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雯雯
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教學工作永恒的主題,是每一個老師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每位教師都想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教學成績是對教師辛勤付出的回報,是對一個教師工作的最直接的肯定。下面我就工作體會,談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一、更新理念、轉變策略,適應現代社會對教學的要求。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發揮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作用;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中運用自如;自覺提高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根據教學目標、學生需要和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鉆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教學時才能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二、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及參與度,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用生動、具體、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樂學情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發揮主體作用,輕松、愉快地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以表揚鼓勵為主,雖說表揚鼓勵比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表揚和鼓勵多了,就失去了意義。在教學過程中,表揚與批評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每個人的個性而有針對性地采用。如對較優秀的學生,適當批評可能會更有效,而對一貫受訓的學生,贊許則作用更顯著。對自信心差的學生應多鼓勵、表揚,對過于自負的學生應提出更多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要求為主,遇到有創意性的回答再給予鼓勵和表揚,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把課堂作為提高成績的主陣地。
精巧的課堂設計是情感教育的“主心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情境創設中,要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或活動為題材,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點撥引導,充分發揮教學的魅力。此外,還要抓住結束環節,設計懸念,讓學生感到課雖盡,意無窮,留下難忘的印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精講多練,重點在于落實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它的本質是要求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把大量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支配,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靈活調整講授時間,但不宜超過50%。精講多練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具體體現,精講,即蜻蜓點水,畫龍點睛,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不說題外話;多練,即學生反復實踐和應用,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練可以是口頭的、筆頭的、個體的或集體的,也可以是單項的或綜合的。必須注重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杜絕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不良做法。
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的“樂”指的正是“興趣”。一個人對于所從事的工作或學習,如果感興趣,那么不但不易疲勞,而且會成為一種享受,在這種享受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好的教師除了借助思想教育的手段端正學習動機外,還應善于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用新穎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施教過程中,教師要以引導為主,而不是填鴨式灌注,否則鉗制了學生的思維,非但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反而抑制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位教師都明白情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把金鑰匙,我認為,只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對學生傾注一片愛心和耐心,大膽改革教法,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成績。
五、走近學生的心靈。
對于剛剛跨入初中的學生而言,他們喜歡你就意味著教學成功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知識與情感的交融,以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走近學生的心靈,讓他們覺得這位老師值得信任和尊敬,感覺親切而愿與之交流,他們喜歡自己,也就意味著喜歡課堂。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采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完善常規教育教學。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恒,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