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琳
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合作意識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探索如何通過提高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動手能力和交流能力來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共分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背景與意義、實施目標、實施步驟、實施過程和取得的效果五個部分,通過探索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過程中,學會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應用一、小組合作學習的背景與意義
當前是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時代,許多工作需要集體的智慧與合作才能完成。教育領域也是這樣,合作的精神、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基層教育者的重視。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教授數學知識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習慣的責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筆者通過研究,認為“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在讓學生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激發創造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形成合作意識等多方面的提高,繼而提升整體素質,改進學習成績。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通過成立學生學習小組,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群體的作用,個體之間進行研究、交流、討論下開展學習,共同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目標
1.通過實踐小組合作學習,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而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方法。
2.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配合,初步學會如何通過合作達成目標。
3.體現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動手意識和主體意識。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
1.加強學習,做好理論準備
通過搜集資料、查閱期刊、請教專家等收集有關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資料,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打好理論基礎。
2.因材施教,實施分組教學
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組,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根據本班情況設每4人為一組,其中每個小組好、中、差搭配,有正、副組長,并對小組長進行培訓指導。開展合作學習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訓練。根據需要,在組內設立幾個崗位。
例如,組長:負責對合作內容進行分工,保證每個成員切實發揮作用;對活動過程進行掌控和監督,維持好活動紀律。
記錄員:負責全面、如實、詳細記錄合作過程、存在問題和討論結果。
匯報員:匯總組內合作結果,代表本小組在班內進行交流。
(三)合理搭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1.激趣導入,師生合作,共同確定學習目標
開展合作學習,要在現階段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特點準確選題,不能盲目濫用、亂用。每一個合作內容的確定都是一個問題情境的選擇,既要激發學生興趣,又要給學生設置適當難度,讓他們通過激烈的“頭腦風暴”后,在小組集體的力量下得以解決。例如,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時通過水立方這一建筑引入復習,學生大部分能回憶起學過的知識,小組首先進行匯總,對知識進行回憶整理,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主要特征、表面積、體積的計算以及所用到的單位,通過回憶、討論、歸納、整理,激發學習興趣,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和信心。
2.精心設計討論題,合作探討學習掌握新知
(1)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既能激起學生興趣進而產生破解難題的動力,又能充分發揮合作功能、共同解決的題目,讓學生的思維始終沿著目標方向,一步步接近,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時,提高合作伙伴間的效率。例如,《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估算》這一課題,可以留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嘗試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允許并鼓勵他們有不同的算法,要尊重他們的想法,針對學生得到的幾種不同的口算方法,鼓勵學生質疑交流,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明確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配合專用教具、學具,對學生進行輔助性的幫教,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如在教學中用投影機展示小組合作的結果、小組合作擺小棒等都能發揮很大作用。
(3)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學生能進行獨立的思考,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路,進而進行交流,讓學生有發表意見、表達想法的舞臺和機會,并進行熱烈有序的討論。例如,教學二年級的《帶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時,要給小組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討論“為什么要在算式里加括號”,并敢于讓匯報員講述,進而更好地體味運算順序。
3.及時反饋意見信息
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的問題要區別對待,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對獨特的、新穎的、有創造性的見解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錯誤的、疏漏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糾正。
4.實際運用延伸發展促升華
知識,要學以致用。總結延伸階段,要讓學生及時歸納學法,促進知識升華。例如,在總結某一類題的算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當時學習狀態,選擇有針對性的、靈活多變的方式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認為自己是教學主體,在自主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動手、學會合作、學會提高。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一是發展了學生的社會知識性。通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滿足了學生學習和交往的需要,使學生在評價反思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和交往的技能,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的發展,性格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很多學生變得開朗、能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他人、抵制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二是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師為學生學習創設了明顯區別于一般教學過程的良好環境,以提升學生素質能力為中心、為目的,培養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他們學會自主創新,掌握學習方法,同時培養了嚴謹科學的良好素質。學生在掌握了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學到了真正的技能,做到了“活學活用”。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成績,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更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行為。
三是形成了教學合力。每個學生平等參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得到深入具體的交流,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學生們動腦、動手、動口,互相啟發、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是激發了學生興趣。在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同時,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取得了成就感,進而激發了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是集體教學中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的有機結合,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分別取得或多或少的分層效果,每一個學生共同參加、共同努力、共同收獲、共同分享成功,彼此間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亞敏.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下的探究式小學科學教學.華中師范大學,2006,(04).
[2]李柏峰.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6.
[3]張中西.試論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自主學習.現代教育科學,2010,(05).
[4]劉志慧.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關鍵.江西教育,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