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恩
直觀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運用好直觀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機,還可以使啟發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形成師生、生生合作互動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直觀教學問題情景設置啟發在政治教學中,開展直觀教學存在著許多有利條件。電子網絡信息技術為直觀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豐富的影像、圖片等相關資料,極大地豐富了教師教學取材,為改善教學效果帶來很多方便。
下面是本人利用直觀教學原則就高中政治《國家財政》一框題進行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學準備工作
首先,對所教學的內容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國家財政》包括一框題兩個小目。第一目主要講財政的目的、含義、本質、國家預算(財政實現的兩個基本環節)以及財政的作用;第二目主要講財政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財政收入和支出之間的關系,其中財政收入方面主要有財政收入的渠道和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兩個方面。本人根據本框體兩小目的情況,做了適度的調整,然后分成五個有機聯系的知識點來講。第一點是對財政的一些基本認識,主要為財政的目的、含義、本質、實現環節;第二點是財政收入及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第三點是財政支出;第四點是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及影響(包括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盈余、財政赤字);第五點是財政的作用。本人把本框細化為五點的緣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學習接受水平。另一方面,是通過這種細化可以在整體學習國家財政相關知識的同時,把每一個點當成獨立的知識點來分析把握。每一點可以自成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變得比較容易、簡單,操作起來方便。在討論分析時不容易混淆各個知識點的內容。
其次,圖片、資料等有利于直觀教學的資料的準備。直觀教學必然要有符合教學內容的方便學生閱讀理解的圖片、文字等材料。第一,相關材料的準備既要豐富,能讓學生從中全面連接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又要典型精簡,具有針對性,讓學生通過對這些資料的閱讀準確地理解把握所學內容,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第二,直觀教學資料的選用不僅要新穎,取材于當前時事政治之中,而且要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經常關注的能夠通過生活的一般途徑便可以輕松獲得的資料。這可以讓學生感覺新鮮、有趣,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此,根據國家財政相關內容,本人在教學中精選了當前國家一些重要基礎設施投入,十八大會議中一些與財政知識相關的內容、稅收,釣魚島、南海問題中關系到國防等方面的財政投入等,讓學生在感官、閱讀、理解、思考等各方面充分結合起來,輕松學習,又能深刻領會。
再次,對學生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的了解把握。直觀教學不是圖片資料的簡單疊加,如果不能把握教學內容的邏輯構成,那么就會在選擇上缺乏針對性。如果不把握住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識能力,同樣會導致學生因無法學習領會而興趣下降,使課堂失去生機和活力。全面把握自己的學生,是開展直觀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本人根據所教學生的各種情況,設置了一系列教學步驟和問題情境,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啟發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
最后,向學生提供《國家財政》內容整體結構體系和思路,讓學生對本框內容在上課之前進行有條理地預習準備,形成整體印象和個人的具體看法。
二、教學活動開展
直觀教學是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關系原理在教學中的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個性到共性,再到個性的一般工作方法。教學活動的開展,由淺入深,從生活中的事例(準備的相關圖片資料)引入,逐步深入到所學內容之中,然后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上反過來分析這些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深入、把握、運用,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認知規律。在教學活動中,我向學生展示系列2012年政府活動及財政支出圖片和資料,讓學生通過這些圖片和資料總結。
1.政府在2012年都干了些什么工作?
2.政府完成這些工作需要的資金來自哪里?
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很容易得出財政與國家職能的關系,由此形成了對財政的目的和含義的認識。結合前面所學個人收入分配,社會財富的分配需要理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關系進行設問,學生由此可以得出財政是國家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財政的本質是一種分配。當學生理解了這點后,引入國家預算和決算的相關知識,說明預算和決算的重要意義及二者的關系。由此第一個知識點逐步被學生掌握領會。
說到財政,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兩方面,這從財政含義中學生可以理解出來。本人緊跟著前一知識點,引入財政收入和支出相關三個知識點的問題(設問參見文中準備工作部分),逐步引領深入,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分析,很快就掌握住相關知識點。再下一步,開始總結。當學生把握了財政支出方向以及財政收入和支出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后。充分發揮學生發散思維和復合思維的作用。讓學生思考:
3.通過財政的支出和財政收支之間的關系,分析總結財政有哪些作用?
學生以此問展開,逐步提出財政各種各樣的作用。本人通過板書,把學生提到的作用一一書寫在黑板上。然后根據學生得出來的結論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歸納總結,最后得出教材中所總結的財政的三大作用。
經過教學活動開展,學生對教學內容相關知識點的把握相對零散的。因此必須再進一步歸納總結,讓學生對《國家財政》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納入到頭腦之中。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設置情景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理論,來分析說明練習中所涉及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強化學生對知識要點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三、課后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并不是直觀教學的運用,但是通過反思可以讓自己明白自己在教學全過程及每一個階段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自己對直觀教學的認識和理解,為以后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和開展直觀教學活動提供經驗教訓。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直觀教學是教師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但是對于每一次具體的教學活動來說,沒有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遵循直觀教學原則的同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學生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靈活設計教學思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高中《經濟生活》第三單元第八課第一框《國家財政》.
[2]《教育心理學》第六章.
[3]教育學.
[4]高中《哲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