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盤錦 124000)
《報關實務》課程本著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努力使該門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講課過程中參考歷年報關員考試教材,為學生職業技能鑒定打下堅實的基礎。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報關實務》課程開設于第三學期,在此之前,學生通過學習了《現代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等專業課程,為本門課程提供理論知識的基礎。本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課程,以進出口貨物通關過程為講解對象,讓學生掌握進出口報關的操作技能,從而為將來能夠勝任相關崗位的工作奠定基礎。
根據課程的內容和工作崗位實際需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第一,知識目標是培養學生能夠掌握進出口貨物報關程序,了解海關監管領域的發展動態和趨勢,學生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完成教學中的項目任務,為實踐工作做好理論基礎;第二,技能目標是學生能計算進出口貨物稅費的能力、熟練填寫報關單的能力、能準確辦理一般進出境貨物通關手續的能力;第三,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與自我學習的能力,滲透競爭意識以及引導學生建立誠信的人格,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在我國加入了WTO后,對外貿易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有力,伴隨著進出口貿易經營權的放開,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逐年增加,這些企業都要為自己的進出境商品進行報關報檢,報關業務也隨之增加。我國企業進出口貿易的增加,提高了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成為主要貿易大國,這就需要相關院校培養出更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相關人才。根據國際貿易相關企業所需要的崗位群,主要有報關員、報檢員、外匯核銷員、國際貨代操作、單證處理等崗位。學生在學完《報關實務》課程后,掌握了國際貿易相關知識和相關操作技能,才能勝任外貿行業和物流行業的報關、報檢、外匯核銷員、貨運代理、單證處理等相關崗位工作。所以,要通過《報關實務》課程的教學培養一批既掌握一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技能應用性人才,使學生畢業后完全勝任外貿業務、進出口貨物報關、報檢、單證繕制、涉外貨運、船務代理等具體進出口業務工作。
在講授課程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對進出口公司或報關公司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基于不同貨物的報關過程把教學內容分為5個學習情境,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保稅貨物報關、特定減免稅貨物報關、暫準進出境貨物報關、其他進出口貨物報關,以這5個教學情境為主,把教學內容根據報關員職業資格標準和企業報關業務流程設定教學模塊,以典型進出口報關工作任務為主線設定每個教學模塊下要完成的相應項目和任務。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自立學習完成工作任務或項目,實現對工作過程的認識和對完成工作任務的體驗,從而形成掌握進出口報關的基礎知識、不同貿易方式貨物的報關流程分析、進出口許可證的申領、進出口商品的歸類、進出口稅費的計算、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的填制等職業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由不同小組成員擔任不同角色,把本門課程內容分為4個項目,每個項目下通過案例或是任務的形式由小組成員來完成;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時利用在假期實踐中對單證和票據等實務進行講解,并利于海關總署網站輔助教學;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采用自主探究法啟發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導學生學會溝通、提高素養,依靠實戰演練法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首先通過學生扮演報關員等來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分析,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通過分析來復習學習過的知識點,同時引出新的課程內容。例如在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程序內容學習中,把這個內容設定為一個模塊,這個模塊設有申報、配合查驗、繳納稅費和海關放行4個項目,每個項目下設有不同的任務,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實施這些任務。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突出學生的參與性,由不同小組學生扮演貨主、報關員、報檢員和海關等相關角色,以一般進出口貨物的實際報關流程為主線,首先由貨主為貨物辦理進境手續,再由報關員辦理貨物報關,同時報關員要明確報關期限、報關地點,再由海關官員查驗貨物明確采取查驗貨物的方式,貨物合格后報關員按《關稅管理條例》對這批貨物繳納稅費。由貨主提取貨運貨物,放行這批貨物正式結關。任務實施完成后由小組成員間互相點評,最后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這樣就完成了這一教學環節。
本門課程的教授都是以報關員的職業考試標準為主進行講解,突出職業技能的重要性,以不同進出口貨物報關的相關工作為任務來完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進行校外實訓,這樣可以了解企業實際報關流程,掌握企業對報關知識的需求點,做到工學結合;聘請校外相關企業的行業專家共同開發課程,以企業真實報關工作任務作為課程“主題”來設計學習情境,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確定教學項目,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綜合職業能力。同時,建立報關實務綜合實訓室,以報關軟件為載體,進行仿真模擬教學。
綜上所述,《報關實務》是一門理論和實際操作性很強的課程,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改革教學方法,在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獲得較強的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必須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基地,讓教師和學生深入企業、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實踐,并加強和提高網絡教學環境豐富網絡教學資源,使得師生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為國際貿易企業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素質高,勝任各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1]趙培華.高職院校外貿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2(20):15-20.
[2]羅洪.高職院校《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太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96-98.
[3]祖天明.高職院校報關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2(7):113-114.
[4]王偉宏.高職《報關實務》實踐化教學課程改革初步探索[J].大學教育,2012(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