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曄(內蒙古財經大學 商務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向北開放戰略和能源戰略實施的前沿陣地,是中蒙經貿合作的主要省區。國際道路運輸作為內蒙古對蒙運輸的重要模式,已隨著兩國間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化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交通集輸能力建設相對滯后于市場發展需求成為了內蒙古要面對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對蒙公路口岸共有9個,分別是策克、巴格毛都、甘其毛都、滿都拉、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阿爾山、額布都格和阿日哈沙特,其中巴格毛都、阿爾山口岸未正式開通。內蒙古自治區對蒙運輸合作主要為通過策克和甘其毛都口岸的煤炭運輸合作、通過珠恩嘎達布其和額布都格口岸的原油運輸合作、通過二連浩特口岸的商貿運輸合作,已初步形成了西煤、東油、中商貿的中蒙國際道路運輸合作新格局,有力帶動了口岸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十一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中蒙國際道路運輸累計完成客運量732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 244萬人公里、貨運量3 581萬噸、貨運周轉量140 078萬噸公里,較“十五”期間分別增漲98%、64%、801%、751%。其中,中蒙貨物運輸量占內蒙貨運總量的70%。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中蒙國際道路運輸累計完成客運量123萬人次、貨運量1 732萬噸。
內蒙古自治區與蒙古國雙邊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陸路運輸,而作為陸路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的公路運輸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各對蒙口岸從事物流活動的主要方式。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內蒙古自治區相關主管部門加大了對各公路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全面、有效地提升各公路口岸的集輸能力。
(1)策克口岸。策克口岸—達來呼布一級公路83公里,總投資17億元,已于2011年開工建設,計劃2013年建成。該公路建成后將連接于擬建的京新高速臨河—哈密高速公路。
(2)巴格毛都口岸。由于巴格毛都口岸尚未正式開工,目前巴格毛都—賽烏素122公里為四級砂石路。待巴格毛都口岸正式開通后,將適時開展前期工作,升級改造該段公路。
(3)甘其毛都口岸。甘其毛都口岸主要通過S212線甘其毛都—海流圖—五原—劉召連接已建成的京藏高速公路。目前,劉召—五原51公里一級公路,總投資9.2億元,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計劃2014年建成;五原—海流圖45公里一級公路,總投資8.1億元,已于2012年開工建設,計劃2014年建成;海流圖—甘其毛都口岸現為一級一幅公路133公里,目前該公路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計劃“十二五”期開工建設另一幅,屆時將構成一級全幅公路。
此外,甘其毛都口岸—臨河段公路已初步納入國家新調整的普通國道,正在按一級公路標準開展前期工作,建設里程約185公里,計劃在“十二五”期開工建設。
屆時,甘其毛都口岸可以通過兩條一級公路連接到京藏和京新高速公路進入干線路網,即:甘其毛都—海流圖—五原—劉召、甘其毛都—臨河。
(4)滿都拉口岸。滿都拉口岸主要通過省道211線滿都拉口岸—百靈廟—固陽—包頭連接已建成的京藏高速公路。目前,包頭—固陽51公里一級公路已于2011年建成;固陽—百靈廟88公里一級公路,總投資13.1億元,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計劃2013年建成;百靈廟—滿都拉口岸現為二級公路142公里。
(5)二連浩特口岸。二連浩特口岸主要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G55二連浩特—廣州公路連接其他干線路網。目前,二連浩特—賽漢塔拉段116公里已建成一級公路;賽漢塔拉—集寧段230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根據國家對高速公路網建設的總體安排,擬在“十三五”期間將二連浩特—賽漢塔拉段一級公路改造為高速公路。
(6)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珠恩嘎達布其口岸主要通過S204線珠恩嘎達布其—烏里雅斯太—巴拉嘎爾高勒連接S101線、S307線等干線路網。目前,珠恩嘎達布其—烏里雅斯太段69公里為二級公路,烏里雅斯太—巴拉嘎爾高勒段117公里為三級公路。計劃“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珠恩嘎達布其—烏里雅斯太—巴拉嘎爾高勒一級公路。
(7)額布都格口岸。額布都格口岸主要通過S201線、S203線連接其他干線路網。目前,額布都格口岸—阿木古郎22公里為三級公路,S201線阿木古郎—海拉爾172公里一級一幅公路已于2011年建成通車;S203線阿木古郎—阿拉坦額莫勒—滿洲里246公里一級一幅公路,總投資31.3億元,計劃2012年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
(8)阿日哈沙特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主要通過S203線連接其他干線路網和滿洲里口岸。目前,阿日哈沙特口岸—阿拉坦額莫勒82公里為三級公路,S203線阿拉坦額莫勒—滿洲里130公里一級一幅公路,總投資16.7億元,計劃2012年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阿拉坦額莫勒—阿木古郎116公里一級一幅公路,總投資14.6億元,計劃2012年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
在提升區內各對蒙公路口岸集輸能力的同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還加大了對運輸節點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已提供更好的銜接和周轉服務水平。
客運站建設方面,二連浩特口岸已于2006年建成一級客運站;策克口岸已于2007年建成二級客運站;阿爾山口岸二級客運站目前在建,年內建成并投入使用;甘其毛都口岸三級客運站,總投資2 496萬元,其中自治區投資200萬元, 2012年開工并建成;滿都拉口岸四級客運站已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四級客運站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貨運物流園區方面,二連浩特市利眾物流園于2008年建成,項目總投資9 800萬元;甘其毛都內蒙古際譽倉儲物流園區于2008年建成,總投資為3.38億,全部為企業自籌;阿爾山市順通經貿有限責任公司物流中心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為1 300萬元,全部為企業自籌。
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與蒙古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溝通與交流不斷深化,逐步建立起一套以例會制度為基礎,以不定期會談和電話、信函溝通為輔助的雙邊交流機制,及時有效地解決了國際道路運輸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其間,雙方就客運車輛統一進站發車、治理口岸地非法營運車輛、調整市場運力等多方面問題達成一致,有效推動了雙方國際道路運輸合作的發展。
通過上述措施,內蒙古自治區對蒙國際道路運輸集輸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有效保障了中蒙雙邊經貿水平的高效和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內蒙古自治區對蒙邊境線較長、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不均衡,且國際道路運輸業務發展較晚,一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隨之日益凸顯。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對蒙經貿合作,尤其是能源運輸合作的不斷深化,中蒙國際道路運輸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原有的基礎設施已顯示出其滯后性,成為制約發展的客觀因素。一是口岸公路及客、貨運站場建設相對滯后。內蒙古大部分公路口岸國際道路運輸業務起步較晚,原有的基礎設施水平較差,在對蒙運輸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大口岸公路、客運站及物流園區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已成為當務之急。二是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銜接能力不足。目前,內蒙古國際道路運輸基本仍是以單一的運輸模式發展,并未融入綜合運輸體系,充分發揮運輸銜接作用。三是口岸一線國際道路運輸管理人員辦公和執法條件較差。
現行的管理體制下,自治區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只能對口岸一線的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業務指導,不能對其直接管理,致使許多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了管理部門內部的協調一致性。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強道路運輸管理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1〕468號)的規定:“承擔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的機構應當作為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名稱為‘XX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局’,經批準對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XX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局’”,但由于管理體制等問題,目前內蒙古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舊沿用了過去的管理模式。
由于辦公設備較差、一線管理人員整體水平較差等因素的制約,內蒙古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并未在口岸一線構建起較為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網絡,與海關、檢驗檢疫等其他口岸聯檢部門相比信息化水平還較低,不能滿足口岸“大通關”的需求。
公路建設方面,為了能夠更快地推進對蒙口岸公路的建設,交通運輸部門應積極爭取國家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目前,自治區對蒙的9個公路口岸只有二連浩特連接有國道,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抓住國家正在開展國道路網調整的有利時機,通過積極向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匯報與溝通,使這9個對蒙公路口岸均規劃連接有國道,這對于進一步提升口岸公路等級具有重要意義。
客、貨運輸站場方面,2007年,交通運輸部在編制《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布局規劃》時,在全國共確定了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其中內蒙古共有9個城市被納入,包括二連浩特和滿洲里兩個口岸。根據二連浩特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總體規劃,該樞紐共包括二連國際汽車站、二連新區汽車站,以及二連南環物流園區、二連歐亞國際物流園區、二連東區木材加工配送中心、二連公路口岸綜合貨運站、二連危險化學品公路儲運站等2個客運站和5個貨運站均將享受國家的投資補助。內蒙自治區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全面推進主要公路樞紐的建設,同時以此為契機積極推進其他口岸的樞紐功能建設。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對蒙經貿交流合作的進程,以及各對蒙口岸過貨量,應對口岸公路建設規劃進行適時評估和調整,并加快口岸公路項目前期工作進度,以進一步適應和推動口岸經貿的發展。同時,在規劃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與本地區路網的融合以及與國家路網總體規劃的有效銜接。
應進一步加快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口岸客運站建設,以提升口岸對外形象,在制定客運站建設投資補助標準時,對于口岸所在地建設等級客運站,應給予適當的優惠。根據目前標準,口岸所在地建設二級客運站自治區投資500萬元,建設三級客運站自治區投資200萬元。這個投資標準雖然均高于旗縣所在地建設相應等級客運站的投資標準,但是對于補貼產生的推動力還是極其有限的。應在嘗試加大補貼力度的同時考慮按照客運站服務總體水平分階段給予獎勵性補貼,進一步激發投資者的積極性。
繼續加強與蒙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在保障和發展現有運輸模式的同時,積極發展多種業務、開通更多運輸線路,以不斷提升國際道路運輸市場的服務和保障能力,滿足雙邊經貿發展需求。積極與蒙方協商開通呼和浩特至烏蘭巴托等旅游客運線路,以推動雙邊旅游運輸業發展;開通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至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等能源運輸線路,以進一步滿足雙邊能源合作需求;開通深入烏蘭巴托等蒙古國腹地的貨物運輸線路,以滿足雙邊零擔貨物運輸需求。同時,進一步加強國際道路運輸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全力保障我區雙邊經貿平穩、健康發展。
繼續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推進交通電子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全力推進交通電子口岸建設工作。在提升各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硬件水平的基礎上,開發包括自治區級、盟市級、口岸地三級公路電子口岸業務處理系統及公路電子口岸客戶網上申報系統在內的公路電子口岸試點應用系統,進而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公路電子口岸系統。同時,組織國際道路運輸管理人員進行相關學習、培訓,使其具備更強的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辦公的能力,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積極對發達省區的相關部門進行調研,吸收借鑒兄弟省區的先進經驗,結合內蒙古自治區的實際情況摸索一套符合本區國際道路發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行試點工作,進而全面推廣。同時,積極協調人事部門、編委等部門,就相關管理模式的實際操作性進行溝通,以使新的管理模式能夠切實提升內蒙古國際道路運輸管理的整體水平,進而保障口岸交通集輸能力穩步提升。
[1] 駱斌生.三十年內蒙交通運輸驟轉乾坤——記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內蒙古道路運輸的巨大成就[J].西部道路運輸,2008(12):40-42.
[2] 路達.交通網絡規劃建設與管理[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
[3] 佚名.中國道路運輸[C]//第三屆亞歐道路運輸大會論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沈志云.交通運輸工程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