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霞
“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中,不少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近兩年來我也一直在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實效性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幾點不成熟的體會。
一、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讓每一個都學生都可以體驗到探索與發現的過程,體驗到成果的樂趣。在小組的分組上,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習慣、興趣愛好、成績良莠等方面的因素,合理地進行分組,確保小組成員結構的合理性。
二、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及學習時間
小組合作學習不可濫用。合作學習的內容要難易適度,如果所布置的問題太難,學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誤時間,而且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合作失去興趣;如果合作完成的問題過于簡單,輕而易舉就可得到答案,這樣的合作就只是流于形式,沒有起到合作學習的作用。合作交流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討論價值,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要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帶給學生強烈的成功感。
三、組織有序,養成合作習慣
合作學習,學生是主體,但由于學生的年齡所限使得在組織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在無關痛癢的問題上花費大量時間,使合作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師應在組織上下功夫:(1)小組交流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生學會傾聽,小組內成員在匯報時,其他成員一定要注意傾聽,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見解。(2)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進行交流,要組織好匯報時的語言。(3)教師指導要到位,小組合作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疑難點,及時地去引導他們,甚至加入他們小組中去幫助他們。
四、建立激勵性的評價機制
為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要激勵學生不斷提高小組合作活動的水平,加強激勵評價。我在教學中很好地利用好評價表,同時每個月都會評價出最優秀的小組、最團結的小組、最佳發言人、進步之星等,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學生之間的交流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有效途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得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