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恩,任慶民
(石嘴山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寧夏 石嘴山 753000)
采煤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一旦發生事故,那么造成的人生死亡傷害將會不可估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煤礦事故都是偶然的,對每次煤礦事故深入分析,都離不開如下一些常見的因素。
煤礦企業管理人員及一線的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是在煤礦采礦過程中導致安全事故頻繁發生最根本的原因。特別是管理人員,如果安全意識欠缺,那么對于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在進行煤礦采礦工作時的管理工作必然監管不到位,將會從根本上產生隱患。一線工作人員由于監督不到位,個人安全意識不足必然不會將安全放在首位。而且有些私人煤礦,在進行煤礦開采時,僅僅注重產量,卻忽視煤礦開采現場的瓦斯含量檢測工作,一旦瓦斯含量超出極限值,極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所以說,增強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是有效預防煤礦安全開采的基本方法。
由于當前我國各個區域煤礦管理工作的水平不統一,很多地方的煤礦管理制度也不盡相同。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煤礦,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導致煤炭企業的管理不到位,從而提高危險發生幾率。對于正規企業,在標準化管理體系下,安全生產、環境管理、質量管理工作制度相對比較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相對比較規范,事故率相對較低。所以必須從嚴要求煤礦企業安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根據關部門統計,當下我國的煤礦中,四層以上基本都是高瓦斯或者同等危險的礦井,五層以上則存在自燃的危險,八層以上的煤礦則存在粉塵爆炸的危險。由于目前我國地下地質情況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使我國煤炭的地下作業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特別是由于我國煤炭都為瓦斯礦脈,而且九層以上都是在井下作業,所以安全生產的問題就更為突出更為嚴重。同時在地質上,我國的煤炭層大多數情況非常復雜,難以開采,而且瓦斯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在開采進行后難度將會更大。對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只能在開啟探測初期加強管理,才能適控制事故的發生。
雖然我國目前關于煤礦開采規范方面的條例、法規、法律正在逐步完善,煤礦產業的發展也在逐漸步入正規化,但是煤礦采礦行業中有仍然有很多企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紀律松懈、違章指導、違章作業等三個方面。紀律松懈,主要表現在工作人員作業過程中不按照規程進行規范操作,隨意性較大,非工作相關事情較多,工作效率較低。違章指導,特別表現在部分由一線工人晉升為管理層的領導,在進行管理或者指揮作業的過程中任意行事,缺乏規范性與原則性。違章作業,則主要表現為煤礦開采一線操作工人不按照相關的管理規定進行煤礦開采,在施工現場隨意開采,違反相關操作規程、規定。
煤炭作為工業生產的支柱性能源產業,資源非常有限,一旦用盡將會給我們的社會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當前,我國一直積極推行合理開發和利用煤炭資源。但是,仍然有很多小型煤礦企業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存在濫采、亂挖的違法、違規現象,這也是煤炭監管工作中一直以來嚴抓嚴打的一項工作,特別是私人煤礦的濫采亂挖現象更為普遍,一旦造成事故,將會是不可逆的損害。此外,如若不能妥善處理煤礦開采后形成的采空區,極有可能會造成地表下沉。因此,煤礦開采工作必須要依法依規開采.不僅要保證煤礦開采量,還需要注意避免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針對于煤炭瓦斯的研究技術更加成熟,瓦斯預警技術已近發展到了一個相當完善的程度。但是,對于地質方研究面來說,在煤巖動力災害的發生原因研究方面并依然沒能取得有效進展,而且對于施工現場瓦斯的抽排技術也沒有得到更好的進步,而勘察和探測更是很多年沒有發展。由于目前多數煤礦的大部分地下作業設備并不是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都是建設階段的投入的設備,因此很難達到現在煤礦業大功率,大控制的發展需要,但是由于安全設施不能與設備共同提高,所以開在技術設備相對落后也是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隱患。
煤礦安全開采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機械需要人來操控,規則需要人來遵從,安全技能方法需要人來實行,事故的隱患需要人來解決和檢驗。除去沒辦法避免的天氣原因,全部煤礦事故的產生都與人的行動相關。由于煤礦開采工作危險、活動環境糟糕,勞動過重,工作時間久,所以導致愿意到煤礦長久工作的安全管理人才十分短缺。所以,必須要努力提高職工文化水平、搭建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增強安全意識,促進人人講安全、人人要安全。由于煤礦開采行業的特殊性,為了有效管理安全管理人才,還必須要切實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待遇,不僅要做到文化留人、情感留人,還要做到待遇留人,搭好舞臺才能唱出好戲。
安全管理無小事。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安全工作是頭等大事,任何不合符安全管理規程的操作都必須杜絕,只有從根本上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如上七個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將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才能使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1]陳雪林.分析煤礦采礦作業事故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3(04):91.
[2]魏其龍.煤礦采礦安全事故原因與預控策略[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07):341.
[3]王禮軍,邱全禮,萬建輝.煤礦開采技術應用現狀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3(01):156.
[4]楊雙珠.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J].科技資訊,2013(0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