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文法學院 河北秦皇島 066004)
許可的使用是指準許組織和個人再利用受到版權或數據庫權保護的信息和資料的一種機制,它明確了利用者和再利用者準許做什么和受到哪些限制。〔1〕許可協議則是指作品在何種法律授權協議下可被使用。當沒有具體的許可協議時,作品應當在滿足默認的法律條款(例如版權許可)下被使用。目前國際上比較常用的開放數據許可有知識共享許可、開放數據共用、CCO等。
知識共享許可在2001年正式推行,其創始人是勞倫斯·萊斯格。知識共享許可的最初版本在2002年12月16日發布。知識共享的理念和著佐權緊密聯系。傳統的著作權中有兩種極端,一端是“保留所有權利”,另一端則是“不保留任何權利”,即公有領域。知識共享組織試圖在兩者中間廣大的灰色地帶保有彈性,使得創作者可以“保留部分權利”,思索知識產權在信息時代的意義。〔2〕知識共享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許可形式及條款組合(見表1),創作者可與大眾分享其創作,授予其他人一定條件下再散布的權利,卻又保留其他某些權利。〔3〕

表1 知識共享許可類型
與傳統的版權保護機制相比,知識共享許可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在承認和尊重創作者版權的前提下,知識共享許可主張對知識創造成果合法地分享、使用和演繹,其“部分權利保留”的版權許可模式賦予了著作權人更多的靈活性,比如允許創作者自愿根據著作權法賦予的權利授權他人在滿足特定條件限制下復制、展覽、表演、放映、傳播、修改和發布其作品;允許著作權人只對其作品的某些片段、照片、圖片等單獨授權。〔4〕
開放數據共用是指在數據開放過程中,用以規范、約束、明確數據擁有者、發布者以及使用者在獲取、傳播、利用、再生產數據時的權利和義務的一種知識產權許可類型。開放數據共用包括三種類型:公共領域貢獻和許可(PDDL)、開放數據庫許可(ODBL)、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ODC-By)。
公共領域貢獻和許可針對公共領域的數據庫及其內容,明確了作品接受方和貢獻方各自的職責;規定了該協議所涵蓋的范圍和協議的法律效力;合法權利所包括的內容;權利不能涵蓋的范圍,詳細說明了對于版權和數據庫權利的貢獻、棄權和許可,同時還規定了與其他權利的關系,例如不能隨意使用所有人的專利和商標。
開放數據庫許可是一種允許用戶無償的共享、修改和使用數據的許可協議。
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是2010年6月24日發布的一種數據庫的特定許可協議,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類似于知識共享署名許可協議,是專門為數據庫設立的。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和開放數據庫許可的大部分內容幾乎相同,其不同之處有兩點:在序言部分,減少了一些解釋性的說明,使文本更簡潔;在“應用條件”部分去掉了關于“相同方式共享”的條款內容,即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明確的提出了數據庫和數據的署名問題,不必揭示相同方式共享的需求。〔5〕
CC0是知識共享組織開發的促進釋放內容、數據、數據集合、數據庫進入公共領域的協議。使用CC0許可,等于版權所有者放棄了所有的權利,例如精神權利、公共或私有權利、反對不正當競爭的權利、數據庫權利、保護數據提煉、分發和再利用的權利。CC0不適用于已經存在于公共領域的作品。〔6〕
CC0使創作者和版權的所有者或者數據庫所保護內容放棄在其作品中的所有的權利,將其放置到完全的公共領域,以便他人依據版權或者數據庫法為任何目的自由的構建、提高和重新使用作品。與知識共享許可(CC)比較,CC允許版權所有者從一系列的范圍內選擇保留的權利。CC0則放棄了版權、數據庫的保護權和自動授予創造者的專有權利,即“沒有權利保留的許可”〔7〕。
國外政府在開放數據許可的選擇上,通常采用的是知識共享許可,但每個國家在許可的具體內容中都做了一定的變通,并且許可的范圍和權利也有所差別。
2007年在美國政府發布的《開放數據原則》中,第八條原則指出:開放數據免于許可,即數據不受任何版權、專利、商標或商業秘密的規制。但需要符合合理的隱私,安全和權限限制。〔8〕該原則雖然大幅度促進了美國數據的開放,但也帶來了很多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因此美國政府在2013年5月發布的《政府信息公開默認為機讀的方式》的行政命令中將“免于許可”改為“采用開放許可”為開放數據許可應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美國聯邦的數據通常并不受版權法的約束,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的開放并不需要許可。許可的應用意味著數據從默認開放的狀態向封閉的狀態轉變,需要許可才可以開放。但該命令并沒有對數據集的使用做出嚴格的限制。〔9〕
在美國有專門的開放數據項目組負責數據的開放許可事宜。美國的政府數據開放許可采用的是CC0公共領域貢獻許可(CC0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這就意味著作者的作品依據版權法在世界范圍內放棄了所有的權利,貢獻給了公共領域,包括鄰接權和法律賦予的其他權利。在這種許可下,用戶則無需申請,可以復制、修改和表演作品,甚至將作品用于商業用途。〔10〕
被許可的數據具有以下特點〔11〕:(1)再傳播。許可并不限制任何一方或者來自許多資源的作品中的一部分銷售或者贈送;(2)第三方可以逐字銷售數據或者修改及銷售所修改的數據。許可并不收取版稅和其他的銷售和分發的費用。用戶也不必付許可數據的費用;(3)許可允許作品以修改的形式進行傳播所導致的與原數據不同的姓名和不同版本。如果數據混合在一起,許可者可以要求混合者標注混合的版本與原始版本的不同;(4)作品所賦予的權利必須適用于所有的傳播者,不必實行額外的其他方的許可。公共許可的使用,意味著每一個人在相同的條款下使用數據,不需要額外的個人許可;(5)許可不必對已經傳播的許可數據進行限制,例如,許可并不主張所有的其他作品在統一媒介下開放,許可并不影響其他開放的授權數據或者內容的傳播;(6)如果改編的作品公之于眾,必須依據與原作品同一許可的條款。許可并不對任何人和群體產生歧視。許可的使用并不限制對某一特定領域工作的限制,例如并不限制其在商業或者研究領域的使用。
因為知識共享許可并不包含數據庫的內容,英國政府制定了專門的開放政府許可。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公共領域信息和數據的廣泛使用和重復使用。
目前英國采用的是2013年6月由國家檔案館制定的開放政府許可2.0版。在新版本中,基本內容與1.0版本保持一致,但新增加了“非擔保”條款。該條款清楚界定了許可不允許使用者和重復使用者表明信息的使用版本,具有任何官方的身份或者有政府或者公共領域的擔保。
英國的開放政府許可規定〔12〕:(1)許可在英國公共領域范圍內適用;(2)由持有者指定的皇冠版權所有的信息默許許可;(3)許可的范圍包括版權和數據庫權;(4)按照一定的條件和條款,由信息提供者和(或者)版權所有者所提供的任何信息許可重復使用;(5)該許可與廣泛使用的許可模式-知識共享署名許可(CC-BY)和開放數據共用署名許可(ODC-BY)兼容;(6)支持將機讀描述和語義網絡屬性描述納入到許可;(7)不需要注冊或者收費。
重復使用意味著用戶可以復制、出版、傳播、改編信息、修改信息;信息可以用于商業或者非商業的目的,包括與其他信息整合和將信息納入到自己的產品和應用當中。〔13〕許可人需要署名申明,通常具體到信息的提供者,包括任何信息的使用。并且公共機構獲得信息開放的許可,需要在信息中明確的申明和提供開放政府許可的URI(統一資源標識符)或URL(統一資源定位器)。
英國開放政府許可豁免開放的數據有:(1)信息中的個人數據;(2)依據信息獲取法(包括英國和蘇格蘭的信息自由法案)未經信息提供者同意及出版業沒有披露的信息;(3)政府部門或公共部門組織的標志、徽章和國家武器,除非它們形成文檔或者數據集的一個組成部分;(4)軍事徽章;(5)信息提供者沒有授權許可的第三方權利;(6)其他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和設計權;(7)身份文件,例如護照。
澳大利亞政府開放利用與許可框架(AusGOAL)之前稱為政府許可框架。該許可框架作為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信息許可措施,使信息提供者可以采用正確的許可,同時在信息的出版中,能夠尊重版權、隱私和商業秘密。
該許可框架包含六個知識共享許可和AusGOAL限制性許可模板,之后還會將開放源軟件許可納入其中。按照很少限制到嚴格限制排序,AusGOAL許可包括的類型有:署名許可(BY)、署名-非商業許可(BY-NC)、署名-相同方式共享許可(BY-SA)、署名-非演繹性許可(BY-ND)、署名-非商業-相同方式共享許可(BY-NC-SA)、署名-非商業-非演繹性許可(BY-NC-ND)、嚴格限制許可模板(RL)。
其中限制性許可模板主要是為了保護個人或者其他機密信息,該許可同樣用于限制性或者約束性條件的信息,例如使用的時間或者收費方面的規定。該許可框架為澳大利亞政府數據的使用提供了框架性的指導作用。
在澳大利亞開放利用和許可框架指導下,澳大利亞數據門戶上的數據采用的是知識共享署名3.0版本的許可。依據許可,許可方授予用戶世界性的、免費的、非排他性的、永久的(對適用的版權期限)許可行使以下權利:(1)復制作品;(2)將作品整合成一個或者多個作品集;(3)復制作品整合到任何作品集;(4)創造并且復制一個或者更多的衍生作品;(5)分發和公開表演作品,衍生作品或者吸納到任何作品集中的作品。
以上權利可以在已知道或者以后創建的任何媒介或者格式中應用,包括技術上需要有權在其他媒介和格式中做出的修改。許可方保留未明確授予的權利和放棄在本許可范圍內所賦予的收取版稅的權利。
國外政府數據開放許可模式,為不同類型的政府數據提供了不同權利和義務的許可使用方式,不僅提高了數據的再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最大化地發揮數據的社會和經濟價值。〔14〕
我國自2008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之后,從學界到實踐層面都很關注《條例》的實施,而對信息的許可很少關注。目前,雖然我國還沒有推行數據開放政策,但有些政府機構,例如國家統計局已經嘗試開放數據,在國家統計數據網中可以清晰的查詢到月度數據、季度數據、年度數據、地區數據、部門數據、國際數據,并有可視化產品的展示。
政府數據的開放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數據的開放程度不僅透視了國家政府透明和開放程度,也為我國產業升級和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數據的開放不僅需要國家政策支持、法律的保障,而且也需要相關許可協議的約束,才會為數據的深度開放和利用創造良好的環境。
為了促進數據的開放,同時也為了有效保護著作權,我國應積極采用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許可。雖然政府數據開放許可的類型較多,但“知識共享許可”是國外政府數據開放許可的重要選擇之一。知識共享許可在著作權法的框架下,鼓勵著作權人將“保留所有權”或“有著作權,侵害必究”的作法,改以“保留部分權利”的聲明呈現。知識共享許可協議是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一種特殊形式。〔15〕知識共享許可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16〕
知識共享許可協議的產生是在大數據時代,對于傳統著作權保護與公眾利用的修正與平衡的結果,同時也是對數字版權和數據開放所帶來版權問題的必然選擇。因為在傳統的著作權保護環境中,作品完成即受保護,屬個人權利領域,任何人想要使用作品需尋求權利人的許可,著作權人對其作品的控制加強。然而這種“默認規則”保護了成千上萬沒有商業目的的作品,并且也沒有為那些想將自已的作品捐贈給公眾領域的人提供便利的程序來釋放其著作權。〔17〕另外,在網絡時代雖讓高效分享和傳播作品成為可能,但著作權人因為新技術的使用加強對作品的控制權,從而使“合理使用”作品的權限受到嚴格的限制,影響了文化作品和思想的傳播。因為通常情況下,作者創作出來的作品,只有被社會公眾所知曉,閱讀、欣賞其知識創造成果,其應有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18〕
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共享理念和許可的產生為大數據時代知識的傳播和保護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僅有利于數字時代作品的傳播和利用,而且也為讀寫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如果一個社會的大眾消費者只是消費別人所創造的東西,而不是自己進行文化的創造,那么這就是只讀文化社會。反之,如果大眾消費者也能參與文化的創造,就是一個讀寫文化社會。〔19〕因為知識共享協議只保留部分權利,大眾在消費其作品過程中,就可以參與其中,并且為再次利用和創造打下基礎。基于此,數據開放中采用知識共享許可,一方面保障了著作權人的權利,同時還可以促進數據的開發和利用,而且我國有些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嘗試開放數據。為了更好的保障著作權人權利和數據的開放,知識共享許可的使用將會對我國數據的開放產生更加積極的作用。
(1)將知識共享許可納入到我國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中,優化我國的知識產權體系。知識共享許可將有助于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理念的普及,鼓勵對數據的利用、重復利用和創新性利用,不僅對我國信息和數據的創新有益,在分享上有助于更加開放和自由,也保障了權利人的利益。
(2)正確劃分政府信息和數據版權歸屬。不同公共機構產生的信息版權歸屬不同,性質不同,適用的許可授權方式也不同,因此要深入調查各個機構的信息生成流程以及現有的版權許可方式,明確不同性質信息的產權歸屬以及現有許可方式的優劣,劃分不同的信息再利用級別并制定相應的版權管理方案和詳細的許可授權操作指南等。〔20〕
(3)政府出臺相關的知識共享許可的政策,大力推廣知識共享許可在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領域的應用。例如,英國的《開放政府許可框架》、澳大利亞的《政府開放利用與許可框架》、加拿大政府的《開放許可協議》等為政府數據的開放提供了使用者的權利、義務和豁免的數據等,為數據的合理合法使用提供了保障。為了保障知識共享許可的有效實施,政府通過成立專門的機構,協調和管理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許可相關的事宜,有助于保障政府開放數據的利用和創新。
(4)加強政府網站采用知識共享許可發布信息。政府網站在信息管理過程中,將信息劃分為知識共享的不同類型。同時,利用社會性媒體加強與公眾的交流,獲取公眾的需求,有針對性的發布和共享公眾需要的信息,不僅為政府公開信息和開放數據提供了合理共享的工具,同時也為公眾參與利用數據和創新性使用提供了保障。例如悉尼的PowerHouse博物館將所有館藏物品的信息分為描述性信息和事實性信息,分別采用署名-非商業性使用和以相同方式共享兩種授權形式供公眾在線獲取,同時還以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授權方式發布了一天一張照片的項目,〔21〕并且利用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社會性媒體與公眾交流,主動公布公眾需要的知識共享許可信息。
1.UK government licensing framework for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2013 -01 -10〕.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documents/information-management/uk-government-licensing-framework.pdf
2.〔2013 - 06 - 10〕.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8%AF%86%E5%85%B1%E4%BA%AB
3.〔2013 - 06 - 20〕.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B%E4%BD%9C%E5%85%B1%E7%94%A8
4,20,21.常艷麗,張俊麗.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中的版權保護-澳大利亞基于知識共享的實踐及啟示.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4)
5,6.張春景等.關聯數據開放應用協議.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1)
7.〔2013 -07 -10〕.http://creativecommons.org/about/cco
8.〔2014 -01 -10〕.https://public.resource.org/8_principles.html
9.〔2014 -01 - 13〕.http://razor.occams.info/blog/2013/05/09/new-open-data-memorandum-almost-defines-open-data-misses-mark-with-open-licenses/
10.〔2014 -01 - 20〕.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
11.〔2014 -01 -21〕.https://creativecommons.org/weblog/entry/38316
12.〔2014 - 01 - 15〕.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information-management/government-licensing/about-the-ogl.htm
13.〔2014 - 03 - 10〕.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doc/open-government-licence/version/2/
14.白獻陽,安小米.國外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許可使用模式研究.圖書資料工作,2013(1):75
15,17.盧靜.網絡時代知識共享許可協議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0
16.呂佩芳,楊智杰.“釋放部分著作權”之法律經濟分析.智慧財產權月刊,2005(81):96-126
18.鄭成思.知識產權論(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15-217
19.〔2014 -03 -15〕.http://en.creativecommo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