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A階段的課程不僅要發展知識和技能,而且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與其他學科相比,語言與情感態度的關系更為密切。情感與語言教學是一種雙邊的互相關系,關注情感可以提高語言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語言教學反過來又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因此,教師探究學生語言的心理過程,探討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如何幫助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充分發覺潛能,培養學生健全的品格和個性,是中學教師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教學現狀
英語情感教學是利用語言教學中的情感因素進行的教學活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情感態度是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情感態度目標的實施還有許多的困難。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教學觀問題。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過分側重知識方面,忽視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作用。教師只重視知識的本位價值和實用價值,教學目標只限定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加上高考升學壓力,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知識系統活動,而忽略了情感的調動和情操的陶冶,表現在課堂上搞“一言堂”,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2)學生觀問題。長期以來,教師認為成績好的、聽話的就是優等生,而成績差的、不聽話的學生就是差生,這種學生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3)評價觀問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往往以分數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優勝劣汰,而不能通過恰到好處的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4)情感態度目標不同于語言知識等其他幾個課程目標,教師不可能通過權威的方式,將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授給學生;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不像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目標一樣明確。教師理解上的差異決定了實施過程的不同。
二、情感教學的理論基礎及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實質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它提倡每一個教學階段和每一門學科都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這是因為情感態度與人的發展密切相關,并且直接影響各學科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鑼杰斯特別強調減少教育中的威脅性:創造“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氣氛,教師應熱忱地對待學生和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以保護學生積極的自我形象,從心理角度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多渠道實現情感態度目標
1.多讓學生體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建立良好積極的情感態度
(1)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設計活動和問題時,應有意安排多種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不斷成功的機會,讓他們越過一個個障礙,逐步增強信心,建立良好積極的情感態度,使之在緊張有序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功。(2)正確對待學生的成功與失敗。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就是一點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就感,激發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不敢主動說時,教師應主動詢問,為其解難;學生測試成績不理想時,開導、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對于有缺陷的學生、尊重他們并幫助他們建立自信。(3)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教師應關注和體諒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決不動輒批評、訓斥,而應當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爭取獲得成功。(4)區別對待性格不同的學生,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與他們的性格有關。不同的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和表現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5)克服學生焦慮。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另外,還要想方設法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消除或降低焦慮情緒。
2.調整好課堂上教師自身的情感
教師的情緒狀態對學生的認識和師生關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進教室,課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這都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從而進一步上升為對教師的熱愛和信賴。
3.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幻燈或多媒體等手段創設課堂環境,使學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引導上來,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4.結合單元主題,創設語言實踐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各階段要求精心設計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從而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總之,教師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教育心理學知識,更新觀點,充分認識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把情感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與目標,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態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穩定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簡介:楊曉紅,女,1981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扎蘭屯市蘑菇氣鎮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育。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