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通過闡述本土文化的概念以及與立體車庫相結合的幾個點,和一些設計大師的作品與環境,色彩結合的案例進行說明,最后提出立體車庫與西安本土文化結合的兩點啟示。
關鍵詞:本土文化;立體停車庫;環境;色彩
一、立體車庫的發展脈絡
立體車庫的發展脈絡與汽車的發展緊緊相連。世界第一輛汽油汽車出現在歐洲,它是歐洲汽車工業發展的成果。隨后,汽車工業發生了三次重大的變革,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重大助推力,立體車庫也得到了重大的發展。
在第二次汽車工業的革命之后立體車庫就緊隨其后。據目前的記載最早的立體車庫建于1918年,位于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華盛頓西大街215號的一家賓館(Hotel La Salle)的停車庫,設計師是Holabird和Roche,該車庫于2005年被推倒,在該原址上,后來由Jupiter Realty Corp.興建了一座49層的公寓大樓。
歐洲立體車庫的出現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對應這汽車工業的第三次變革,隨著日本汽車工業出現奇跡,之后立體車庫在日本也開始發展。時至今日,立體車庫在日本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同一時期,韓國和臺灣也相繼出現了立體車庫。韓國和臺灣立體車庫出現晚于日本,但亦有近40年的歷史。
二、西安立體車庫的現狀
就我國而言,立體車庫在大城市才較多,一些小城市很少甚至沒有。西安現有的立體車庫也不是很多。錦繡華庭立體停車庫于2002年建成,成為了西安第一個立體停車庫,其結構為升降橫移式,五層高,可停放車輛60輛。賽格電腦城也是同樣的結構,升降橫移式,三層,可停放119輛,根據專門以從事立體停車庫的人員,以及立體停車庫停車管理運營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在西安地區共運營了10家立體停車庫,其結構形式都是采用的升降橫移式,根據調查以及詢問,目前西安市共有立體停車庫30多個,可以同時停車3000多輛,西京醫院的立體停車庫是目前西安市規模比較大的一個,于09年6月30日建成,該車庫結構為6座并聯塔式鋼結構立體停車庫,其高度為48米,可同時停放車輛300多輛,是目前西安建成的立體停車庫規模最大,停放車輛數量最多,以及技術含量較高的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
三、本土文化與立體車庫的融合的優點
立體車庫的功能室停放車輛,它一般的建筑位置為小區,商場,等人流大的地方。隨著建筑的結構形式和人們的價值觀的不同,也會使立體車庫的形式多樣化,畢竟立體車庫是服務于人的。雖然現在城市的建筑都被水泥混凝土所覆蓋,但是每個城市的人的價值觀,心理所認同的結構色彩是不可能改變的。也就是說,立體車庫的設計要歸于具體的地方,具體的環境當中,設計師堯通過創新思維,新的科技手段,高超的設計能力,使立體車庫與本土文化達到高度的統一,在這個層面上,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不會單一。
其次,立體車庫與本土文化融合,那樣,我們的設計出的立體車庫將會有本土文化的烙印,只有這樣,我們的設計源泉才不會枯竭,一個民族要經歷無數的風雨才會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符號,以及文化,如果不被傳承,那么在經濟全球話的浪潮中,我們將會失去我們的立足之地,只有將立體車庫和本土文化結合,這樣才會具有民族的精神,才會更加穩健的走向世界。
四、本土文化的概念
本土文化指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并具有歷史傳承性,能與歷史融合且云現代結合,能夠體現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五、立體車庫如何與地域環境的結合
設計最重要的有地方性,而地方性是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地理特征所形成。
德國的沃爾夫斯堡是大眾汽車的所在地,為了打造一個有創見的溝通平臺,不僅展示技術知識,而且傳遞大眾公司的價值觀,他們興建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酷的立體停車庫。它由兩個圓柱體組成,是用來存放車輛的里提車、停車庫。這既是地域環境的不同而所設計出的立體車庫。
而在美國的風景人的邁阿密林肯路上就有一座和環境極為融合的,也是世界上最I型能引人的建筑,它是在2010年完成,在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環境,而林肯路1111號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地方。在我們中國現在雖然還沒有這種能夠與地域環境融合的例子,但是只要我們敢于開拓,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的輝煌。
六、立體車庫與本土色彩的結合
西安的本土色彩為,白、青、黑、赤、黃五色。這無色代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地位與象征,所以立體車庫在除了一些硬質物上融合本土色彩,也可在結構上運用不同的顏色以營造一個本土色彩的氛圍,而西安的民族色彩也是一筆財富,可以通過本土的陶瓷,壁畫,來挖掘本土的色彩。
建筑師保羅,他設計的這個停車場給人一種未來主義的感覺。這種鋼、鋁和鏡面玻璃的結構提供了令人想象的空間,650輛汽車和地面坡道。它把鹿特丹天際線的美麗景色和荷蘭的下一代建筑完美融合到一起。不是混凝土建筑但是結構粗獷,充滿了金屬和極簡主義感覺。
根據你想要去的位置把涂料顏色瘋狂的組合,這是墨爾本尤里卡停車場的最大特點。設計師阿克塞研制的"尋路系統"通過自己的方式為找不到方向的用戶引導方向。這里長長的彩色融合形成的出入口。當你接近出口位置時,看到的是紅色。如果向上走時,顯示為藍色,用戶可以很快的根據顏色分辨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付翠玉,關景泰.立體車庫發展的現狀與挑戰[M].北京:機械設計與制造出版社,2005
[2]黃樹波.城市建設應發展立體車庫[M].沈陽:遼寧建材出版社,2004
[3] 劉先覺,現代建筑理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劉先覺,現代建筑理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翁劍青.城市公共藝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5]何一民.田凱;論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與城市形象建設[J].西南交通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2(02)
[6]胡俊紅.藝術設計中的文化滲透[J].裝飾.2004(03)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