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莉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根據30年的教學經驗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情感投入、化學競賽等方面培養學生學習化工分析的興趣做了嘗試。
關鍵詞:化工分析;培養興趣;多媒體;情感;競賽;化學興趣小組
化工分析是技師學院化驗分析與檢測、橡膠工藝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化工分析是一門理論性強、應用性廣、難度大的課程。根據中職學生現狀,對化工分析課程不感興趣等特點,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做出如下嘗試。
一、根據學生現狀和培養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編寫校本教材
中職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重點”的教學目的,努力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推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個性地學習,為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從目前的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情況來看,教材的主要內容為深度較大的知識和一些基本操作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已經很難為目前的中職學生所接受和使用。一些枯燥無味的概念和一些復雜的公式,以致使學生對化工分析課程感到厭煩。所以,應對當前這種教學內容進行相關的調整。
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專業技術能力為導向,突出中等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關系。
二、利用情感投入激發興趣
師生間感情關系好,學生就會更愿意聽老師的講課,愉快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生活當中去。建立良好的、民主的師生關系,用心去愛學生,理解學生,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學生以鼓勵和指導。學生就會產生學習興趣,學習目的明確了,最終學習效果就會更好。對貧困學生資助,他們會感受到老師關愛,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努力學習并且不辜負老師的教誨。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1.借用口訣
把枯燥無味的知識編成口訣。在講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時,把“一氧二硅三鋁”編成“養閨女”。
2.常做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的技能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教師在做好演示實驗的同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分析實驗現象、歸納實驗結果,培養學生在試驗中動腦分析的能力,實驗技能的觀點要更新,方法要改進,才能保證教學效果,既要教學生技巧,又要授學生以實踐的原理,使他們有廣泛的適應能力。
3.分組討論
給予學生空間討論,發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利用化學競賽激發興趣
采取競賽的辦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個人搶答比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之間協作互助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去。
五、開展化學興趣小組激發興趣
成立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多種興趣活動。通過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去化工廠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上網、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做一些化學趣味實驗,在這些活動中,既學到了知識,又產生了興趣。
六、及時評價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及時評價學生,通過加分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老師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答案的準確性給予學生不同的分數。對于那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多加分。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七、聯系生活現象,激發興趣
教材上涉及的知識點與學生接觸到的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講氧化還原滴定法時,亞鐵離子和三價鐵離子的相互轉化理論性很強,難度大,不好理解。先給學生演示生活中蘋果汁變色的實驗。綠蘋果榨成汁,果汁短時間顯淺綠色,幾分鐘后,蘋果汁變成的黃色,加入維生素C藥片粉末,蘋果汁很快變為原狀。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想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激發出了興趣。真正體會到化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他們就會認真去學。
八、聯系社會現象,激發興趣
在講定性分析銅鋅的測定時,聯系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時常聽到一些以假充真的騙術,比如假元寶騙術。上課就用一個假元寶和一條真項鏈對比識別。分別用火燒,假元寶變黑,項鏈沒有變化。通過化學實驗現象、化學知識識別騙術,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于巖,等.提高學生學習分析化學興趣的措施研究.化工時刊,2011(04).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