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圖書館 上海 201204)
目前對于OA資源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和研究型圖書館,而對于公共圖書館利用OA資源的研究較少。文章擬對我國主要公共圖書館揭示OA資源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1)調查對象。選擇以下圖書館作為此次調查的對象:國家圖書館、直轄市圖書館4個、港澳臺圖書館3個、省中心館27個、省會城市圖書館27個。為反映調查對象的動態發展情況,分兩次進行調查:第一次為2013年12月,第二次為2014年4月。
(2)調查項目。調查被調查對象對于OA資源否揭示、揭示方式、所揭示的種類及數量。OA資源的揭示方式是圖書館對OA資源的組織方式,包括是否單獨列類、列入何類、訪問路徑的長度、內容的揭示層次等。
(3)調查方法。OA資源通過網絡發布和傳播,因此文章采用網絡調查的方法,通過訪問被調查對象的網站發現相關信息。首先通過Google搜索圖書館網站包含關鍵詞“開放存取開放獲取OA資源”的網頁,再訪問相關網頁進行甄別。考慮到未對OA資源進行明確標示,需要通過瀏覽圖書館網站地圖及欄目設置來確認相關信息。
在被調查的62家圖書館中,共有8家圖書館沒有獨立網址或網址無法訪問,其余54家圖書館中,有13家圖書館對網絡OA資源有不同程度的揭示,見表1。

表1 我國13家公共圖書館對OA資源的揭示情況

注:“各類OA資源的揭示”所列項目中,“OAJ”指OA期刊目錄,“OAR”指各種OA倉儲,包括學科倉儲、機構倉儲和其他OA論文庫,“OA-PUB”指OA出版機構、出版項目及其OA資源,“OA-SE”指OA資源搜索平臺,“預印本”指“預印本服務系統”,“其他”包含不在以上各類的各種網絡開放資源。表中數字表示資源數量。如果圖書館揭示的是具體的OA期刊,在“OAJ”欄目下以“1’”標識。
由表可見:
(1)各類圖書館均對OA資源有不同程度的揭示。對OA資源有所揭示的圖書館包括國家圖書館、2家直轄市圖書館、5家省館、3家省會城市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是上表13家圖書館中唯一擁有兩個OA資源導航網址的館,這可能為了滿足不同主體所需而建的兩個導航頁。
(2)多以專門的網頁揭示OA資源。考察對OA資源網頁設置的訪問路徑及其網頁Title,圖書館或將OA資源作為“電子資源”的一部分,或將其單獨列類。其中以“開放存取”、“開放獲取”作為標識的有5家,以“開放資源”、“免費網站”作為標識的有3家,以“虛擬資源”、“網絡資源”、“網絡導航”作為標識的有5家。明確的標識有助于用戶快速找到OA資源。
(3)既有對學術性OA資源的揭示,也有對普通網絡開放資源的揭示。有8家圖書館揭示了前五類學術性OA資源,有6家圖書館揭示了與普通大眾生活較為相關的OA資源,如主題網站導航等。國家圖書館、直轄市圖書館和省館較多揭示學術性OA資源,省會城市圖書館則較多揭示普通網絡資源。這可能與各個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及其信息需求的定位有關。其中國家圖書館揭示學術OA資源種類和數量最多,上海圖書館揭示的主題網站類別及數量最多。
由調查結果發現,我國主要公共圖書館揭示OA資源存在以下不容忽視的問題:
(1)揭示OA資源的公共圖書館比例較低。文章將主題網絡及網頁導航也歸入廣義的OA資源范疇,被調查對象的21%對相關資源有所揭示。如果僅考察學術性OA資源揭示的情況,這一比例只有12.9%。根據黃如花等2008年的調查〔1〕,在美國有38%的州立圖書館提供專門揭示OA資源的網址。考察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情況,在2011年幾乎所有的211高校圖書館均對OA資源有不同程度的揭示。〔2〕相比之下,我國公共圖書館界對于OA資源的開發利用還非常不足。
(2)多數圖書館對OA資源的組織程度較低。對于各類OA資源的界定比較模糊,除國家圖書館等少數館外,沒有區分OA資源的類型,或者對于OA資源類型的界定比較混亂;僅對OA資源網站進行簡介,沒有深入到對OA文獻內容單元上的揭示。但也有較好的范例,比如上海圖書館和香港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設置了15個專題類目,每個專題類目下進一步設置了二級類目,類目清晰,訪問流暢,可以起到很好的導航作用。香港圖書館在“主題資源網站”欄目下設置了“香港口述歷史”、“運動與健康資訊”和“網絡教育資源中心”3個主題,每個專題下給出館內資源鏈接,以及相關網絡資源的評介,二者在內容上進行了很好的整合。此外,國家圖書館按照學科類別組織的方式和臺灣圖書館以資源類型組織的方式也值得借鑒。
(3)持續發展的態勢不足。在兩次調查間隔的四個月內,有1家(合肥市館)新增加了OA資源的揭示,而另有1家館(哈爾濱市館)停止了OA資源的揭示。國家圖書館和湖北省館在網站改版后沒有對OA資源建立相應的訪問路徑,福建省館、遼寧省館、陜西省館兩次調查都沒有發現其瀏覽訪問的路徑,這些OA資源的導航網頁散落于圖書館網站之外,很難被發現并訪問,因而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導航的作用。
(1)首先需提高認識。OA資源具有免費開放和共享的特征,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具有以下意義:①擴展了服務范圍。經過優選、評介與恰當組織的OA資源可以通過網絡被用戶所獲取,突破了提供紙質及其他載體信息資源服務在地理上的限制。②可彌補專業及學術性館藏建設的不足。對于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的讀者而言,除了對娛樂休閑及與生活密切相關信息的需求,也有相當比例是對于專業及學術性信息資源的需求。〔3〕公共圖書館通過揭示網絡參考資源及學術OA資源,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后一種信息需求。③可提升專題信息服務的能力。公共圖書館針對區域內重點行業的信息需求進行專題資源建設,一般要求建立古今中外比較完整的文獻資源體系。可以借助OA資源輔助以進行相關專題回溯性資源的建設,提升專題文獻保障能力和信息服務能力。
(2)開展OA資源的識別、評估與篩選工作。OA資源發展至今,種類龐雜、數量巨大。公共圖書館需結合自己的館藏狀況,對OA資源進行重點識別和選擇利用。OA資源的識別和選擇與網站資源的選擇有相似之處,可以借鑒相應的評選方法〔4〕:首先確定所需要的文獻類型和主題范圍;其次借助網絡搜索工具,或選擇一個包含OA資源的信息源,從中獲取一個候選資源集合;對候選資源集合進行適當的評估和篩選,去除重復及不相關者,得到一個相關資源集合;對相關資源集合進行評估和選擇,得到最終所需要的OA資源集合。
(3)對OA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以便讀者發現和利用。如果建立OA資源的導航系統,可按照文獻類型進行組織:包括圖書、期刊、報紙、學位論文、統計資料、字典詞典和百科全書等;也可按照學科主題進行組織:包括社會科學總類、社會科學各類、自然科學總類、自然科學各類、綜合等;如果需要重點揭示某些專題,可以借鑒香港圖書館的做法,將館藏資源和OA資源按照內容組織在一起建立導航,便于讀者一站式獲取該主題相關資源。以上是對于OA文獻集合的組織,可以建立基本的導航,比較容易實現。
設想另一種文獻單元層次上的組織方法,即對文獻單元信息進行充分的揭示,從而可使讀者準確定位到具體的OA文獻。可以視不同OA資源網站的許可情況,借助自動化工具批量獲取,或者借助手工重點搜集相應主題的OA文獻,將題錄信息、內容摘要及原始文獻的鏈接置于相關主題下提供導航,或者將其與館藏資源進行整合,提供一站式檢索服務。以上類似于搜索引擎抓取網頁、建立索引及提供查詢的過程,有條件時可以采取這種方法。
(4)建立對OA資源揭示及組織利用的長效機制。OA資源是動態變化的,一方面新的OA資源不斷涌現,需要重復以上發現和評估篩選的過程,將新的資源補充進來;另一方面舊的資源也可能失效,如OA政策改變、網址變動等各種不可預料的情況,需要及時地進行修正。
1.黃如花,高協.美國州立圖書館對開放存取資源揭示的調查與分析.圖書館論壇,2008(12):122-126
2.麥淑萍.我國“211工程”院校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開放利用調查.圖書館雜志,2011(3):53-58
3.張材鴻.國內圖書館利用開放存取資源的調查分析.圖書館學研究,2010(8):85-91
4.袁毅.核心網站評選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