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彪
明確目的,注重實效;交叉使用,注重實效;新老結合,注重方法;選好媒體,注重準備。從以上四個方面,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如何用好電子白板進行了探討。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電子白板隨著教育現代化逐步實現和推廣,電化教學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近兩年,綜合媒體 ——電子白板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村小學的教學效率,促進了教育教學資源的平等獲取。但是,由于農村電子白板的使用起步較晚,在實際應用中,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偏差。因此,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做到“四個注重”。
一、明確目的,注重實效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電子白板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但它并不是主要手段,而是輔助手段。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兩種能力,只有在聽說讀寫的實踐過程中才能逐步培養起來。運用電子白板一定要為語文教學目的服務,防止因為運用電子白板而削弱了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
首先,要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考慮有沒有必要使用。如有教學內容淺顯易懂,就不必要使用電子白板。有的課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或平時學生接觸較少,確實需要配以電子白板學生才能理解的,要注意從教學目的出發,不能單從形式上考慮,要使電子白板真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受到思想教育。更不能像個別老師那樣,全盤照搬,找一篇優質課件,不管網子帽子,播放了讓學生去學。
其次,電子白板要取得教學實效,還要針對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綜合的考慮。如對低中年級的學生,宜選擇直觀感較強的教學媒體;在進行朗讀訓練時,可放幻燈片或投影片,配以錄音;在進行作文指導時,可以組織學生看電視或錄像,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達到模仿和有感而發的效果。此外,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何時用,怎樣用,也要據情而定。如展示情景、指導觀察時,宜先看后講;在講解童話或寓言的重難點時,宜定格使用錄像片,啟發思考,加深理解等。這樣才能發揮電子白板的優勢,提高教學實效。
二、交叉使用,注重實效
教學包括許多環節和步驟,需要多種媒體相互配合。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用多種感官分析、接受知識,增強學習效果。多媒體包括電子白板為主的電教媒體,也包括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卡片及自制教具等。農村教師要注意把電子白板等電教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的地運用到教學中去,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長處。
如何用電子白板教學,雖然它能夠提供形聲并茂的文字,清晰逼真的圖像,達到感染力較強的藝術效果,但是,由于它對視覺和聽覺有較強的刺激,若學生始終處于這種強刺激下,很容易疲勞。而掛圖提供的圖像,黑板提供的文字,老師講解的語言,屬于對視聽的弱刺激,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因此,在設計此類教學時,應考慮電子白板與傳統媒體的交叉使用。如圖形信息或帶總結性的文字信息由電子白板提供,板書之類的文字信息,由黑板提供。這樣,學生的聽視覺有一個調節過程,才能使學生始終集中注意力,以充沛的精力進行學習。
三、新老結合,注重方法
在電化教學中,學生接受信息離不開視聽。學生由視聽提供的信息,不但要感知它,更要理解它,而感知、理解都必須思考。因此,在進行電子白板教學時,教師要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觀察法、談話法、閱讀法、演示法等,并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在運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時,學生容易產生兩種偏向。特別是農村孩子,剛開始的時候表現出高漲的情緒、濃厚興趣,逐漸變得無動于衷,缺乏思維的積極性;另一種情況是,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電子白板上的課件和多媒體,忽視與課文內容的聯系,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半停頓狀態,適時通過談話、提問等互動方式,啟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利用白板提供的資料去學習課文,進行語文訓練。
如我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小熊住山洞》課后“我會寫”時,先用電子白板投出“左”“右”在田字格的間架結構和書寫順序,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我進行講解范寫,讓學生注意,強調“左”主筆畫時撇,“右”主筆畫是橫,學生書空,用手勢、動作演示方向,最后學生描紅練寫。整個流程交叉有序,把白板教學、師生互動、學為主體有機結合,學生的情緒特別高。再如,教師用電子白板出示了重點句段后,就讓學生閱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或小組合作交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老師根據訓練目的,讓學生讀思結合,整節課學生看的全神貫注,讀得津津有味,思考的投入細膩,既獲得了知識,又受到了閱讀技能的訓練。
四、選好媒體,注重準備
為了避免生搬硬套,硬性模仿,使用電子白板課前要注意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目的、內容、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好教學媒體,設計好教學過程,安排好媒體使用的時機、時間和方法等。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編好媒體使用的順序,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記得電子白板剛進農村小學時,很多老師不管適合不適合當地的教學情況,一切拿來主義,把相應的課件在白板上播放,讓學生看完了事,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使用電子白板必須做到認真設計,精心安排,恰當使用。其次,電子白板有其固定的操作程序和嚴格的制作要求,使用標準。因此,教師必須熟練的掌握媒體的性能、特點和操作方法,并認真的準備軟件。合理巧妙地使用電子白板,是既買菜又炒菜的學問。課前要注意檢查硬件有無障礙,放置位置是否合適,軟件的質量是否合格,是否進行了編號,如事先制作好的幻燈片課件,要反復多試幾次,做到萬無一失。力避因為準備不足,在課堂上出現失誤,或到時手忙腳亂,影響教學效果。
上述四點是我對農村小學使用電子白板應注意的淺顯認識。電子白板是綜合性電化媒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個新事物,特別在農村起步較晚。運用電子白板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是把別人口袋里的錢裝到自己口袋里的事情,是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裝進廣大農村師生腦子里的事情,需要多方協作,共同努力,勇于實踐,積累經驗,開拓進取,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