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娜
摘 要:電機及拖動課程是高職高專電氣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既有基礎性又有專業性。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同時,它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可以說學生學起來難,教師教起來也難。本文針對該門課程在教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教學探討。
關鍵詞:電機及拖動 教學改革 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a)-0129-01
眾所周知,電能在現代化工農業生產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而電機是生產、傳輸、分配及應用電能的主要設備。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都將“電機及拖動課程”作為學校電類專業重點建設的課程。而這門課程涉及的基礎理論和實際知識面廣,是電學、磁學、動力學和熱力學等學科知識的綜合。特別讓同學學習起來感到困難的是電機內的磁場比較抽象,既看不到,也摸不著。就現在來看,本門課程的課時也隨著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以及專業培養計劃的調整而大大縮短,比如我院電氣自動化專業以前的學時是96學時,現在只有64學時。針對目前這種普遍的壓縮學時的情況,更加有必要進行教學的改革和探討。
1 本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
1.1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電機及拖動”是“電機原理”和“電力拖動基礎”兩門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主要講述直流電機、變壓器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行原理和工作特性;著重分析直流電動機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及其啟動、制動和調速的方法、原理、特點及應用;簡單介紹常用交流電機、常用控制電機的原理及應用和電力拖動系統電動機容量的選擇問題。
1.2 本課程的課程目標
1.2.1 知識目標
(1)對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的結構及基本工作原理有較清楚的理解。
(2)對交直流電動機的拖動特性及選擇有一定的了解。
(3)對變壓器的結構及工作特性有較清楚的認識。
1.2.2 能力目標
(1)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電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打下基礎。
(3)聯系思想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
1.2.3 素質目標
(1)對從事電機相關技術工作,充滿熱情。
(2)有較強的求知欲,樂于、善于使用所學電機與拖動技術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3)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在工作實踐中,有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2 本課程講授過程中存在的難點
總體來說,分為理論教學上的難點和實驗實訓教學上的難點。
2.1 理論教學上的難點
“電機及拖動”這門課程學生學習起來普遍感到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理論性強。課程的主要內容不僅涉及到抽象的電磁場等電磁理論,還有一些公式的推導和計算,比如直流電機感應電動勢和電磁轉矩的計算、三相異步電動機起動電阻的計算等,公式難記憶,步驟多;再比如三相變壓器負載運行時的基本方程等。
對于直流電機、變壓器及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也是理論教學上的一個難點。同學們在生活生產中見到的電機一般都是密封的,根本看不到里邊的結構和材質,學生只能憑借教材中的圖片獲得印象,不夠形象直觀,這樣在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或知識時必然會存在理解不到位的現象。
2.2 實驗實訓教學上的難點
“電機及拖動”課程同樣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在一學期64學時的前提下,安排實驗也是一個難點。電機是企業生產一線的用電設備,不可能把生產線中的電機搬到實驗室來做真實的實驗,所以課程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比如主要是從實驗中電機基本工作原理的驗證、電機機械特性曲線的繪制等。
再者,工廠企業最常用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它的額定電壓是380V,考慮到電機的操作安全性,現在的電機實驗臺上配備的電機也都是電機的模型,和工廠企業真實環境下的電動機還是有所差別的。即使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電動機都是一直在工作,再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經濟成本、安全因素等,學生也沒有機會拆裝電機。所以,目前來講,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既能使學生面對面地接觸電機生產實際,教學會更加具體、生動,也能使學生親身感受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等。
3 “電機及拖動”課程學習方法的探討
本門課程在學習時,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實驗操作技能,這是本課程的特點,也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本課程,下面提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1)本門課程開始學習之前,必須重新復習、掌握電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電磁感應定律、左右手定則等重點。
(2)對于電機結構,要弄清各主要部件的組成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印象。對于公式,不要死記硬背,應該從物理的概念上,先理解,再記憶。
(3)由于本課程設計到的電機類型比較多,要注意比較每種電機的異同、每個概念的異同,經常應用總結對比法。
(4)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多看一些電機工作的視頻、各行各業的應用,把電機的相關知識融入到職業資格鑒定中,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
4 結語
總之,教師在講授本門課程時,盡量做到形象直觀,簡化計算、公式等的推導,側重電機的應用,使學生掌握“適度、夠用”的電機與拖動理論知識,能掌握電機及拖動系統應用能力,為后續課程打下堅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曉娟.電機及拖動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 許曉峰.工程應用型“電機與拖動”課程改革初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S1):97-99.
[3] 陳亞愛,于蘇華,周京華,等.“電機及拖動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與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S1):95-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