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進一步完善,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目前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并存的經濟模式促進了我國綜合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廣大農村地區,其經濟結構也逐漸朝著多種形式發展,但是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進一步促進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本文對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行了分析,對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5
我國是一個現代化起步較晚的發展中國家,總體經濟實力雖然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經濟基礎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推動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了驕人的成果,但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還比較滯后,這嚴重制約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以要加快農村地區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和增加經濟資本的投入,只有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整體的國民經濟才能可持續發展。
1 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
1.1 農業經濟基礎薄弱,農產品市場供求不平衡
農業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場需求、自然環境、市場價格水平的制約,處于亞健康的發展狀態。在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是農業經濟,雖然可以保證農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種類和水平也發生了改變,很多農業產品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此外,大量的工業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再加上水資源被污染以及化學肥料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都給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1.2 農業的生產水平低下,其發展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
雖然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都已經進入機 械化時代,但是距離發達國家的機械化程度還有很大距離,相同的勞動力創造出的勞動價值有很大懸殊。在我國部分山區,其生產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生產層面,產量低,收入低。農業生產中的制約因素除了外部因素之外,還存在很多內因,比如土地肥力不足,耕作技術水平低,生產率低,單位土地的成本升高,再加上市場農業產品價格的不穩定,制約了農業經濟發展。
1.3 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城鎮依托其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基礎設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取得先機,獲得了較快發展,但是農村的經濟基礎設施薄弱,不能很好吸引企業投資發展,其經濟模式也不能及時發生轉變,經濟的發展步伐遠遠滯后于城鎮,所以導致城鄉經濟的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2 改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的具體對策
2.1 制定穩定的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
農村經濟政策制定不合理,落實不到位都會導致農民對改變農村經濟發展失去信心,也會導致上級部門對農村經濟的投資降低。在廣大農村地區,經常會出現占用和低價強制出售耕地的現象,這些都破壞了農村經濟的穩定。所以政府要采取嚴厲的措施,在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同時,嚴厲打擊制約農村經濟和諧發展的違法行為。另外,相關部門還應該根據本地區的具體實際,制定出促進當地經濟模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的發展政策,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2.2 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農村經濟之所以發展滯后,主要原因就是農民整體知識文化水平低,自身的創新能力低,不能看到市場發展的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契機。所以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提高農民整體文化知識水平。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的基礎文化設施、醫療設施以及教育的投資,比如農村書屋、農村網絡室等;另一方面還要鼓勵農民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或者職業教育。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民工向職業工人的角色轉變,從而促進農村居民到城鎮務工,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2.3 政府帶頭引進資金,促進農村經濟方式轉變
農村經濟結構單一,生產力低下,導致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所以,面臨這一現狀,當地政府可以帶頭向農村地區積極引進技術、資金和人才等生產要素。就目前來看,我國中央財政用于對“三農”的投資已經超過8000億元,這對于農村發展來說更是一個重要契機,當地政府在加大對農村經濟投資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貨幣政策和稅收政策向廣大農村地區傾斜,來吸引企業投資建廠。與此同時,為保障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在大量投資建廠的同時,注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 結語
綜上所述,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整體小康社會的建設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在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導致其發展能力不足,發展進程滯緩,所以,必須要對農業經濟的發展給予重視,要在以后的發展中制定出穩定的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政府也要積極帶頭引進投資,來促進農村經濟方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韓俊.中國“三農”問題的政策走向[N].經濟參考報,2010.
[2] 許曉蕊.關于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特區經濟,2011,(12).
[3] 宋曉光.對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4,(05).
作者簡介:高學章,本科學歷,東遼縣云頂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