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上課被各級各類教學基本功比賽廣泛使用,它的特點是你與學生彼此不了解,教學風格學生一概不知。靠你的教學能力和魅力來駕馭整個課堂,筆者以為這正是借班上課的魅力所在。有的教師害怕借班上課,而筆者恰恰喜歡,筆者可以將自己最擅長的一面展示給學生,筆者又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每位學生,有時被抽到班級任課,班主任會將班上較調皮的學生“剔除掉”,然而往往個別“最調皮”的學生,恰恰是在這節課上與你配合最好的學生之一。
如果你借班上課是在自己學校,用你自己的班級學生,你又反復彩排好幾次,學生和你配合“默契”,盡管你的課很成功,但很假!若是觀摩課,很好!若是教學能手比賽,對其他選手來說,有失公平!
筆者總結在外校借班上課七環節,有助你勝任借班上課:
環節一:抽課題
通常上課學校都是規模較大的學校,選手都在同一年級授課,但也有跨兩個年級授課,這對選手備課和評委的評課有較高的要求,一般到開課前一天下午才通知選手具體授課班級。
對組織活動的教研部門的兩點小建議:
1.各級教研部門在組織選手抽課題時盡量安排在上課的學校,有利于上課老師了解學校情況、學生情況,節約時間成本。
2.課題最好固定,不要有多個課題抽簽,同課異構教學更能看出選手水平。
環節二:著手思考所抽課題,了解相關情況
對所抽課題打腹稿,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初步制定教學方案。通過電話咨詢授課年級、班級及學生情況,最好到對方學校實地考查,通過任課老師全面了解教學進度、學生大概情況及個別特殊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筆者認為還要做好“兩看看”:
1.看看學校體育器材室里器材情況及數量;
2.看看學校體育場地的位置分布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預先備課做好準備。
環節三:預先備課
利用體育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學視頻,多鉆研教材教法,要根據前面“兩看看”考慮本節課中所用器材情況,不夠的要提前做準備。并根據場地位置和學生站隊面向,著手思考上課過程中隊形變化、隊伍調動,做到既方便,不繁亂,又省時省力。預先備課時還要能充分發揮學校教研組的團隊力量,把自己備課過程中的困惑多多向他們請教,多多地“磨課”。
環節四:試上課
在本校最好不要在同一班級反復試上,可選其他班級。請本教研組老師聽課、評課。有條件的請區教研員、學科帶頭人來進行指導,通過試上,熟悉課的流程,對細節處課后要反復推敲,對合理建議要認真采納,博采眾長。
環節五:形成正式教案
教案成文后要認真校對,教案前面要附有本次課教學設計方案及理念、課的流程,要有封面,打印裝訂成冊,裝訂要精致。教學比賽通常打印20份即可,若是觀摩課,視觀摩課的級別和人數確定打印數。教案確定后做好器材的準備,通過“兩看看”了解對方學校器材數量,不夠的要自己帶上,確保器材夠用。若器材數量準備不夠,會影響上課效果。
環節六:學生做交流
做好交流,為上好課做好最后的準備。
與學生做短時間交流,談談筆者的兩個小建議:
1.筆者借班上課,在放松練習筆者用《感恩的心》音樂配合手語做放松活動。筆者思考,如何在短時間內教會基本手語呢?僅靠課上幾分鐘解決不太現實。筆者抽到上午第4節,在開課當天,利用第3節課前眼保健操時間與學生交流,給學生講解、示范,并配合著音樂合上一兩遍。總之,與學生交往時間控制在10分鐘為宜。交流前最好通過班主任老師介紹,帶著你走到班級,便于你與學生交流。
2.上課前學生一般提前到場地,你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與學生交流一下你的課堂常規,言語要和藹可親、幽默,讓學生對你即將的閃亮登場充滿期待。
環節七:上課
課前要充分做好場地的設計和器材、音響設備的擺放,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為正式上課做好最后的準備。特別是有些場地設置需要用石灰粉劃線,寫號碼,你劃線是否橫平豎直,號碼寫得是否漂亮,會對評委產生一定的影響。劃線可是體育老師的基本功之一。
筆者對上課老師的兩點小建議:
1.年輕老師參加賽課可能因緊張、經驗不足而駕馭課堂不夠嫻熟,要放松心情,把它當作一次對自己的鍛煉,輕裝上陣可能
更好。
2.正確對待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或“突發事件”,有時當“意外”發生時,也正是考驗你的教學智慧,你能巧妙、正確地處理好這個事件,也許正是你這節課的一個亮點,筆者在參加南京市骨干班培訓時,培訓老師介紹一個案例,一名老師在教授小學四年級攀爬時,一名學生從不高的梯子上滑了下來,出現了我們所說的“突發事件”,這位學生很害怕,不敢再爬了,老師跑到這位學生跟前問明情況,確認未受傷后,開導他,鼓勵他,給他信心,讓他鼓足勇氣重新投入練習中去。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個小意外恰恰成了這節課的小亮點。
作者簡介:王孝軍,男,1972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岔路學校,研究方向:中學體育課堂教學。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