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國
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改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做到真正的主體參與。從主體參與對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意義出發,重點提出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策略方法。
主體參與初中語文綜合實踐一、前言
主體參與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要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課堂的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學生要積極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要表現出對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在主體參與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與學習,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初中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二、主體參與對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意義
1.主體參與能夠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通常都是按照“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扼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學生沒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提高,甚至出現對初中語文學習的興趣。主體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能夠以學生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增加學生對課堂的支配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間,能夠在課堂中自發地研究和探索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并在研究和探討中發現問題,并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因此,主體參與下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課堂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以及語文知識的綜合能力的目的。
2.主體參與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主體參與的初中語文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都是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學的方式和內容都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以學生的興趣與愛好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讓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產生興趣與愛好,進而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和探討的精神,啟動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慘與課堂教學的討論,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討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三、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教學,主要倡導的是加強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參與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問題。充分運用綜合的知識以及課堂的活動設計去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如何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活動的引導作用。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主體和對象是學生這一教學理念。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例如,在《黃河,母親河》這篇課文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網絡資源,下載有關黃河的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故事以及黃河的歷史文明等視頻和圖片,然后利用Flash以及PPT等教學軟件通過音像以及文本的解讀讓學生了解黃河,消除學生對黃河的陌生感,產生研究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研究探討,讓學生自主搜集有關黃河的文章、諺語以及傳說等資料,讓學生互相討論,激發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合理設計活動主題
初中語文教材,作為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以初中語文教材作為教學的藍本,積極采用課外的信息資源對教材作為補充,合理科學地設計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題。教師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可以充分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通過講述與本單元知識契合的故事內容,舉辦單元知識的辯論賽和知識比賽以及手抄報評比等活動,讓學生成為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主體,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獻給母親的歌》這一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仔細閱讀這一單元的課文,升華主題內容。教師通過舉辦“媽媽,我想對你說”的主題演講活動,讓為一位學生上臺演講,表達自己想對母親說的話。同時,教師在演講過程中,也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關于寫母親的優秀文章進行朗讀。通過主題演講的活動,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參與這一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來。同時通過“媽媽,我想對你說”的演講,能夠讓學生了解母親為子女的奉獻,學會感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感恩情懷。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作為基礎,體現學生對語文綜合知識的整體和實踐的應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要重視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師自行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日常的商場里尋找店鋪的標語、廣告詞上面的錯別字。同時,要求學生把找出的錯別字認真記錄下來,然后在課堂共同討論,找出這些錯別字出現錯誤的原因。通過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使得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拓寬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渠道,激發學生研究探討的積極性。
四、結語
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要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合理設計活動主題以及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提高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辛孝定.對初中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20(6):57-58.
[2]衛立華.淺談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J].語數外學習,2012,(12):50-52.
[3]馬繼開.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J].綜合天地,2014,(15):31-32.
[4]張惠鋒.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時代,2012,(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