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啟江
摘 要:文章基于農村公路的特征屬性,結合我市農村公路發展現狀,從工程設計、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闡述了農村公路改擴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同行交流學習。
關鍵詞:農村公路;工程設計;質量管理;安全保障
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最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之一,它的建設集中體現了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并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在經歷了“十一五”期間的大規模初步建設后,我市農村公路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道路交通環境日益改善,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很多在十一五初期修建完善的三、四級農村公路近年來現在已遠遠無法跟上農村經濟的交通發展需求,提檔升級迫在眉睫。作者通過近幾年來我區鄭臨路、中陳路等多條鄉鎮公路的工程管理實踐,結合農村公路發展現狀,從工程設計、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探討農村公路改擴建工程的建設管理體會。
1 設計是工程的靈魂
公路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影響公路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而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工程質量首先取決于設計質量。與新建公路的高等級公路相比,農村公路改擴建工程在設計和施工上有許多不同之處。但很多農村公路在設計階段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設計人員認為是低等級公路就閉門造車,方案粗糙,實際可操作性不強,甚至嚴重脫節,留下質量、安全隱患,在施工中變更較大,給建設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必須重視設計階段的建設管理,從源頭上控制工程質量。對于農村道路道路的改擴建工程設計主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對老路進行準確的調查復測。老路經多年使用后自身及周邊情況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改造工程在設計前必須做好老路的調查勘測工作,只有準確、充分把握老路實際狀況,才能靈活合理地利用原有道路,實現較高的投資效益。改擴建工程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設計單位在確定工程設計方案之前,必須對老路進行詳細調研,調查分析老路的建設、使用及養護過程,了解老路存在的問題、病害類型以及治理方法,全面收集工程各方面資料(地形圖、竣工文件、改造資料和地區規劃等),并根據改建的特點和經濟、交通發展需求,確定合理的改造規模、標準及方案,避免盲目性,確保設計質量。可以說,老路的調查復測是否充分將影響到設計品質的高低,也是做好改擴建工程設計的必要前提和條件。第二,要進行詳細的圖紙審查,提高設計質量。農村公路改擴建工程因涉及項目繁雜、約束條件多,設計文件的好壞對工程建設效果影響更大,所以除了做好標準、規范及設計深度等常規符合性審查外,還應根據改擴建工程的特點重點做好審查。首先審查平縱線形設計的合理性:改擴建項目多數在原有道路基礎上實施,對老路的利用較多,往往出現單側或雙側加寬。應審查平縱線形設計的合理性,盡量利用老路面,充分兼顧結構物加寬、拆遷、施工及社會影響,避免一味追求高標準而降低老路的使用率。其次要加強路面加鋪改造審查:重點檢查老路的檢測數據是否齊全準確、加鋪厚度及補強方案設計是否合理等。第三: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設計單位應作好后續的服務跟蹤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在設計階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問題只有在施工過程中才能發現,如地質變化、自然災害等。對于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設計變更,設計單位必須遵循質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則,不能為了追求進度、節約成本而降低設計要求。
2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
由于農村公路多為二級及以下低等級公路,因此,對施工隊伍的資質要求就比較低,難免出現施工隊伍公路施工經驗、技術水平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而監理隊伍本身的制約機制尚未健全,難以在工程管理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這就要求建設單位加大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確保農村公路的質量。第一,要加強企業自檢工作。企業自檢是工程建設質量保證的基礎,在工程建設中要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監督。以規范從業各方質量和安全行為為基礎,以抓材料質量、施工工藝、涉及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標以及排查較大安全隱患為重點,以加強監督檢查為手段,以嚴把竣工驗收檢測為保證。以此來增強質監機構的執法力度,推動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第二,推動社會監理工作。由于現階段公路建設尤其是農村公路建設攤子大、戰線長、監理取費低,監理單位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監理資源投入不足,監理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難盡人意,導致監理服務質量低下,監理不作為或亂作為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在農村公路建設中,要切實開展“監理行業樹品牌,監理人員講誠信”活動,使監理人員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充分調動監理工作積極性、發揮監理作用。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項目業主要執行合理的監理取費標準,引進講誠信、高素質的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二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對監理單位的履約和監理人員的檢查考核力度,一旦發現監理單位投入的資源不足,便督促監理單位加大人員投入。三是在施工階段加大對監理工作質量的檢查力度,采取突擊檢查、現場考核、查閱資料等手段,掌握監理的工作路子和工作質量。第三,加強現場質量控制,推進規范化、標準化施工。農村公路改擴建工程是對現有道路通行標準的提升,是在原有道路上的升級,工程往往涉及地基處理、路基拼寬、橋涵改造、路面補強等多方面內容。要做好改造工程質量管理,除了要要把好原材料質量關、強化施工工藝控制、強化試驗檢測,保證工程材料和構件質量等基本質量控制要點外,還應注意改擴建工程的質量控制重點,包括地基處理減少新拼寬路基不均勻沉降量、保證路基整體穩定性;做好老路補強施工前的再調查及施工中的路段管理工作。
3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十一五”以來,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呈現出“項目多、分布廣、攤子大、情況復雜、差異性大”的特點,農村公路交通組成復雜,交通混行嚴重、秩序混亂,其項目特點決定了它在改擴建過程中無法全封閉施工,車道都是機非人混合,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尤其是趕場趕集的交通高峰時間,行人以及占道經營占據道路主要通行空間,施工機械和車輛根本無法通行,這就對農村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施工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強化業主、監理、施工各方的安全生產責任,確保農村公路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自覺做到先安全后生產、不安全不生產。要加強開工項目安全條件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的排查、監控、整改力度,加強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業主要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施工單位安全設施設備、安全人員的投入,確保安全經費切實用于安全生產上,以保障建設項目運營安全。其次,制定詳細有針對性的交通安全專項方案,要求施工單位對半封閉的路段一定要采取醒目的隔離措施,設多名專職交通管理人員,指揮現場車輛通行,保證交通通道順暢。在各個進入施工現場的路口位置均設立施工圍欄及派駐文明施工員駐守,并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和交通指示牌,禁止非施工車輛及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還要強調的是,安全警鐘要長鳴不息。安全的管理是貫徹于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工程沒有交付使用,安全施工的提醒就不能忘。
農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是農村生產生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村公路的建設是一項艱辛而又漫長的工作,它已成為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而又能保障農民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農村公路建設事業,以全面提高農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
參考文獻
[1]交通部令2006年第3號.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S].
[2]舒伯坤.農村公路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淺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