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達



摘 要: UG軟件是大型3D軟件,功能模塊眾多且功能強大,各模塊實施統一數據庫,全參數化設計,可提供從設計、分析、制造到輔助工藝應用等各項服務,涉及相關專業知識及學科交叉,理論內容抽象難懂。中職UG軟件的教學主要突出“用”字,采用“項目引導教學法”,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而學生通過實例訓練是否能相對獨立地應用UG處理一些實際問題,與該門課程的教學思想及方法有很大關系。
關鍵詞: 中職教育 教學方法 UG軟件
在當下模具行業發達的時代,各類中職學校都開設有模具專業,培養模具行業一線技術工人。在開設的課程中,軟件學習必不可少,通過對企業的走訪,了解到UG的使用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精密制造業,為了使學生在校學習后能適應時代需要,我們在已開設的AutoCAD和MasterCAM的基礎上,增開UG課程。
UG軟件是一款大型3D軟件,功能模塊眾多且功能強大,各模塊實施統一數據庫,全參數化設計,可提供從設計(CAD)、分析(CAE)、制造(CAM)到輔助工藝應用(CAPP)等各項服務。由于其功能模塊多,且涉及相關專業知識及學科交叉,理論內容抽象難懂,學習起來頗為不易。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軟件命令的講解中占有較大篇幅,教師通過多媒體在課堂講解菜單、命令的使用,從二維到三維,然后安排上機操作練習,學生沒有形成整體概念,即使學會操作,也不能用在生產實踐中,學習效果很不好。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探索,突出“能力培養”的模式,采用“項目引導教學法”。通過對UG課程的項目式教學,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能力為基石”、“就業崗位為教學向導”,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改變教學地點,由課室搬到機房,學生一人一機;其次改進教學方法,教師手把手地教,學生手把手地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組成項目小組進行教學活動。根據實際工作中的使用頻率,我對教材進行了取舍,主要教兩大模塊設計(CAD)和制造(CAM)。現就在設計(CAD)建模方面的教學使用項目教學進行分析,其具體過程如下:
一、確定項目任務(以泵缸零件圖為例)
分析、讀懂零件圖。
三、建模相關知識
1.實體造型模塊
2.基于特征和約束的建模技術
四、方案要求及討論
1.方案要求
(1)泵缸建模分成幾大模塊?建模的先后順序?
(2)每個模塊中各個小部分的建模順序,主要應用那幾個命令?
2.討論
(1)分組討論,確定建模方案,以及建模命令的使用情況。
(2)每組代表講解本組的建模方案。
五、確定建模順序(推薦建模)
1.圓柱 2.耳板(抽殼、矩形支耳、拉伸求差、孔)
3.凸臺+孔、拉伸 4.肋板(一次拉伸、兩次拉伸)
5.底座(矩形凸墊,矩形鍵槽、拉伸)
六、方案實施
1.仔細分析零件圖,結構,尺寸。
2.實體建模。
七、檢查評價
1.完成建模后教師進行檢查。
2.記錄完成情況,并進行階段性評價。
運用項目教學法教授UG,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人人參與的實踐創造活動,完成項目的過程是最重要的,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點與上崗技能,體驗創新的樂趣和困難,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實際上機繪制三維實體造型,互相討論,訓練學生在工作中與其他學生協調合作的團隊精神,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