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蕻平
(華僑大學圖書館,福建 泉州 362021)
首先,通過聘請圖書館教師顧問及學生顧問、走訪、郵件推送、構建郵件轉發渠道、設置BBS圖書館版等方式構建一個立體化的院系聯絡體系。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華僑大學圖書館與各院系之間的聯絡體系
在聯絡體系的推廣方面,采用普遍結合重點的原則,所謂普遍推廣即服務對象是面向廣大讀者;而突出重點則是將資源、服務側重于重點學科與重點任務,對重點學科的發展、相關院系的學科規劃等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為科研項目負責人、學生等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通過學科服務讓用戶形成一種認識,即有需求時可以直接想到學科咨詢館員。
其次,加大用戶的培訓教育,“授之以漁”。因為學科館員的人力畢竟有限,不可能代替每一位讀者查閱課題資料,因此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用戶信息素養方面,教會讀者自己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比如針對剛入校的新生開展“新讀者教育”活動,活動中向新生提供“圖書館使用指南”;開設信息素養教育等公共課程;帶領新生參觀書庫與館舍;針對科研教師、研究生、本科生舉辦各類專題系列講座;針對本科生、碩士生等,至少由占學科館員一半以上的人力來專門為其課程教學任務提供服務等。
最后,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在融入用戶實體物理空間的同時,還要進一步融入其虛擬空間,利用一些網絡渠道傳播學科服務的相關信息。
華僑大學圖書館網站設計了學科網頁、虛擬學科參考咨詢、網絡課件等提供給師生。通過學科服務,可以從文獻計量、論文統計等方面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比如論文統計數據、學科評估、重點實驗室的評估;在進行學科戰略情報分析、學校發展決策過程中,學科館員也可以提供充分的參考依據。此外,學科館員還要參與電子資源的建設與服務,比如電子資源的測試、評估、宣傳、推廣等;學科館員除了日常咨詢服務外,還可以在網站、網頁上編制用戶服務指南;參與到校內電子資源的整合工作中去;主動聯系各專業院系,達成電子資源的訂購合作意向等。
現階段國內圖書館界常用的學科服務模式有兩種:
一種是學科館員與圖情教授互相協作的模式。基于這種模式,高校圖書館將現有的信息資源進行篩選、整合、轉換,再向各系、科研部門推介。要求學科館員不僅具備專業的知識背景,而且要求其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包括熟練的檢索技術、對信息進行組織傳遞的能力等,可以向對口專業、研究人員提供及時的圖書館文獻資源與學科服務;而圖情教授的主要職責就是將各院系的重點研究方向、具體的研究課題、相關專業信息需求等提供給學科館員,對其服務方向進行宏觀指導。
另外一種則是學科分館與學科館員組合的模式。該模式中,學科分館主要是根據學科設置的各類分館,比如文學館、醫學館、法學館、生物學館等,將分館的資源優勢發揮出來,以學科為單元建立對應的學科鏈接,實現圖書館內外學科資源的組織化、有序化,形成一個目錄式資源體系用于學科導航服務。
雖然上述兩種學科服務模式在多所高校圖書館實踐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面對泛在知識環境,高校圖書館的資源更豐富,服務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因此華僑大學在借鑒上述兩種模式的基礎上做出改進,采用學科館員與用戶的互動模式。圖2可以直觀地將其表現出來。

圖2 泛在知識環境下學科館員與用戶互動服務模式
由圖2可知,該模式中采用了“使用、反饋、服務”的服務機制,經過用戶的應用實踐,學科館員可以及時收到關于圖書館資源、學科服務的問題反饋,這種直接面對讀者的服務模式,可以對圖書館現有資源進行更具針對性的分析,從而向用戶提供引導性的學科服務。目前華僑大學圖書館的用戶主體是老師和學生,受資源及人力的限制,學科服務更多的是針對老師,學生享受這項服務的機會并不多。而在現實中學生才是圖書館的主體用戶,因此學科館員要加強對學生用戶的學科服務。
在傳統的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過程中,咨詢館員的工作比較被動,通常是在圖書館內等待用戶提出服務需求,這種被動的服務必然會制約參考咨詢工作的發展。基于泛在知識環境下,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被動的服務方式,學科館員借助電子郵件、博客、微博、微信、即時通訊工具等多種渠道向用戶提供更加主動的數字參考咨詢服務,保證信息服務的及時性與深入性。不僅如此,學科館員還可以直接參與到用戶的學科研究中,為其科研活動提供建議,實現由信息資源指導者與提供者向用戶科研合作伙伴的角色轉變。華僑大學圖書館就采用了CALIS的數字參考咨詢系統,其具備表單咨詢、實時咨詢等功能,學科館員通過該系統可以更深入地嵌入到用戶的學習與科研過程。
可以說高校讀者信息素養教育的實施主體就是各高校的圖書館,而其中學科館員又是學科服務的實施主體,因此更要通過多樣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為用戶的日常學習、學科研究等提供信息支持。華僑大學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時,采用的是與對應專業的老師進行合作的模式,學科館員全程參與專業教學大綱的擬定、作業設計、課程專題討論、課程考核等各個環節;學科館員不僅向用戶提供某個單一課程所需的信息素養教材,還會在合適的時間舉辦課堂嵌入式的信息素養講座。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進行1~2個課時的主講課程,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獲取相關專業文獻基礎知識的方法與技巧,幫助其解決基礎性操作問題;其次,在圖書館網站內設計專門的學科咨詢平臺,將學習所需資源的出處、任課老師的網絡教學資料等鏈接在該平臺上,便于查詢、學習;再次,將部分數據庫的RSS服務充分利用起來進行定題服務;最后,學科館員的學科服務延伸到了用戶的科學研究項目中去,及時了解項目的研究進展,發掘用戶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提高信息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與及時性。這種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公共課程教學的做法,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圖書館用戶的信息素養,而且可以向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信息服務。
泛在知識環境下,對知識庫數據存儲能力要求較高,而在學科服務過程中,知識庫是新型虛擬科研環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建設專門針對教學、科研的知識庫,豐富其數字資源。在華僑大學圖書館建設知識庫是采用與各專業院系互相協作的方式進行的,以便于將圖書館、專業院系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建成的知識庫系統應具備完善的檢索功能,其以學科服務為基礎,可以基本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在建設知識庫過程中,要求學科館員的綜合素質較高,并且具備較強的信息分析能力,此外還要有一定的學科背景,對學科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有全面了解,才能保證知識庫數字資源的全面性。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其他數據庫資源、網絡資源,然后做好信息的分類、檢索與標引,以更好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不能忽略各專業院系相關人員的作用,因為他們對本專業的研究發展狀況更加了解,所以要充分吸納他們的意見,以提高知識庫資源建設的針對性及前瞻性。
泛在知識環境下,對于各高校圖書館而言,館際協作、資源共享已經成為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館際協作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資金成本,而且可以加強高校重點資源的建設,將各自的服務優勢全面整合起來,提升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整體水平。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根據學校自身的專業特色、圖書館館藏體系的特點,聯合區域內其他高校圖書館建立起一個分布合理、保障有效的學科服務體系,通過科學的調配,將各圖書館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圖書館與各種學科機構的協作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學科館員直接面向對口專業學科的科研負責人,對其所需的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其在信息檢索過程中采用的具體方法、在選擇大型數據庫時的個人偏好等,以提高學科服務的針對性與適用性。而華僑大學圖書館采用的是另外一種方法,即與對應專業學科機構保持資源建設協作關系,因為現階段對于很多高校圖書館而言,學科館員與用戶之間主要是基于特定的科研項目互相聯系的,二者保持互相獨立的合作關系,而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加上學科機構的協作,可以加強學科館員與信息用戶之間的伙伴關系,在各自的工作過程中互相滲透、彼此依賴,不僅可以提高學科館員的服務質量,而且可以幫助學科用戶更全面地搜集對應專業學科的信息資源,二者互相促進、互相發展,實現共贏。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主要對象為特定的學科領域、特定的研究課題,因此在圖書館內部業務協作方面,要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的服務主動性,主動對教師、研究人員的學科需求進行了解,然后搜集其所需的學科資源,經過深化、挖掘、組織加工后,再推介給研究人員,增強整個學科服務過程的主動性與個性化。華僑大學圖書館在了解了研究項目的信息需求后,會為其量身定制一個個性化的資源采購計劃,設計全面的數據庫培訓方案,提高用戶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此外,還包括其他各類用戶培訓活動、知識管理活動等。可以說,華僑大學所有與學科服務相關的內容均納入了圖書館的日常管理流程,學科服務也受到圖書館領導的重視。因此,華僑大學圖書館的學科服務開展得積極、主動,不僅能促進學科服務機制的不斷完善,也能滿足學科用戶的信息需求,在圖書館良好的信息環境中實現健康、快速的發展。
[1] 黃欣.用戶導向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思考[J].圖書館,2012(4):105-106,114.
[2] 曲永鑫.面向學科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情報,2010(10):36-38,47.
[3] 宋海艷.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與動力機制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7):58-62.
[4] 彭燕.對圖書館員工作職責和發展定位的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5):96-99.
[5] 龍旭梅,等.基于學科館員服務的館藏資源建設模式[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9):36-37,47.
[6] 謝守美.泛在知識環境下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27-29,42.
[7] 鄭峰.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7):41-44.
[8] 萬文娟.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理論與探索,2012(9):50-53,63.
[9] 王穎,戎文慧.學科館員組織模式的評價與選擇[J].圖書館論壇,2012(5):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