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
摘要:在現代的財務經濟管理過程當中,經濟制度與經濟管理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處理好經濟制度和經濟管理之間的關系,使得經濟金融化的目標不被各種制度因素制約,這樣就能做到間接地促進金融深化,讓企業經濟不斷發展。
關鍵詞:財務;經濟管理;問題;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168-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完善,到了今天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在這個經濟結構中,財務經濟管理已經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建立財務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贊同,要想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有效的提高經濟效率,財務經濟管理的體系就必須更加的成熟。而建立一個完整、成熟的適應知識經濟的財務經濟管理體系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要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就必須建立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從而有效的提高企業治理的水平。
一、財務經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
(一)產權制度下的利益沖突
所謂的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和信息的產生、分配以及使用為基礎建立的經濟,知識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別,傳統經濟的資源配置結構主要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現有的產權理論以及制度則是“業主產權論”。在新的經濟模式中,人力資源對公司發展的作用被忽視,然而在這個知識就是財富的社會,擁有先進知識技術的優秀員工常常是為企業創造財富的主力。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注重有形的資產投入,其產權理論和制度忽視了知識經濟的巨大作用,這樣在分配上就會排斥智力勞動者對利益的分配權,這樣企業的所有者與員工和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自然就會日益突出。[1]
(二)財務經濟管理更加復雜,風險變大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財務經濟管理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由于經濟和活動的網絡化和信息化,信息的傳播和處理都變的更加快捷,而企業內部決策集團如果不能及時的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正確的選擇,企業的財務經濟管理必將面對更大的風險。而且,知識經濟知識的更新速度非???,經濟環境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企業和員工必須及時的對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反應,否則財務經濟管理的風險依然會增大。當代各種高新技術的發展帶動了一大批先進產品如同雨后春筍一樣的涌現出來,這就使得產品的壽命周期不斷的縮短,往往從一個新產品的申請,調研,通過考核,最后生產出來實現投入市場時早已經不在滿足市場需求,存貨的風險、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的風險都不斷的被加大。[2]
(三)財務經濟管理理論落后
在知識經濟時代,各種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以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等無形的資產在企業資產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將大大提高。與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不同,這些無形資產將會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投資對象。可是就目前情況來說,各個企業對于無形資產的投資還沒有完全的重視起來,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各種財務經濟管理中往往被低估甚至被忽視。對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已經變成財務經濟管理的主流,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來資本運營,就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財務經濟管理的要求。
二、財務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樹立新的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
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財務集團來處理好相關利益的財務關系。要想進一步的細化企業的理財主體,就要嚴格實施貫徹“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把所有與企業有一種甚至多種經濟利益聯系的個體群體的財務要求上升到企業的企業理財的重要問題,要重新確立公司的財務經濟管理目標,做到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財務責任社會化,在進行財務經濟管理時,樹立好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從利益相關者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同時兼顧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幫助企業在社會上樹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企業管理者還要樹立人才價值觀念,養成經濟效益的意識,財務管理要把人當作核心,從而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投資。[3]
(二)強化風險管理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任何的企業都有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而知識經濟的到來無疑會使這種可能性變得更加巨大。作為財務經濟管理人員,必須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風險觀,能夠全面的掌握各種有效的信息并對風險及時的進行合理的評估,及時捕捉到環境因素的變化,使財務經濟管理能夠有計劃的采取各種針對性防范措施,使得財務的風險和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
(三)調整財務經濟管理理論及內容
要想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就要從財務經濟管理理論上全面徹底改變財務經濟管理的內容,創新財務管理理論,將各種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投資決策的中心,同時,為了新的財務管理經濟理論能夠真正的得到貫徹和實施,也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夠及時反應無形資產狀態和投資情況的決策指標體系。這個決策指標體系要以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以及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為指標,對無形資產的投資進行評價。[4]
(四)改革財務機構
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環境,財務經濟管理必須對財務機構進行深刻的改革?,F有的財務機構往往人浮于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差,不能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經濟機構必須做到高效靈活。改革財務機構首先要培養出一批擁有專業素質的工作人員,注重工作人員的再教育,使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保持在一個能夠對經濟環境及時有效的做出反應的程度,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發展對高等素質財務人員的要求。
社會經濟形態從工業經濟形態到知識經濟的轉變,在所有的企業財務經濟管理領域上都引起了深刻的變化,這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財務經濟管理理論要對經過一系列的創新性對策才能適應經濟形態的轉變,這是實現成功理財的最重要的一步。
參考文獻:
[1] 李艾洋.企業并購中的財務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 2011(14).
[2] 王 英.淺議財務風險與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1(6).
[3] 徐 新.中小民營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18).
[4] 蘇志光.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1(16).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