環境,轉變了群眾觀念,提升了素質,為威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
帶動農民共致富
在馬永軍的帶動下,威寧縣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達6.8萬畝,他自己也通過土地流轉方式種植脫毒馬鈴薯3000畝,為當地農民40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帶動了周邊群眾增產增收。2014年馬永軍在威寧縣雙龍、麻乍、么站、黑石、草海、小海、迤那、秀水、雪山等15個馬鈴薯重點種植鄉鎮,建立商品薯生產基地2萬畝、種薯擴繁基地3萬畝,其中,原種基地2500畝,一級良種基地9500畝,二級良種基地14000畝。直接受益農戶3.54萬戶,輻射帶動8萬戶。
在抓好馬鈴薯生產的同時,馬永軍創辦的威寧縣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立足威寧縣資源優勢,積極向蔬菜等領域拓展。投資420萬元建立了600畝的威寧縣夏秋反季節蔬菜基地已投入生產,并建成育苗大棚1200平方米,練苗大棚3600平方米,防蟲網大棚6000平方米,每年向市場提供8000噸新鮮蔬菜。2012年底,由合作社投資的威寧縣三佳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投產,主要生產農用地膜,現開通5條生產線,年產量達1200噸,目前投入資金600萬元,產品在威寧縣35個鄉鎮銷售,產品質量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