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杰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型醫藥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大力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的作用,及時進行風險的防范,對我國醫院經濟的運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合理的內部審計監管,可以促進醫院經濟運營有效、健康的發展。醫院在市場經濟下的競爭仍然是激烈如故,醫院的市場環境依然面臨著挑戰,所以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醫院內部審計的程度依然至關重要,能夠得到行業競爭的實力,是醫院發展與生存的關鍵。
【關鍵詞】醫院經濟;內部審計;醫院管理
一、我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現狀及重要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醫院醫療事業,現階段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使得醫院機構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的激烈,機遇和挑戰更加的增多,如何預測未來的發展,避免風險,及時解決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擴大市場是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點。從宏觀上加強的審計管理,可以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和作用。
內部審計是一種經濟監督的形式,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真實、合法。強化風險預防管理,促進內部科學管理是內部審計的目標,也是內部審計的重要環節,達到高效,效益優勢,是現代內部審計管理的必然趨勢要求,在醫院管理的各個經濟方面都要體現內控標志,顯示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實施內部管理是內部審計的關鍵,內部審計能夠完善內部控制,是內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進行對醫院的監督管理,改進醫院的醫療水平,目的是完善和健全醫院的制度。
二、當前醫院內部審計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1.醫院的內部審計機構目前還不夠健全,內部領導重視不夠,內部審計機構建立不夠完善,內審人員設置不全面。2006年衛生部頒布的審計規定了明確了衛生系統審計的涵義,審計師可以進行獨立的監督其真實性,通過合法的財務收支,經濟活動,配備專職審核員,設置審計機制是內部審計的重點。
2.獨立性薄弱,審計范圍限制。通常基于行政干預的審計機構的醫院,制定計劃和審計內部審計工作是不科學的,領導的權威參與是普遍的,不合理的現象,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約,大部分的醫院內部審計僅僅是局限在財務會計方面。
3.內部審計職能的制度建設落后,審計職能,根據國家法規和標準的具體實施細則沒有全面建立,制度建設滯后,缺乏系統性,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缺乏強制性,常常受到抵制,面臨的抵制情緒較大,機構內部制度機構不穩定,嚴重影響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
4.審計質量是很難達到審計的目的,審計是一種專業,技術工作,審計人員自身的素質難以適應醫院內部審計的需求,一般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缺乏相關技能,難以適應內部審計的多元化發展,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參差不齊。
三、加強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具體舉措
1.建立內審機構的獨立性。內審機構具有監督、評價、鑒證、管理的職能,內部審計機構要科學的建立,強調此機構的獨立性,特別要在相關領導的配合下進行獨立的行駛內部審計的職權,負責向單位領導匯報,要求具有獨立性的。
2.不斷的提高內審人員素質,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數量上的增加,素質上的提高是關鍵,單位個體應該在技術、工程、投資等,又如考核機制等方面進行更新,努力擴寬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掌握多種技能是改變自身的關鍵點,可以讓審計員工進行自學、參加培訓繼續教育等方法進行素質提高。
3.提高審計范圍,提高審計作用的發揮,現在醫院內部審計僅限于金融監督管理有限公司,事后來看,隨著審計需求的不斷增加,審計范圍增加,對醫院的監督和管理應該增加而加強,積極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找出薄弱環節增加范圍的審計功能是關鍵,添加特定的利益相關的鏈接,進行內部審計,健全內控系統的有效性和評價的機制,充分提高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控監管的審計管理,能夠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地位和威信。
4.完善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加大審計的執行力度。國家相關的制度建設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現階段的中國醫院,內部審計應當從實際出發,建立內部審計相關的系統,內部規章制度,完善的內部審計機制,內部審計是進行審計工作規范化道路的前提,醫院領導給予一定的審計機關審計幫助,審計責任權限,避免由有關部門和干擾影響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沒有使得審計發揮到真正的作用,這樣可以保證醫院的健康有序長久的發展。
5.加強內審措施管理,完善內審的法規法制建設,建立適應醫院內部機制的審計制度,強制規定相關審計規章制度,醫院要完善內部審計師協會,全面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機制是根本,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管理工作就難以突破,改進審計方法、規范審計程序,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四、全面升級管理、促進醫院經濟建設全面運營發展
提高資金利用率,對財產實現嚴格控制,重視關于醫院生產經營的績效考核,充分發揮政府應有職能,實現企業財務有效管理,隨著自身的共同努力,相關政府的援助,才能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合理運行,促進醫院的經濟發展。促進醫院宏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的有效整合與平衡,強化風險意識、提高審計信息化水平、優化審計工作環境。
五、總結
伴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模式的初步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強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作用是關鍵點,才能充分的保障醫院經濟管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樹立醫院更好的對外形象,最終實現醫院預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醫院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楓.醫院收費管理與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物價,2008(4)
[2]王肖莉.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