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近年來,高考越來越注重對于閱讀能力的測試,表現在閱讀量的加大,難度的增加,以及綜合性的試題逐漸增多等方面。對于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大閱讀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照一定的規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而找到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癥結所在,找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入口又是我們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閱讀障礙閱讀方法閱讀興趣對于每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要想熟練自如地使用英語,就一定要明確英語學習中各種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和方法是有區別的。從學習角度來講,“讀”是基礎,要達到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綜合提高就應該首先注重增強“讀”的能力。英語閱讀中學生英語學習階段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一、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對提高英語水平至關重要,但學生在閱讀中會遇到諸如詞匯、語法、背景知識、閱讀習慣等多種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閱讀效果。
詞匯量是制約英語閱讀效果的基本要素。應對不同體裁、不同篇幅的閱讀資料,制約學生閱讀速度的就是詞匯量偏低這一問題。
英語語法混淆。英語語法對于每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應該作為必會內容。因為在熟記單詞的基礎上,要用英語清楚準確地表達自己,是需要掌握英語基本語法并弄清句子成分構成的。
背景知識匱乏。背景知識的重要作用通常會被大量的英語學習者忽略掉,因為更多的人把閱讀障礙歸因于生詞和長難句的理解,由于對于所讀資料背景知識十分陌生,而造成對文章理解上的重重障礙。尤其是一些以特殊歷史為背景的英文資料對讀者來說更難解其義。
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略讀法。是快速閱讀中的一種方法,通常又稱為瀏覽。略讀的關鍵是在能抓住文章要點的前提下以個人最快的速度閱讀,主要目的是獲得足夠的信息以便準確地回答有關文章主旨和大意的問題。利用略讀法做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首尾兩段,因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點明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圖,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則常常總結歸納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查閱法。考生從文段中獲得所需的具體信息,可以不需要閱讀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閱讀就行,這種方法就是查閱法。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順序能幫助考生在閱讀和回答問題時做到高效省時,準確無誤。
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法。考生應該有意識地積累英語單詞,沒有一定量的英語單詞作基礎和保障,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都無從談起。考生可以根據“詞不離句”的原則,把一個生詞放在具體的句子語境中記憶。
判斷推理法。運用以上方法學生已經能做出好多題,但是在答題的時候,考生有時會發現所給的四個題項中,有不止一個選項可以作為答案項,這時就應該意識到該題是一個判斷推理題了。在答題時,考生一旦發現有一個看似正確的選項,就立即把它作為正確答案的備選項,這是不明智的,正確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選項中還有沒有更完備的答案。如果有別備選答案的話,就要根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選擇比較,去偽存真,做出深層理解和全面分析,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選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的最佳答案。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些閱讀資料篇幅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語法現象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作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么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演示什么,學生就看什么。這樣的學習有什么主動性呢?
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并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等。
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閱讀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立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索,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透徹的理解。
綜上所述,針對英語閱讀中存在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提高閱讀效果的主要途徑。除此以外,閱讀興趣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充分發揮閱讀者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大量的閱讀實踐,一定能在閱讀上收到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