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仲萍
“歷史”應該是有生命的,它不應只是故紙堆里的老掉牙的陳年往事,而應該是“動起來”的有哭、有笑、有追思、有激情的連動的音符,它給了人們盡情地展開想象翅膀的廣袤的空間,給了人們心靈自由舞蹈的寬闊的舞臺。作為歷史教師,要讓歷史的生命在歷史課堂上綻放光彩。
歷史生命課堂激情記得趙亞夫老師曾說:“……把歷史課上得不像歷史課了,歷史課就已經死亡了。同樣,把歷史當成兒戲,胡編亂造的演繹,不僅失掉了歷史教育者的良知,更糟的是它會扭曲學生的歷史意識……”因此,“講歷史就一定要講出歷史的‘道,學歷史就一定要學出歷史的‘味”。這句話,我至今記憶深刻。歷史就應該具有歷史的味道,更應當借鑒于現實。“歷史”應該是有生命的,它不應只是故紙堆里的老掉牙的陳年往事,而應該是“動起來”的有哭、有笑、有追思、有激情的連動的音符,它給了人們盡情地展開想象翅膀的廣袤的空間,給了人們心靈自由舞蹈的寬闊的舞臺。這些不正體現了歷史的生命嗎?就像齊健老師說的那樣“我們的歷史教學所要教給學生的歷史,就必須也必然應當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即它應當是‘有思想的歷史、‘有情感的歷史和‘有生活的歷史。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們感受到‘人在歷史之中真切‘躍動著的生命?!蹦敲?,應怎樣讓歷史的生命在歷史課堂上綻放光彩呢?
一、構建敢于探索、善于思辨的課堂
歷史本來是很生動的,但是傳統的教學和考試卻把歷史變成了死記硬背,使大多數孩子從小對歷史產生了抵觸情緒,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缺乏歷史人物的風采,缺乏歷史畫面的重現,缺乏人物事跡的渲染……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的應試教育把“活”的歷史教“死”了。因此,在歷史教學中,給教材內容賦以生命,讓“歷史味”濃起來,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方式,不斷的學習、借鑒、更新,實現教育和學習觀念的根本轉變,走出一味死記硬背的歷史教學死胡同,多讀書,開闊視野并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情境導入、解讀歷史故事、角色體驗、問題探究、合作探究等,讓歷史“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時的歷史課堂,不再是教師一人的“表演”課,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是學生敢于闡明觀點、善于思辨的舞臺,這樣的課堂;培養的不是只會機械記憶的機器,而是有著歷史意識、有著思辨能力的人。這樣的歷史課堂怎會不生機勃勃!
二、營造富有情感、充滿激情的課堂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實現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現則是三維目標的魂之所系,它并不是僅僅指讓學生記住或懂得了多少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能生成一些讓人終身受益的內在的東西,也就是思維、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等。然而,目前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仍在中學歷史教學的舞臺上逗留,從而使歷史教學變得枯燥而乏味,學生缺乏一種情感體驗,無法在愉悅中感受歷史的智慧。其實,學習歷史應該是一個體驗喜怒哀樂的過程。劉鐵方說:“盡管教育并不是為兒童的趣味而教,但教育也絕不意味著放棄兒童世界的兒童趣味?!蔽蚁耄徊繘]有趣味的歷史書,絕大部分學生是沒有趣味去讀的,我們的歷史教育的目的是“如何讓學生去感動”,而絕不是“如何讓學生去記憶死知識”。學生喜歡歷史卻又不由自主地討厭歷史課,這是對新時代的歷史教師的一項艱巨的考驗,如何才能營造出富有情感、充滿激情的課堂呢?
首先,必須重視歷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就像趙亞夫老師所講:……“以往凡是把歷史課講的不熟不透的教師,都是因為學科功底不好的緣故……”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內在人文修養,注意語言藝術的運用,“觸動情感的語言是最深刻的”,抑揚頓挫、生動活潑的語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震撼學生的心靈;教師也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及時豐富更新,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情境導入、圖片影視資料欣賞、角色扮演、錄制微課等,調動學生激情迸發并從中獲得對歷史的審美感。當然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也不能隨心所欲,資料的選擇必然與授課內容息息相關,既能寓教于樂,博得學生喜愛,又能寓教于史,觸動學生創新思維,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其次,注意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展現歷史科特有的功能之美。英國歷史學家卡爾·貝克爾說得好,“只有借助現實,我們才能理解過去;只有借助過去,我們才能充分理解現實?,F實和歷史是相互對應的兩扇窗戶,關閉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戶,彼此的溝通就難以實現?!痹诮虒W過程中把古與今,過去與現在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真實地感受歷史,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正確地評判能力的培養。在我們身邊的任何事與物,都可尋找到歷史的淵源,同樣,任何的歷史事件都可以讓我們引以為戒?,F實生活的豐富多彩讓我們的歷史教學也更加生動起來,比如,人類的永恒主題——和平與發展問題、環境污染引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國際舞臺上的不安定因素——恐怖主義問題;世界動蕩不安的源頭——大國強權問題、現代政治的毒瘤——腐敗問題等,都是與我們都休戚相關的重大問題。我們的歷史教學不能對此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應該讓學生更多地關注國際風云變幻,關注人類社會,更多的體會自身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當然,我們也應當重視鄉土教材的利用,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人物就在身邊、就在家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青少年享受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的互動,引起心靈的共鳴和回響。
每個年輕的心靈里,都有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焰,關鍵在老師怎樣去點燃。所以,必須給歷史注入生命,讓歷史真正“躍動”起來,細細品熬“歷史味”,學生才能夠“回味無窮”。當然,這并不容易,但我知道我們必須去努力,去打造更有生命力的課堂,創造人文性的歷史教學,才能讓歷史回歸現實的價值,這是我們身為歷史教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