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霞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構建高中數學的教學策略。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情境,并且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問題以及小組合作的能力。
生本理念高中數學教學小組學習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生本理念已經進入到了高中數學的課堂。以生為本構建課堂教學,使得學生能在教學過程當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培養數學能力,已經成為了構建高效率課堂的關鍵。所以教師要結合高中的數學教學,積極思考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1.高中數學教學的窘迫現狀
在經歷過課程改革之后,初中有一部分的內容納入到高中階段學習,而大學的一部分課程比如離散型獨立事件檢驗、微積分等又放到了高中階段,而實施素質教育后,數學課的課時又嚴重不足,使得高中三年的學習任務更加緊張繁重,而面對高考的高難度,在教學當中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又要重視難度和綜合性,這樣在教學時又會難以兼顧待優生和優等生。教師每天都在提難度,趕課時,教師的講課也越來越“填塞試”,這樣就有不少的學生吃“夾生飯”,日積月累,學生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呈現出兩極分化,使得高中數學成為了學生心目中難以逾越的大山。
2.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方法不當。數學作為基本學科,其重要性學生都能了解,但是因為高中的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學習方式不同,許多學生還是停留在初中那種聽一聽、背一背、練一練的學習方法中,并不能適應高中這種高強度、高密度的學習方式,致使課堂聽課吃力,課后只是應付作業,對數學的學習也只是“看著葫蘆畫瓢”的水準,缺乏獨立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很多學生一遇到不會的問題就習慣求助他人,不懂得獨立研究,也不懂得和同學們合作討論。調查表明很多學生很少在課后進行反思總結,進行系統的梳理知識。
(2)學習興趣低下。傳統的講授課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過長,因此致使學生精神高度緊張、大腦長期疲勞,長此下去就會漸漸地抹殺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再加之數學本身的邏輯性、系統性與基礎性,成績一旦被落下就很難彌補,所以部分學生就陷入到惡性循環當中。在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數學成績最多竟然相差一百分,因此有少數的學生甚至已經放棄了數學。
(3)作業負擔沉重。學生所面對的數學作業,往往不由自主地就會陷入到“題海”中去。另外,除了數學,其他的學科也同樣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這樣就導致了學生每天都要疲于應付上課和作業、考試,身心俱疲。沉重的作業負擔也使得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內容的吸收,課后的反思和總結,而且也讓學生更加厭學。
(4)數學素養不高。因為教師對課堂時間的把握控制,使學生習慣了盲目聽從教師的講解,不敢質疑,不會反思,不會合作交流,也就更談不上有創新的精神。這就導致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函待提高。
二、生本理念的教學探究
1.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構建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1)以生為本,確實掌握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生本理念的高中數學教育,先是要尊重學生,要全面依靠學生,要在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設計教學,這樣就需要教師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有的知識和其要教授的內容能夠有一個有效的知識銜接點,據此構建高效、實用、快樂的課堂。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摸清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配合學生逐漸在教學中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教師不僅僅要在開學之初摸清學生的數學能力,還應該在教學進度進行到一個新的階段后,對學生再進行適當的考查,這樣能夠不斷調整教學的進度,使學生做出積極地思考和有效的探究。
(2)以學定教,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現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在于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所以,教師要依據學生現有的數學能力,本著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激情的原則,制定教學的策略,讓學生能不斷優化學習的方式和方法,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教學情境
(1)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內容。高中的數學課程中有些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單憑教師口述是不能讓學生感知到抽象的教學內容的,這些就需要教師用到多媒體課件來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的聲、像、光、影不但能和傳統的教學形成優勢上的互補,而且還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查閱歷年的高考試卷,圖像和試題密不可分,所以擁有準確的空間定位能力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基礎。多媒體課件所特有的教學功能能夠同時調動多種感官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數學里的抽象內容。
(2)有效突破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教學的難點、重點,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橢圓定義》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播放行星的運動過程動畫,對學生的思考進行引導,然后再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堂的內容重點,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進行引導,此時學生就可以更直觀地感知到教學的內容,能有效地突破教學上的難點、重點。
3.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主動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首先,教師在平常的教學當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挖苦、不嘲笑學生。對學生的發言應多肯定、多鼓勵,樹立起學生自我展示的信心和勇氣。在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才能大膽發言,表現自己。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競爭機制來激勵小組成員,用集體主義的精神來感召每個組員,只有這樣落后的學生才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進而積極的投入到為小組爭光添彩的合作當中去。同時還要根據課堂上發言的表現、課后作業完成的質量和考試成績進步的程度等多方面情況進行推優評先的活動,比如期末評選“積極發言獎”“光榮小老師”等,并可以適當給予物質上獎勵,這樣就可以保證讓每一個學生都所有進步,避免了只有優等生唱獨角戲。最后,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讓學生能夠熟練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轉化為數學上的語言,并慢慢做到準確、簡潔。一般可以開始先培訓六、七名優等生當小組長,之后再由組長培訓小組其他人,盡量讓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都日趨科學、嚴謹。
三、結束語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正確無疑的,是它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回歸到人性教育的道路,但是這條路卻困難重重,最大的障礙不是我們的老師們想不想搞生本理念,或者是會不會實踐生本教育,而是學校和社會,他們才是擋在前進道路上的巨石。我相信給我們足夠的信任和時間,一定能探索到一條可以把生本理念和高考完美統一的路徑,只有這樣的生本教育才更具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趙彥魁.中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2]張秋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淺探[J].學周刊,2011,(23).
[3]生本教育專輯[J].人民教育,2009.15-16.
[4]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