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課題組
隨著我國GDP的快速增長和汽車消費需求的不斷升溫,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帶動和影響著我國整個工業的經濟發展以及產業金融資本與非產業金融資本的流向和流量。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已成為公司、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管理部門等利益相關者共同關心的焦點問題,并且亦成為整個汽車行業發展水準的風向標。
汽車制造技術是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汽車制造技術是制造業不斷吸收機械、電子、信息、能源及現代化系統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將其綜合應用于產品設計、制造、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乃至回收的制造全過程,提高對動態多變的產品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制造技術。先進汽車制造技術正朝著精密化、柔性化、集成化、網絡化、全球化、虛擬化、智能化和清潔化的方向發展。
信度(Reliability):它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也稱為可靠性,即當被測量對象本身發生變化,用同樣的“尺子”去重復測量時,總是獲得類似的結果。因此,信度也被稱為一致性。如果說一個財務指標的信度高,表示這個財務指標值經反復測試都保持一致。對不同汽車制造業公司來說,便是指這一財務指標值經反復測試都大致相同。如果說某次測試完全可靠,那么便指這次測試排除了一切誤差,絕對地準確。即這一指標值反復測試后完全保持一致,各個指標經反復測試后,其值完全相同。其實,絕對的準確是不可能的,因為受內外部影響較大。
效度: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檢測工具所測定的現象與真實情況的吻合程度,即檢驗測定工具的準確性、真實性。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財務指標的效度(有效性)指這些指標是否能有效的檢測了它所要檢測的東西,是否達到了它所預定的目的。效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主要是利益相關者即公司、股東、債券人、員工關注的點不同,由此,推測的結果只能是相對有效,而不是絕對有效。從這個意義上講,效度是一個程度上的概念,它反映了根據幾個財務指標值作出推論或預測的準確性程度。
評價財務指標的兩個重要參數:信度和效度。信度與效度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斤白糖”,兩斤是信度,白糖是效度。如果測出來的是一斤半或者是兩厘米,那就說明信度有問題。如果測出來的是鹽巴或者大米,不是我們想要糖,那就是效度的問題。它們體現一種既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關系。信度側重于指標測試結果的一致性;效度則強調達到其預期測試意圖的程度。高效度只能以指標的高信度為基礎。離開信度,效度就無法實現。同時唯有充分考慮到影響效度的因素,才會有效地增加指標的信度值,否則信度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財務指標是指收集傳達財務信息,說明資金活動,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成果的經濟指標,是可以通過企業的財務報告中的數據計算的指標。
上市公司的財務評價內容基本應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第一,償債能力。反應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負債水平以及償還債務的能力。借以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風險;第二,營運能力,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借以評價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資金周轉狀況和現金流量情況等;第三,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這一能力可以加強企業償還債務能力,提升企業信譽;第四,發展能力,反映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借以評價企業發展趨勢與經營前景。
參照我國財政部頒布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遵循評價指標的系統性,可比性和課操作性原則,所選11項財務指標均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常用指標如下:盈利能力(X1:凈資產收益率X2:主營業務利潤率X3:總資產利潤率);償債能力(X4:資產負債率 X5:速動比率 X6:流動比率);營運能力(X7:總資產周轉率X8:流動資產周轉率X9:應收賬款周轉率);發展能力(X1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1:總資產增長率)。
樣本主要選取我國滬市A股市場的30家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2013年1—4季度的財務報告(因數據量較大,本文不予列出)作為研究對象,其數據來自于新浪財經各公司披露的季報或年報,數據可靠性得到保證。

圖1 季度一KMO和Bartlett的檢驗
運用SPSS軟件對四個季度的樣本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得出 KMO值分別為:0.616、0.570、0.613、0.670,均大于0.5,基本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給出的相伴概率均為0,小于均值水平0.0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以季度一的檢驗結果為例:
首先具體分析第一季度的數據,通過SPSS軟件對第一季度數劇進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特征值,即公因子方差,從而得出各公因子對原始數據信息的貢獻率。得到表1、表2。
如表1所示,前四個因子的的方差累積貢獻率達到了84.613%,比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數據信息,將其提取出來以代表所選11項指標。如表2所示,因子成份矩陣中,因子F1絕對值系數比較大的有X5、X6這兩個指標,分別表示的是速凍比率,流動比率,這兩個指標體現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因子F2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利潤率,體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體現了公司的營運能力;因子F4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體現了公司的發展能力。以此對后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季度的成分矩陣,依次如表3所示。

表1 總方差解釋

表2 載荷陣

表3 后三季度成分矩陣
由表可知,后三個季度提取三個因子代表所選11項指標,有所得的后三個季度的因子成份矩陣表可得,各矩陣所示因子內涵一致(這里的F2’因子涵蓋了季度一中F2和F3)由各表歸納可得:因子F1中絕對值系數比較大的有X4、X5、X6,體現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因子F2’中絕對值系數較大的有X1、X3,體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絕對值系數較大的有X10、X9,體現了公司的營運能力發展能力。
通過因子分析法,從11項指標中提取了四項公因子,分別充分反映了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又根據成份矩陣表得知各指標在四個因子中所占比例,從而選取出了能最有效地反映公司情況的財務指標: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的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是總資產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發展能力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同時,各因子對評價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貢獻大小不同,貢獻最大的是償債能力;其次是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貢獻相對較小。因而,可以據此分析各公司財務優勢與不足,衡量其在汽車制造業所處位置,借此調整公司財務管理目標,改善公司綜合財務狀況,從而提升公司競爭力。
[1]劉文濤、雷橋亮: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行業分析——以汽車行業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2007.
[2]易躍明、梁戈夫: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財務診斷中的比較[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