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中考復習階段是學生最關鍵的學習階段之一,如何利用這短短的三個月,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的成績有實實在在的提高,成為每一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教材攻略;專題攻略;模擬中考
一、合理安排第一輪復習,進行教材攻略
第一輪復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回歸教材、夯實基礎的過程。教師應從書本中的基礎知識入手,抓綱靠本,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條理化的數學基礎知識網絡,并讓學生熟記書上的每一個概念、公式、法則、性質、定理,弄懂書中的每一道典型例題,會做書上的基礎練習題,并會對書上的題目進行演變,做到精講精練,舉一反三,使第一輪復習更系統、更全面。所以教師必須先明確方向,找出重點,強化難點,對中考“考什么”“怎樣考”了如指掌。
將這三年的知識分為數與式、方程(組)與不等式、函數、統計與概率、三角形、四邊形、圓、圖形與變換及基本作圖八個大板塊,每一個大板塊又根據知識點的構架分成不同的小板塊,每節課復習一個小板塊,教學時,頭一天課堂中由教師提出下節課的復習提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按“提要”先自行復習,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舊知識重溫一遍,第二天教學中教師邊復習知識點邊作知識歸類,例題講解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是本輪復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引起學生對教科書知識的共鳴,在頭腦中把不太清晰的知識重新記憶并且“鞏固”,因此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待定系數法、面積法、幾何變換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針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適時提出讓學生熟練掌握。
二、第二輪基礎知識查漏補缺,專題攻略
本階段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系統的思維能力和系統的解題方法,結合中考的常見題型(以中檔題為主)和常考數學思想。可把教科書分為若干數學專題,按專題復習,能使學生適應題型,形成正確、準確的解題思考方法。這時每節課選擇的例題不能多,兩到三道題即可,可以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是越難越好,要讓學生可接受;例題要結合第一階段復習的基礎知識,題型要新穎,能引起學生復習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益,在結合學生的思考和老師的引導下,一定要把每個題講透,不可留“夾生飯”。講評時,要教給學生思路和方法,與學生一起深入探討如何尋找問題的解法,解題突破口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解,如何設計解題格式,此題應注意哪些問題,解題中走過哪些彎路,有何教訓,有沒有其他解法,是否可以變換角度分析,等等。
其次注意培養學生數學思想的應用,例如,告訴了自變量與因變量,要求寫出函數解析式,或者用函數解析式去求交點等問題,都需用到函數的思想。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聯系和制約的關系,通過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
三、提前備戰,模擬中考
在基礎知識和重點內容復習完之后,這一輪以模擬題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對中考試題有一定直觀的認識,這時試卷盡量選用近一兩年的中考試卷及新疆中考模擬試題,試卷的選擇要符合新疆中考的各考點。
這階段要訓練學生在考場上考試心態的調整,解題順序的確定,解題速度的把握,演草紙的使用,解題后復查的策略,學會科學合理安排解題時間和解題順序,數學中考時間為120分鐘,較易試題、中等試題、難題的時間分配比例大致是5∶2∶3,假如時間富余,最好把試卷從頭至尾認真檢查1~2遍,考試結束前15分鐘,假如難題實在是一點思路都沒有,最好停筆,把試卷從頭至尾認真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后再思考難題,千萬不可在難題部分停留太長時間,以免浪費時間和造成情緒波動。并要學生調整考試時的心態,提高應試能力,加強解題速度練習,解題要嚴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題,按標準格式答題,教師要認真分析試卷,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所在,加以解決。對于接受能力好的學生,培養解題技巧,提高靈活度,使其冒“尖”。
總之,在中考前總復習階段,提高復習實效,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擬訂好復習計劃,同時任課教師要有強烈的質量意識,要潛心鉆研課標,系統把握教材,認真探討和研究有效的復習方法,明確重、難點,結合學情,因材施教,靈活務實地開展復習,只有這樣,期末復習才能富有實效,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的成績實實在在地提高。
參考文獻:
朵春梅.提高中考數學復習效率新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7).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