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毓茹
摘 要: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學習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熟知的一個教育理念。健康安全地進行一日活動就是孩子們生活的全部。因此,幼兒園各項活動是否安全、合理、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一日活動中,如果能較好地培養孩子、老師及保育員的保育意識,則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創新;保育;幼兒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中學習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熟知的一個教育理念。如今,保育的觀念從傳統的“保護身體發育”擴展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從“安全保護與衛生”擴展到“實施教育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保健”,健康安全地進行一日活動就是孩子們生活的全部。因此,幼兒園各項活動是否安全、合理、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一日活動中,如果能較好地培養孩子、老師及保育員的保育意識,就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通過對教師們組織一日活動的觀察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
1.豐富幼兒的基本安全常識
教師應廣泛收集有關日常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資料,教育幼兒不做有危險的事情,有意識地利用故事、游戲等教育手段向幼兒宣傳安全方面的常識。如,組織幼兒到馬路上走一走、看一看,教幼兒認識并知道紅綠燈、人行橫道線及各種路標的用途。戶外活動中,教師要提醒幼兒檢查自己的服裝是否整齊。引導、提示幼兒觀察游戲場地是否有安全隱患,待確認場地安全后方可進行游戲。在游戲中教師要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教育幼兒游戲中不亂跑和快速奔跑等。
2.養成快樂健康心境
眾所周知,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兒童也有喜、怒、哀、樂,健康的孩子也會出現短時的消極情緒,但消極情緒表現得太過分、太頻繁,如,焦慮、恐懼、強迫、抑郁等情緒反復出現,就難以稱得上是心理健康了。努力配合家長找出孩子的心理問題,針對性地進行特殊的教育和護理,幫助孩子養成快樂健康的心境,使孩子們逐漸從小家融入大家,樂于與人交往,善與同伴合作,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努力培養孩子具有獨立的、獨創的、機敏的、充滿活力的人格特征和健康快樂的心境,這也是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極其重要的內容。
二、教師全面保育意識的培養
1.掌握全面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教育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所需,生理保育為基礎,心理保育為重點
如,教師具備安全意識,就能預見和估計活動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幼兒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具備拉傷、扭傷、跌傷、碰傷等小損傷的簡單處理技能及應對措施。此外,教師做到與孩子關系融洽、和諧,對孩子充滿誠意、友好,給孩子信任與溫暖。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在友好和善的氣氛中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長。提高自身實施“幼兒身心健康教育”的能力,努力使教師成為科研型教師。
2.協調幼兒、家長、保育員全員關系,共同做好班級幼兒保育工作
如今的幼兒教育不再是一個人的奮斗,而是一群人的堅守。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善于協調好各方關系,從面到點地關注身邊每一位孩子。
三、保育員細致保育意識的培養
樹立一日生活都是教育的觀念,將保育工作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游戲中。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保育時間約占用了50%,保育員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戲的時間比教師長,更有機會接觸孩子,了解孩子。現代保育觀念認為: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已不再僅僅是對幼兒日常生活的安排和護理、身體的保健和養育,保育工作更關注如何提高幼兒的成長質量,如何創設和提供增進幼兒健康的生活環境條件和寬松、和諧的人際心理環境,重視關注幼兒的情緒和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保育意識不斷增強,保育工作的實施已逐步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的各個環節之中。在“教育要滲透幼兒的一日生活”教育觀念指導下,為培養保育員們深入細致的保育意識,我園合理制訂了保育員一日工作常規及保育員一日工作時間,減少衛生工作所占用的大量時間,盡可能地讓保育員有時間參與教育教學工作,為保育員提供教育氛圍及展示的機會,讓保育員參與教育教研活動,使她們明確每日、每周、每月的各項活動目標,了解本班特殊典型案例,根據班級幼兒的身心需求,有針對性地配合孩子及教師進行一日活動。
綜上所述,“三位一體”就形成了幼兒園活動中的主動保育,在這種新的保育觀的基礎上,保育不僅要體現全面發展的教育觀,更要反映下一世紀社會與人才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僅要搞好傳統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視“保”與“育”的相互作用過程,將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靜.幼兒園游戲活動形式特征及結構探析.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3).
[2]邢克超.法國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幾個動向.比較教育研究,1980(02).
[3]毛智屏.內部言語問題.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Z1).
?誗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